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0-09-10张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3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张丽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接触到的最初始、最基础的正式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了重点的培养。本文主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况,并提出几点培养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教育体制中三大基础学科之一,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视。学习是人的一种行为体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人的行为动作受人的思维控制,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逐渐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视,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

一、数学思维的培养原则

(一)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

新课改要求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增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老师应当充分地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对教学方案与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制定与使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自身数学知识框架的形成,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过程要循序渐进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培养过程。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不可过于追求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果的提高,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不能操之过急,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程度都比较低,因此老师在思维能力提高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实际案例和个别差异分析为依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通过习题概括规律,打下扎实的思维基础

探索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布置课后任务的时候选择经典的习题及其变式习题,引导学生遇到比较繁杂的问题时可以先回到简单的问题上,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一般規律,然后用得出的一般规律想出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思维基础。

例如,小学高年级数学中遇到的应用题,小学教师可以根据题目性质将应用题分为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相遇问题等类别,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在例题中找到同一类型题的规律,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套适用于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一来,学生在遇到同一类型题的相应变式的时候就可以套用相关的解题思路从而有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思维品质。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思维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当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小组合作或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感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探索的乐趣。情境中的问题应当富有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动力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观察物体”一课中,虽然并没有太多理论的东西或是计算的过程,但学生的感知能力却可以在这节课中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实物如玩具火车、毛绒玩具等创设教学情境,并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某一列的玩具调换位置后是什么形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由此让学生进行二次观察,使学生可以辨别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期间,教师可以边口述边做位置的调换,也可以利用大屏幕等多媒体教学工具设计有趣味的、引导性的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认识物体的全貌,进而为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解题思维过程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上就要在他们的生活常识、经验与数学学科的知识之间构建一座桥梁。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计一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

例如,在讲解追及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问题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分别找两个学生做例子,先让他们讲述自己每天是怎样来到学校,花费了多长时间,中途有没有碰见了什么人,之后再将这两个实际的例子与题目联系起来。假设学生A和B分别是题目中的两名学生,他们每天从相同的地点出发来学校,A同学每个分钟能走50米,B同学选择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骑自行车上学,B比A晚10分钟出发,问多长时间可以追上A?这道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或多或少有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时候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找出题目中路程是相等的这一隐含条件,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一步步按照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来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而有效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独立的思维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蒋其彪.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2018(36):24-26.

[2]王进.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养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9.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