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小学家校共育的实施途径
2020-09-10孙晓钰
孙晓钰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所发挥的作用是育智,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家庭则是重点强调育人的作用,而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可以成为连接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实现家庭、学校双方共同协作形成合力,实诚优势互补、互相衔接的教育模式,共同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最大效能。
关键词:小学家校共育;“互联网+”;沟通交流;共同进步;评价体系
引言:顾名思义,“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融合传统行业,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因此,“互联网+”家校共育开展的深度融合也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而诞生的的新时代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力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管理,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而且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发挥家校共育的合作教育优势。因此,基于“互联网+”这一强大工具的推动下,既能够保障学校与家庭之间实时的交流,同时也能为学生引入更多的资源禀赋,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而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互联网+”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及时沟通交流
在实际的教學中,过去家庭和学校往往存在沟通不足、交流意识淡薄等意识,或者因为缺乏沟通机会而鲜有学生家长主动会和学生教师进行沟通,而真正的沟通交流也往往只会是开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或学校组织的活动上家长和教师聊上几句。但是,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而“互联网+”为家校共育提供了崭新的合作交流平台,即便是家长因为工作等各种原因而无法面对面交流的状况,弥补了过去缺少交流的不足。学校可以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如当前非常流行的即时网络通讯平台“微信群”“LINE”“电子班牌”等,满足学生和家长能够及时、高效的互动交流,为家校共育开辟新的交流途径,保证了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进度,如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状态,同时学校方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同时将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通过提高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家长和学习之间实现“零距离”接触,从而能够帮助家长和学校共同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
二、“互联网+”实现学生与家长共同进步
事实上,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父母的敦敦教诲,学校虽然可以提供大量的教育资源和理论学习,但是往往和学生成长进步更加密切相关的是家长。如学生的家长往往涉及各行各业,可能是医生、建筑工程师、律师,也可能是翻译、警察、导游或者是教师,尽管家长在自身的领域中是权威,但是却有可能存在教育方法错误的状况,不知道怎么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孩子。因此,“互联网+”就是改变这状况的有效工具,当家长不知道怎样教育或引导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及时利用互联网进行指导,教授家长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形成学校、家长和“互联网+”三股合力,利用互联网最大化发挥家长的专业技能教育优势,同时以学校教育的略和方法为基础作为补充,尽可能地帮助和完善家长的教育方法,有针对性行地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积极探索合作共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根本保障,而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行全面教育,达到学生和家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互联网+”构建更加高效的评价体系
家校共育模式满足了家长同学校之间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各种因素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效率和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价。而“互联网+”时代下,已经满足了家长同学校之间即使不见面也能“近距离”接触的条件,能够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学习资源共享、共治,并且可以将家校共育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更进一步,让教育活动实施的评价机制更加完善和精准。利用互联网,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现状和变动,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学校的管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以起到共同敦促和完善学校管理的目的,同时学校方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率等各要素进行及时评价。这样双方的互联网评价模式,往往已经超越了学生本身,如学生的成绩和状态等,不仅涉及家长还涉及学校等若干方面,已经转变成为了一种学校精准施策和家长精准管理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家校共育模式,更具有实时性和精确性,比以往的家校共育评价模式更加全面,更加多维度,从而能够实现对教学资源、实时沟通、教学计划等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评。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和家校共育模式的深度融合,不仅更新了当前的家校共育模式,使其更加完善和完备,但其不仅是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创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或者能够达到全面提升教育领域质量的目的,因此,互联网时代下,只有积极迎接“互联网+”的到来,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家校共育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范江.家校共育提高生涯教育实效的探索与反思[J].生涯发展教育研究,2020,21(01):127-133.
[2]叶海英.谈"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家校共育模式的变迁[J].甘肃教育,2019(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