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2020-09-10何梦娟
何梦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们能够接触到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媒介之一。然而互联网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给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先分析互联网的优势及其负面影响,再针对其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净化网络空间;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力;家校携手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互联网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1开拓青少年的视野,使其保持不断求知的积极心态
开放共享性是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 各种文化在网上得到充分展现和有效交流, 这种交流一方面可能形成所谓“文化入侵”, 另一方面也使网络文化融合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征, 体现出独特的性质, 人类文化融合将在网络中最终得以实现全球的开放共享性, 保证了网络文化的新陈代谢, 使网络文化有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张雷;2007)。青少年在互联网中可以学习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有利于使其保持不断求学求知的积极心态。
1.2 有利于青少年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现代社会青少年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学业压力,他们有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况且青少年情感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较大。 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只有经过合理的释放才能发泄其不良情绪,从而来调节自身机体平衡。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可以痛快的发泄自己的情绪,从而缓解压力。
二、互联网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2.1 网络成瘾
网瘾是指个体由于长时间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进行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张留敏; 2018)。 现在社会上网络普及率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脑,青少年都能接触到互联网。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甚至还许多因连续几天几夜不合眼打游戏而猝死的事件也不在少数。网络成瘾似乎已经成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当代所有年轻人的通病,一远离网络就感觉与世界脱节受不了。
2.2 网络孤独症
网络集体生活的短暂性聚集,难以使网民遭到归宿感和认同感。喧嚣和流行过后,许多网民感到无比寂寞和空虚,产生被“控制”、被“抛弃”、被“淹没”的感觉(蒋建国;2013)。许多青少年也是同样,她们在网络上仿佛可以找到一大批志趣相投的朋友,可以和他人侃侃而谈,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却发现自己可能连和自己最亲近的家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有效沟通。
三、建议和对策
3.1净化网络空间
社会要营造健康、文明、绿色的网络游戏环境。首先,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分级过滤,在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防火墙 ,使所有内外连接, 都强制性地接受防火墙的检查过滤,从而堵截色情、赌博、暴力、迷信等有害信息及不健康内容进入通道,清除网上文化垃圾,净化网络空间。其次,依法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在所有网吧装上网络安全监控软件,有效防止青少年在网吧有害使用网络。全方位地为青少年网上健康之行护航。
3.2 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力
首先,網络道德教育应针对不文明、不道德的网上行为进行规范,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帮助青少年树立文明的网络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能正确区分哪些内容对他们有利,哪些内容对他们不利。自觉做到上网不乱闯禁区,不访问黄色网站,不发表下流的言论,不传播有害信息, 有效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在思想上为自己修筑一道防火墙,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其次,帮助青少年克服由于减少使用互联网而产生的失落感,逐步树立科学的闲暇意识和闲暇态度,合理安排闲暇时间,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活动,不过度上网。
3.3 家校携手帮助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
家长要把握最基本的网络知识的学习,讲究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网络,教育孩子树立遵纪守法观念,自觉抵制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家长要指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让他们知道不当的使用网络可能带来的后果,特别是对“上网成瘾”、“网络孤独”的负面影响要有基本的认识。由此一旦发现孩子有陷入互联网不良误区的势头马上将其拉出来,引导其正确上网。
学校要经常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课,加强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虚拟世界吸引过来,从根本上防止青少年的网络有害使用。学校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网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必须全面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当按时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必须由专门的人员来编写。学校不仅要抓学业成绩,更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快乐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蒋建国. 网络化生存、网络孤独症蔓延与心理危机. 探索争鸣. 2013(10).81-85.
[2] 张雷. 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网络文化的影响. 中国电化教育, 2007(9):29-32
[3] 张留敏. 浅析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