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0-09-10韩江琼陈云兰金晓炜
韩江琼 陈云兰 金晓炜
[摘 要]医学教育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在漫长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种问题凸显出来,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医患矛盾加剧,医务人员压力倍增。医学教育是否还应该守着原有的道路进行下去,已成为医学界最具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也成为医学界人士均应共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疗体制改革;问题
[基金项目]2017年度云南省肿瘤医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淫羊藿苷(ICA)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及免疫机制探索”(BSKY201708)
[作者简介]韩江琼(1976—),女,云南江川人,学士,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讲师,主要从事肿瘤学研究;陈云兰(1973—),女,云南河口人,学士,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干疗科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肿瘤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183-02 [收稿日期] 2019-11-15
傳统的医学教育是建立在市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宗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并没有考虑以人为本,一味地将知识填鸭式灌输到学生当中,出现了“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这一特点[1]。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根本与现行医疗体制不匹配。近20多年来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但改革效果仍不理想,这集中体现为:(1)医疗费用的超常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不公平、低收入人群医疗可及性下降、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幅度有限等。(2)医务人员双方矛盾加剧,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患者与医生之间的纠纷也越来越多。而导致现在的局面就是因为医生害怕病人,病人不信医生。(3)医务人员压力增加,近年新医改后病人增多,工作量加大,科研及教学压力逐年加码。近几年来,很多医院逐年增加医务人员的科研及教学任务,甚至在考核指标中加入课题申报、论文发表等项目,与医务人员的利益直接相关。因利益的导向,广大医务人员不得不为此疲于奔命,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被消耗在一些与医疗工作不匹配的事上。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本职工作才是正道,逐年加码的额外工作不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并将增加医疗风险,有可能激化医患关系。因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医学教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医学发展及医改的要求,不利于缓和医改后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医学教育综合改革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是一复杂的工程,在改革的时候还要考虑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改得过多、过快也可能导致新的问题。
一、传统的医学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
1.以大课的形式传授。高等教育一般传授知识的途径就是教师以一对多的方式进行。这样,既能节约教育资源又能在最大范围内将知识传播。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当这种教育方式在以春天野草般的形势蔓延时,它的劣势也在教育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
2.建立在少量临床医学实习的基础上。医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在于,医学的发展是一个逐步上台阶的过程。医学发展模式最早与宗教密切相关,巫医不分家。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逐步从宗教中脱离出来,形成朴素的自然哲学,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是中国古代中医的辨证论治思想。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步演化为生物医学,在此基础上,当代医学逐渐形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人类医学发展历史上很多的知识经验至今仍然是瑰宝。
医学教育不仅需要传统知识,还需要大量的经验和临床实践。而这往往是现代医学所达不到的,大量毕业生空有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大部分学生对医学和病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授的课堂讲解,这样的讲解是有局限性的。
为了缓和医疗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改变医学教育的这种现状是必须的也是唯一的办法。
二、教育观念的改革
扁鹊是我国古代的名医,相传扁鹊有弟兄三人,扁鹊医术高明,擅长治疗重病及大病,名满天下,他却不以为然,他说大哥才是最好的医生,因为大哥的医疗观念是治未病,在疾病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进行预防和保健,所以跟他大哥在一起的人没有机会得病。他二哥的医疗观念是治小病,他善于在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时进行治疗,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他的两位哥哥不擅长治疗重病及大病所以没有什么名气。我们现在的医疗教育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治大病的模式为主,应改变医学教育观念,在学生心中树立起防病、治疗未病的观念,学习一系列养生保健知识。让医生回归到治疗未病,治疗小病的正常渠道上来。当一个国家名医、专家很多,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时,说明这个国家的病人多,很多疾病没有效的治疗方法,这不是什么好事情。医学教育观念要以扁鹊的大哥、二哥为榜样,教育出一大批真正的医生,从源头上防止疾病发生。减少病人数量,减轻国家医疗负担。
三、教育方式改革
医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大量医学院学生只有在临近毕业前夕才会有实习机会,教育是否能融入大量的医学实践中去,将医学理论与实践病例相结合。让学生的课堂不仅仅在教室,也能在医院。教学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随着网络的发展能力比知识显得更重要,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快速获得,能力则不然。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主导,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正确的思考模式,提升其学习能力,应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甚至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参与教学。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法常见的有:PBL(以问题为中心)法、案例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标准病人教学法等。这些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了学科界限、基础和临床的界限,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形成科学概念,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符合医学的整体性原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学会解决问题,完成一个创新的过程[1]。通过开设“创造学”这类课程,大量举办有关创新课程、创新教育的讲座,举行创新成果展览等形式,让学生耳濡目染,鼓励学生参与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西医学需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作为诊断的依据,不到医院实习很难有深刻的体会。中医学是经验医学,诊断方法简单:靠望闻问切,在教学中增加中医学内容,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并掌握很多简单、有效、经济、安全的防病、治病办法。
四、教育理念革新
教育改革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改革。教育不应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理论和医学知识素养,还应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传统医学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医学理念,在开展的课程方面也大多是医学类研究,而真正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自主创新教育的培养则少之又少。选修课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也可以满足学生对其他知识的需要。人最终难免一死,任何人都要面对死亡,在医学教育中应加强临终关怀及死亡教育。
五、注重教师道德修养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道德和价值取向會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医学教育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的医生。一个医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医德,直接关系到医学是否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大部分医院更看重的是医生的学历和职称,往往忽略了医生的自身医德和道德修养。医生在从事医学教育中更应该看重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如何为医学科研和救治病人贡献力量,而不是单纯地追求自身利益,冷漠地看待病人。建立一支能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的内涵、思想和观念,通过加大对实验室、图书馆、信息工程、科研基金等的投入,为教师创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条件和氛围。并输送教师去进修、培训,让教师学习创新的教育方法,利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教师的创新教育积极性。同时作为教师自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态度,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吸取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和经验,特别是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2]。
一个具有人文关怀,能够心怀病人,心怀医学研究的医生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也是当今社会所稀缺的。所以,医学教育不仅仅涉及学生也同样涉及教师。医学教育也应提倡终身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发展和壮大医学事业。
参考文献
[1]蔡小霞,肖德生,李君荣,等.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5):316-318.
[2]苏坤龙.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2,(5):289-290.
Some Thoughts on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HAN Jiang-qiong, CHEN Yun-lan, JIN Xiao-wei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Yunnan Cancer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650119,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has gone through a long period. During the long process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reform of the medical system, a variety of problems begin to be prominent. The cumulative increase growth of medical costs, the aggravation of doctor-patient conflict, and the pressure of medical personnel all become serious problems.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topics in the medical field whether medical education should stick to the original routine. This ques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by all medical professionals.
Key words: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system reform; probl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