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组织管理探讨
2020-09-10钟敬平
钟敬平
摘要:运动队是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开展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比赛的重要支柱。当前高校田径运动队的水平普遍较低,大都是由一些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组成,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或者训练不当。本文根据当前高校田径运动队训练组织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如何高效科学的训练高校田径运动队,建立一支有着超高水平并且综合素质较高的田径运动队,为校争光。
关键词:高校;田径运动队;组织管理
一般来讲,组织管理高校田径队的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当前高校田径队的组织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经过笔者翻阅大量的体育文献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田径运动是有着一定的科学性规律的。如果科学的进行田径训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相反,如果教练在训练当中使用错误的训练方法,很可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如何科学的训练高校田径运动队这一问题成为高校体育重点问题之一。
一、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现状
(一)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缺乏完善的理论教材
当前,竞赛项目可以划分为竞赛、田赛、全能等几大方面。在田径运动当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实践性极强,因此,一些人在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过程当中往往会忽视理论教材的作用。实践固然重要,理论知识也必不可少。在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当中,理论教材起着整体性的作用,能够使训练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以及目标性,指导训练的过程,对于训练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追究高校田径运动队训练当中缺乏教材理论的原因不过有三点内容,第一,当前并未有完善的田径运动理论教材,这就使得高校田径运动队无法获得理论的指导,使得田径运动对的训练不能够科学的进行。第二,根据调查发现,当前高校田径队的训练内容主要是由教练确定,而教练并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是按照以往经验进行训练,效率较低。并且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陈旧的训练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田径运动员的要求。第三,学校的运动器械过于陈旧。一般来讲,学校的运动器械有着较长的年份,不轻易更新,陈旧的运动器材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水平而讲作用更是微乎其微。
(二)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形式和类型较为单一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并不是单一的运动项目,它由很多的运动项目所构成,相对的,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也就表示着运动员在训练时接受的训练形势和类型多种多样,然而,根据调查当前各个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形式和类型发现,其所使用的形式和类型大都较为单一,并且没有对不同的运动员分水平训练。显而易见,这样的训练形势下很难培养出较多的优秀的田径运动员,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田径运动的进步。
(三)训练高校田径运动员的力度与效果较小
对于每一位运动员来讲,都有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然而由于高校田径运动员训练大都集合在一起,因此,在训练过程当中不能够针对某一运动员的特性进行训练,使得运动员提升较慢。一般来讲,不同水平的田径运动员接受的训练程度以及训练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运动员能够接受的训练程度比较大,平常在集体训练时根本达不到想要训练的标准,因此进步比较慢;有的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力度比较小,在集体训练时跟不上大所数人的水平,从而慢慢对训练产生厌恶的情绪。因此在训练运动员时,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远动员的综合素质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案。
二、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组织管理策略
(一)完善高校田径运动队的理论教材
理论知识对于高校田径运动队来讲就像是黑暗中指引方向的路灯,能够照亮田径运动员前进的方向,确定田径运动员达到的水平,让高校在培养田径运动员时有一个明确的依据。完善高校田径运动队的理论教材不仅仅指的是购买田径运动训练有关的书籍,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具备专业知识的教练来取代之前靠经验教学的教练,让高校运动员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其次,高校还应该及时更换一些陈旧的器械,在田径运动器械上投加资金,让田径运动员享受到更为先进的田径运动器械,在训练当中才能够少走弯路,快速提高高校田径运动队的整体水平。
(二)丰富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形式和类型
单一的训练形式和类型不仅仅无法全面的培养田径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还容易让田径运动员感受到枯燥无聊,从而失去对于田径运动的热爱。因此,高校要想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在训练当中不能够使用单一的训练方法,要紧跟田径运动训练的潮流,增加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形式以及相关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训练形式当中锻炼整体的运动水平,提高高校田径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三)对高校田径运动员因材施教
整体训练高校田径运动员固然比较简单方便,但是效率比较低。要想在一定时间内提高田径运动员的水平,教练就必须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好的田径运动员来讲,教师要适当加大训练力度以及难度,让运动员在训练当中感受到提升,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完成训练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训练的目的和效果。其次,在田径运动队当中有一些存在个别优势的成员,教练在训练当中要尤为注意这些运动员,在比赛当中发挥他们的优势,训练出较为优秀的田径运动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高校田径运动队的整体水平完善的理论教材、丰富多样的训练形式和类型、因材施教等等必不可少。在选取高校田径运动队的教练时,要注意教练是否具备专业的知识水平,能否对田径运动队进行专业的训练。加强培养高校田径运动队的训练指标,为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田径运动队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效良 . 試论基层田径运动会裁判员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J].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16 (3):88-90.
[2]刘志梅.影响体育院校田径专业方向硕士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因素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9.
[3]吕永强.山东省部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