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生沉迷网络的家庭因素与对策

2020-09-10黎洪昌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2期
关键词:教养方式

黎洪昌

【摘要】当前一些家庭面临着学生沉迷网络的困境,沉迷网络严重影响着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导致学生沉迷网络的众多因素中,重点分析了造成学生沉迷网络的家庭因素部分,并从营造家庭氛围、构建交流渠道和学习教养方式等三个策略,试图对学生沉迷网络的困境有所突破。

【关键词】沉迷网络;家庭氛围;交流渠道;教养方式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不幸福的家庭不再是各不相同了,这些家庭都有个共同的烦恼——家有沉迷网络的孩子。《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数据显示,沉迷网络的原因除了有网络本身的诱惑、孩子人格发展性缺陷之外,家庭因素也不可忽视。

一、沉迷网络的学生的家庭特征

家庭是学生生理、心理、社会化成长的场所,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最为直接、持久的影响,在学生的一生成长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的调查,我们发现出现沉迷网络的学生的家庭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家庭氛围冷清

根据调查,身处冷清氛围家庭里的学生沉迷网络比率远高于正常家庭的学生。家庭氛围的冷清,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缺乏交流所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没空交流,主要在于父母忙于生计,为生活奔波。时间都被工作占据,很难抽出时间来与学生沟通交流,平日里有限的交流也就是问一下成绩。②不愿交流,父母之間经常因为家庭矛盾或感情不和而发生冲突,争吵不断;又或者是长期处于家庭冷战状态,造成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愿交流。③无法交流,主要在于父母与学生之间的代沟太大,看问题的角度产生非常大的差异,没有共同语言,遇到问题,往往会各执己见,不欢而散。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往往中裂,学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一旦接触网络,很容易被网络上的虚拟空间所吸引,在其间寻求所需的温暖。

2.家长教养的方式不当

我们知道,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造成子女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重要危险因素。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根据笔者调查,导致学生沉迷网络常见的不当教养方式有三:①任由满足的溺爱方式。当前的家庭结构中,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孩子不仅拥有父母的爱,而且还被来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包围着。对待孩子,父母长辈们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主要表现在于:对孩子关心保护过度,一切都为孩子准备好,缺乏规矩意识的培养,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毫无原则地满足,导致这一部分孩子过早拥有智能手机,由于心智还没有成熟,一旦接触网络游戏,难以摆脱诱惑。另外习惯于父母娇惯的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了任性的性格。一方面,这些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缺乏应有的交际能力,很难与身边的同伴相处,对周围一切产生厌恶感,只能寻求虚拟网络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家长由于长期的溺爱纵容,容易被学生所左右,无法控制学生手机的使用,导致沉迷网络,无法自控。②过高期望的管教方式。在一些家庭里,这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比较强烈,他们往往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值,要求特别严格。在学校以外所有时间,父母对孩子的限制约束过多,学生失去了应有的正常与同伴交往的条件。来自父母各种禁止使他们感到压抑、受到束缚,导致在网络上寻求交流,摆脱压抑感和束缚感。另外,达成父母的期望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当学生考试取得理想成绩的时候,父母对他们宠爱有加,什么要求都可满足;一旦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的态度发生很大转变,对他们过多地挑剔指责。这样强烈的反差,让学生觉得他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值,一旦没达成,就会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在这样环境中的学生,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达成父母的期望,思想的压力大,产生焦虑感,最终只能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获取成就感、安慰感。③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一旦发现学生有沉迷网络苗头的时候,这部分的家长往往左右于“棍棒出孝子”的观念,通过打骂这种粗暴方式来解决。在他们的眼中,只要学生怕了,就不会重犯错误。在早期的时候,由于学生害怕被打骂,会有所收敛,看似取得一些效果,然而一旦出现学生自我意识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对抗行为,父母这样的打骂方式在他们眼中被认为只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教育。这样一来,父母与孩子之间隔阂更深,更把孩子往网络方面推去。

二、防治学生沉迷网络的策略

一个家庭可能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可能是孕育心理问题的温床。为了防治学生沉迷网络,我们特别要注意家庭教养的作用。为此,针对沉迷网络的学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三个策略:

1.积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有责任有必要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徜徉在其中,远离网络的诱惑。要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首先,父母要学会与家人相处和谐的方法。例如保持温和的态度,不急躁;不把工作的不良情绪带回家,多点体谅理解家人,即使出现矛盾冲突也学会冷静忍让,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爆发出来。其次,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不唯分数论,降低过高的期望值,适度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最后,要开展特色家庭亲子活动。例如,假日家庭徒步、运动、听音乐会、共读一本书、一起干家务,等等。家庭的亲子活动不仅营造了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融洽父母孩子间的情感,而且也把孩子做低头族的时间减少了,慢慢地拉远了网络的距离,提高对网络的免疫力,减少对网络依赖,回归正常学习生活。

2.着力构建畅通的交流渠道

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想法。然而,很多父母在于小孩沟通的时候,往往忽视了这个原则,只是强调自己的说,而没有耐心去倾听小孩的想法,往往造成冲突。因此,要着力构建畅通的交流渠道。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个独立个体,自尊心强,内心也渴望得到尊重。发现学生沉迷网络的时候,不能不顾他们的感受,一味批评指责。其次,学会把握交流时机。交流时候,先从一些轻松而愉快的话题谈起,让学生愿意跟父母交流,拉近两者之间的情感,再引导到他们的网络学习问题上,这样才有成效。最后,放下身段,平等对话。青春期的学生虽然容易冲动,但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渴望与父母平等对话。因此,家长只要放下身段,尊重孩子,耐心倾听,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对他们合理的愿望尽可能达成,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和关心。这样就会消弭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自然会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学生们一旦获得现实生活的亲情感,减轻内心的孤独感,自然间接地减少对网络的关注度,慢慢从网络中走出来。

3.努力学习有效的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对学生性格气质成长起到重要作用,面对沉迷网络的学生,教养方式的得当与否,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父母要努力学习有效的教养方式。首先,要有规矩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家庭教育中,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规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面对网络问题,家长与学生在共同沟通的前提下,一起参与确定有关规则,然后实行,引导学生在规则的引领下,学会自我管理。其次,要学会以身作则。摆脱沉迷网络,父母扮演的角色很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家庭生活里,父母起到示范作用,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时间,多阅读,多和孩子进行亲子活动,这样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减少与网络接触时间。再次,要讲求疏堵结合。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们通过它获得知识,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也容易使人沉迷其中,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面对网络,不能一堵了之,这样会更加激起学生的逆反情绪,尤其是沉迷于其中的学生,堵得越严,陷得越深。只有疏堵结合,才有效果。疏就是平日多加强正面学习引导,通过一些健康的文体活动,交流活动,使学生们把精力尽可能多的放到学习、健康的文体活动中来。同时,在规则之内,可以通过限制上网时间,合理让学生使用网络的方式,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参考文献:

[1]季为民,沈杰.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1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幸福感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影响的研究综述
不同的教养方式对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运动行为习惯影响的研究
探讨家园共育在实践中的影响因素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农村家庭环境对聋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