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优化的课程化方法
2020-09-10谢朝华黄泽先
谢朝华 黄泽先
[摘 要]学分制的现实缺陷要求引入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难题要求引入既有一定强制性又有一定激励性的制度设计。课程化方法针对学分制下专业认知实习薄弱问题,将专业指导内容的核心要求课程化为系列专业认知实习课程。该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认知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强化作用,而且有助于建立持续有效的导师—学生互动机制。课程化方法可能是克服学分制与本科生导师制融合难题的一种理想路径。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课程化;专业认知实习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谢朝华(1968—),男,湖南华容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276-03[收稿日期] 2020-02-19
国内大学的本科教育普遍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现实缺陷要求引入本科生导师制[1]。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导师—学生互动机制,分析和求解构建持续有效的导师—学生互动机制的方法,并以此促进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学分制的现实缺陷
(一)学习计划缺陷多
班建制时期的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统一制定,培养方案就是本科生一致的学习计划。学分制时期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统一制定,本科生在班导师的指导下对照培养方案分学期选课来确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分制留给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主要体现在选修课的选择上,国内高校一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从1.5至2个学分的选修课程中选修1个学分,选修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15%。学生因为缺乏对自身特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选修课程教学目标的了解,班导师又难以到位,本科学生往往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课程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确定选修课[2]。班导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选课确定的学习计划就会漏掉部分应该选修的课程和忽视部分重点课程的学习,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点、线、面、体各个层次都有可能出现盲点和短板。
(二)专业知识难以体系化
专业知识的点、线、面、体有一个逐步累积与合成的过程,本科学生的专业知识应该是较为完整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点由专业课程的学习得到,专业知识的点沿方向串成线,多条专业知识线交织成专业知识的面,专业知识的面应用于实践成为专业知识的体。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容易完成,但专业知识的体系化过程没有导师相关的默会和明晰知识的介入而难以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要通过点上的学习为专业知识体系的搭建奠定基础,理解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比掌握知识点更重要。任课教师一般要求讲解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和具体的课程内容,很少涉及课程之间的联系。本科学生专业知识的体系化过程主要靠自己,因而难以融会贯通而出现碎片化状态,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三)专业认知实习环节薄弱
专业认知实习可以通过对专业实践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帮助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从而调整学习态度以强化学习效果。专业认知实习是积累实践经验和检阅个体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校学习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过程去体验、感悟、反思才会理解深刻,带着问题、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学习才会更有效率。专业学习是一个过程,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有必要安排认知实习环节,通过不同环节与层次的认知实习来调整学习态度、巩固学习成果、积累实践经验。学分制下结合专业课程安排的认知实习环节仅限于课程本身,偶尔开设的专业认知实习又局限于实践单位的表征。专业认知实习这一重要学习方式在学分制下远没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现实难题
(一)互动主体参与约束问题
完美的导师可以扮演本科生导师制中设定的完美角色,以自身的学识、专业经验帮助学生克服学分制下存在的问题。但现实中的导师缺少积极扮演完美角色的动力和压力,制度化的指导记录和年度优秀导师评选无法对导师形成参与约束。完美的学生可以扮演本科生导师制中设定的角色,以对系统性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为诉求,刻苦学习,不耻下问,以自己的求知渴望激发导师的责任与担当。但现实中的学生大多缺少积极扮演完美角色的动力和压力,制度化的见面要求和无关痛痒的互动无法对学生形成参与约束。参与约束是互动关系主体积极扮演自身角色,并带动对方积极履责的必要条件。
(二)互动内容规范化问题
在导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很多,既有学习调适、专业指导,也有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在于通过导师—学生互动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专业和职业要素信息,评估其状态,再整合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力量帮助学生解决既有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发展。但现实中的互动往往是应付式,形式化严重。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但过于局限于专业学习,忽视了学生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没有发挥导师制的信息传递和导师的育人作用。互动内容较为随意,学得怎样和应该怎样的问答式互动没有起到传道解惑、醍醐灌顶的效果。互动内容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进行分类、分层,以互动纲要和互动指南的文件形式进行规范。
(三)互动机制可持续性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的流于形式是其不可持续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不以人为本的制度设计导致的必然结果。互动机制的可持续性必须以互动过程中主体的现实收益为基础,必须保证互动过程中导师和学生各得其所。利益和情感是主体收益的基本维度,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必须要有经济学和情操论的计算,利益和情感的权重取决于现实条件下导师和学生的偏好,在互动成本与互动收益的规模和结构中寻求相对优化的安排。宜于集中互动的内容和环节可以安排导师代表集中互动指导,宜于分散、针对性互动的内容和环节可以安排导师分散互动指导,涉及知识面较广的内容和环节可以安排导师小组互动指导。在制度强制的基础上尊重主体的需求,引入以人为本的制度细节,本科生导师制互动机制的可持续性才有保障。
三、导师—学生互动机制强化的课程化方法
(一)专业指导内容课程化的一般构架
将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内容以系列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的形式框定,并将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嵌入培养计划。考虑到学生成长过程中诉求的阶段性,以专业基础认知、专业学习理论认知和专业学习实践认知为主线,从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可以依次开设专业基础与导向认知实习、专业结构与功能认知实习、专业逻辑与体验认知实习、专业研究与创新认知实习、专业缺陷与补偿认知实习、专业操作与实践认知实习等认知实习课程。每门课程以必修、1周、1学分的形式开设,一般在期末和假期由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学生进行。系列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仅直接加强了认知实习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强化作用,还为构建持续有效的导师—学生互动机制奠定了平台基础。
(二)课程化方法与本科生导师制的三个问题
1.互动主体的参与约束问题。专业指导的内容在系统化基础上融入六门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嵌入专业培养方案中,纳入认知实习课程管理范畴,使得本科生导师制具有了教学制度的特点。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学生必修、导师必导。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将会遇到的问题、必须达到的学习效果都融入课程学习的过程和考核后的互动中,学生有学分和专业知识的收获、导师有完成教学工作量和教书育人成就的回报,课程管理的严肃性增强了导师—学生互动的参与约束。学校在本科生导师的绩效考核中给予越多的资金支持,本科生导师制改革就越容易推行,引入导师制的效果就越好。
2.互动内容的规范化问题。导师—学生互动内容的课程化为互动内容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六门专业认知实习课程都必须制定较为科学的实习计划指导书,通过实习计划指导书规定各专业认知实习的目的、内容、方式、考核、导师介入环节与方式以及导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导师以指导书为指南,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学生在专业认知实习的过程中评估对指导书上要求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认知的程度题,导师在审查专业认知实习报告的过程中评估学生专业学习的效果并提出针对性措施。导师—学生互动内容有了规范化的框架。
3.互动机制的可持续性问题。课程化方法通过课程管理的强制性增强了互动主体的参与约束,但对导师的参与约束主要还是一种强制。相对导师的付出,相应工作量增加带来的报酬极为有限。要保持互动的持续性就要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热情,就要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导师的报酬。要保持互动的持续性就要尽可能地减少导师的低效甚至是无效劳动。实习计划指导书、实习任务布置和实习成绩上报环节的全专业统筹、大跨度专业问题导师组指导、非专业学习问题分流处置等配套设计,极大地减轻了导师的负担,本科生导师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相关配套设计,较为有效地避免了导师的非努力行为。以此为基础的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还将表现出自我强化和优化的效果。
四、本科生导师制课程化方法的实践效果
笔者所在单位自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试点工作,参与试点的本科生导师30人,本科学生300人。经过四年的改革尝试,该专业的学习效果、学风和教风都有了显著改善。
(一)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显著增强
系列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的开设增加了专业认知实习的比重,对充分发挥认知实习这一重要学习途径提供了制度保障。专业认知实习计划指导书详细地规定了学生必须进行专业实习、必须思考和回答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认知的问题,也规定了导师必须参与的环节和参与方式。导师帮助落实实习单位、实习过程和结果的规范化处理要求,二者将专业认知实习环节落到了实处,很少出现走过场现象。导师审阅实习报告就可以发现学生专业学习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向。学生在认知实习后一般会有一个学习计划的自调整过程,导师的介入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调整的方向。学生在“学习—实习—再学习”的良性循环中对认知实习的态度更加积极,实习过程的角色扮演更加到位,实习效果更加理想。专业认知实习的课程化和专业认知实习过程细节的规范化为学生修读系列认知实习课程带来的效果提供了清晰和稳定的预期,试点以来学生的专业认知实习报告有力地证明了专业认知实习的效果和不断提升的趋势。
(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显著增强
完成实习过程中导师设定的问题一定会触碰到学生无知的痛苦,几度搜寻和思考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思想的火花,导师建设性的点拨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的渴望。以专业认知实习指导为基础,不断延伸。规定次数的面对面互动,不间断的线上互动,偶尔的科研项目、学科竞赛过程中的互动,频繁的师生互动密切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从被动应付式参与过渡到主动构建式参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完善对专业知识和自我状态的认知,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的专业认知、整体感及专业实践的成就感,已然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制性内生动力。通过与导师频繁有效地互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点、线、面、体的领悟更快更准确,知识的体系化过程加快,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本科生导师制的自由教育思想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特点也日益彰显。
(三)教师的专业和职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一般课程管理规定和专业认知实习课程特别管理规定,保证了导师指导学生的强制性,导师必须尽职地进行专业认知实习指导、效果评价和针对性再指导。试点项目组制定的专业认知实习指导计划书,对各个认知实习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都有详细的规定与要求。要求學生回答的问题,导师一定要有更高的认知水平,没有对金融专业知识及其体系的深刻把握,就不能评价实习报告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来自学生的压力是教师最大的学习动力,为了能够胜任本科生导师一职,不少教师开始系统地梳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新自己对专业理论和实践前沿的认知。学生专业认知水平的提升和求知的渴望也延伸到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学生的个体发散式提问,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室里准专家式的听课学生,要求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环节的安排和课堂互动有更加完善的设计。本科生导师制课程内核的嵌入,既增加了导师的压力,也增强了导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动力。教师的专业和职业技术水平自试点以来显著提升。
五、结语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改革,学分制的现实缺陷可以通过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得到改善。但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试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症结在于缺乏一套既有一定强制性,又有一定激励性的制度设计。经过四年的实践和三年的完善,课程化方法针对学分制下专业认知实习薄弱问题,将专业指导内容的核心要求课程化为系列专业认知实习课程,该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认知实习在专业学习中的强化作用,而且有助于建立持续有效的导师—学生互动机制。课程化方法可能是克服学分制与本科生导师制融合难题的一种理想路径。
参考文献
[1]梁茜,宋琪,易辉.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70-72.
[2]朱梅林,尤立红,石元蒙.高校学院制下推行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4):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