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2020-09-10宦欢
宦欢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员”等14个生字,会写“称、秤、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理解文中称象的两种办法,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才、直、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通过“读、思、叙、议、演”等学习活动,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一杆秤,称一称,谈笑声里长学问
1.奇怪的“秤”。
(1)出示电子秤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还知道哪些秤?
(2)出示生字卡片“秤”,读准字音“chènɡ”。
(3)出示杆秤实物。同学们,你们瞧,古人用的秤叫“杆秤”,这是“秤杆”(出示词语,读一读,注意“杆”的读音)。这是“秤星”,这是“秤砣”,这是“秤钩”,有的时候是“秤盘”。读好词语“秤杆、秤星、秤砣、秤钩、秤盘”。你知道杆秤是怎么用的吗?看老师演示一下。你瞧,当秤杆平了的时候才是所称物体的重量,所以,“秤”的右边是一个“平”字。
2. 有趣的“称”。
(1)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发明杆秤的时候,人们是这样称东西的:出示“称”的古文字,就像一只手提起一条鱼的样子,这就是“称”,读准字音“chēnɡ”。
(2)称完东西后就要把重量报出来,所以“称”又有“说”的意思,比如:称病,就是说自己病了。又有“叫”的意思,比如:名称、号称。还有“赞扬”的意思,比如:称赞。
(设计意图:“称”和“秤”是本课中一对字音字形都比较相近的生字,非常容易混淆,只有放到语境中记忆才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分辨清晰。)
二、讀一读,想一想,对比之中学语气
1. 秤可以称很多东西,有一个叫曹冲的人居然称了大象,他到底是怎么称的呢?有没有称成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曹冲称象》,赶紧自己去读一读课文吧。
2.出示长句子:“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指读句子,说说“他”是谁。请班级中姓“曹”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可以用加一加或者编字谜的方法记忆)学生读准平舌音“cáo”。
(1) 抓住第2自然段中的“像”想象说话,感受大象的“又高又大”。
(2) 对比朗读:“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感受“到底”所包含的“非常想知道”的情感,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3. 边读边找,比方法,辨态度。
(1)出示自学任务单,自主阅读第3、4自然段,引导完成学习单。
(2)边读边引导学生填表。
①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组长点评。(分清楚三个角色,指导读好第三句话中反问的语气。)
②分别采访:“你想怎样称?”“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引导学生边回答边想象称象的画面,理解反问句,明白此方法行不通。)
③生边做动作边读句子:“曹操听了直摇头。”读出不满意的语气。
(3)由扶到放,自主阅读,尝试完成表格。
(4)交流学习单内容。对比两种方法,明白曹冲这么小的年纪却能够想到许多官员都想不到的办法,真的不容易,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了拆分长句子、抓关键词语等方法引导学生读好句子,读懂句子,读出感情。并在朗读的过程中顺利梳理文脉,初步感知曹冲的聪明才智。)
三、 读一读,议一议,演绎之下增智慧
1.深入文本,品读方法之妙。
(1) 朗读曹冲称象部分,通过追问,尝试将每一个长句子变成短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尽量简短的语言说一说每个步骤)
(2) 完成课后第二题,给曹冲称象的过程排序。
(3)议一议:说说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利用了水的浮力,只要称石头就能够称出体重,大象是完整的……)
(4)抓住“才”“果然”等词语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和善于思考。
(设计意图: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每句话的主要内容,即曹冲称象的主要步骤,为后面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奠定基础。)
2.复述过程,领悟方法之妙。
(1)曹冲称象一时被传为美谈,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也同样为国家出了这样一个神童而感到骄傲,你打算怎样把这件事告诉其他诸侯国的人?(生思考后复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2)谁愿意当一当这位聪明机智的小曹冲?当有人问你是怎么称象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
(设计意图:变换人称,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复述,在对话中,学生一次次设身处地,灵活复述了第 4 自然段,“首先……再……然后……最后……”的表达方法在一次次练习与复述中得到了扎实的训练与运用。)
四、看一看,比一比,观察之后学写字
1. 比一比:这篇课文中有两个生字长得特别像,请你找一找,(“重”和“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里面都有“里”字形。出示“重”。)一样东西有一千斤,那就非常非常——“重”。(将“重”中的“千”部分标红)
2. 还有10个生字宝宝等着你们呢,认识它们吗?(抽读卡片)
3.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记住及写好生字的方法,并互相补充。
4. 谁来当小老师?(小组代表当小老师教生字,师相机补充。)
5. 生书写,师巡视,展示优秀的字。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内碰撞智慧,收获更多的方法。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重难点,在汇报交流时补充学生的缺失之处。)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龙城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