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跟踪审计协审人员的组织管理
2016-12-21彭碧蓉
彭碧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1
摘 要 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是一种有效途径。但如何保证目标一致、合力推进,是提高审计质量、取得审计成效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工程跟踪审计中如何加强中介机构协审人员的组织管理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 审计 协审 组织管理
近年来,许多审计机关加强了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尤其是加大了跟踪审计力度。相对于一般审计项目而言,跟踪审计项目量大、耗时长、需要的人手多,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力量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国家审计+中介机构”合作审计模式的建立,对于充分利用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资源和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社会地位、价值取向、管理模式等不同,如何保证目标一致、合力推进,是提高审计质量、取得审计成效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工程跟踪审计中如何加强中介机构协审人员的组织管理谈几点认识。
一、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特点分析
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都是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两者在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仍存在审计理念、价值取向、组织方式等诸多不同。
(一)审计理念不同
国家审计目标的定位,是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而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社会审计目标定位是改善与规范经济秩序。
(二)价值取向不同
国家审计的特点是对国家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把握能力较强,审计成果层次较高,其价值取向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反映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发挥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建设性作用。而社会审计由于其审计目标定位的局限,审计中往往能够很快发现问题,但对于被审计对象缺乏必要的分析,不能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层面对问题进行反映,难以形成高层次的信息,造成审计方向不够纵深,审计的价值不能高层次体现。
(三)组织方式不同
国家审计是代表国家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组织形式是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保证了机构、人员、经费的独立。社会审计则是由一定资格的专业人员,通过政府部门的批准,以合伙公司或事务所的形式组成的社会审计机构,其主要业务是一种受托审计。因此,社会审计人员的特点是专业化程度高、具备较丰富的审计经验,但独立性、权威性还有所欠缺。
二、凝聚团队合力,加强协审人员管理
在跟踪审计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协审后,必须充分认识到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优势互补和差异不足,最大程度发挥审计资源整合所形成的合力,加强对协审人员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审计质量。
(一)树立整体观念,创造和谐氛围
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往往是派出审计业务人员与国家审计人员共同组建审计组,担负一个完整项目的审计任务。国家审计人员负责相关衔接与协调、业务指导与复核,中介机构协审人员负责技术、业务操作。虽然分工各有不同,但整个审计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对协审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使审计组每位成员都树立整体观念,业务思路一致、行动步调统一。此时,抓好培训是前提条件,由于工作经历、专业背景等与国家审计不同,需要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前培训时对审计理念、审计方案、步骤方法、法律法规等进行详细讲解,完善国家审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统一明确审计目标和各项要求。
(二)加强相互协作,凝聚团队合力
全体审计成员在审计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动态的沟通和协调,充分的讨论和分析,集中审计力量进行重点突破。 只有国家审计和协审人员进行了密切合作、紧密衔接,才能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作用,凝聚团队合力,实现审计价值。
为提高现场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国家审计人员还要对现场审计的重点环节、重点事项加强指引。只有通过国家审计人员科学有效的指导管理、协审人员的专业发现以及两者之间的及时沟通反馈,才能形成强大的审计合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三)实行质量复审,加强考核评估
为了保证“国家审计+社会中介”模式下的跟踪审计质量,必须对审计过程和结果进行动态控制。这就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能够及时掌握协审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其取证、底稿等要定期进行复核。
同时,为了激励协审人员提高审计工作效能,确保审计质量,可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一是审计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协审人员能力发挥是否充分;三是国家审计人员和协审人员的协作效果如何。通过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估,发现问题,研究解决方法,不断提高对中介协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协审优势,提高跟踪审计效益。
参考文献:
[1] 何卫红,赵佳.内部审计研究述评:2003—2009[J].审计研究,2011(01).
[2] 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