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2020-09-10贾鸽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3期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工学院抗战

贾鸽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在夹缝中谋发展,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是这一时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院系,其办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实践教学,重视教科书的编著。由于条件受限,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在抗战期间发展缓慢,但其办学模式对当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培养以通识为基础的“专才”,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抗战;高等工程教育;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

[基金项目]2017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京津冀区域近代高等工程教育研究”(TJJXQN17-001)

[作者简介]贾 鸽(1983—),女,山西高平人,历史学博士,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近现代教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016-03[收稿日期] 2020-04-02

20世纪30年代,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然而,1937年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为了保留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火种,沦陷区高等学校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迁移大行动。据初步统计,在抗战期间加入迁移大行动的全国高校累计达100余所,搬迁校次逾200次之多[1](P187)。当时高等工程教育机构几乎全部迁移至后方地区,在内迁过程中,有不少院校进行了联合、改组或合并。本文拟通过考察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历史,窥探抗战期间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特点以及对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借鉴价值。

一、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建立和发展历程

抗日战争爆发,在北平沦陷后,国民政府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临时大学。1937年10月25日,长沙临大开学,后战火逼近长沙,学校考虑昆明远离抗战前线,便决定西迁昆明。1938年4月,师生抵达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共有5院26个系、2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全校学生约3000人,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西南联大的院系设置如下表所示:

西南联大工学院基本上是以清华工学院三系为基础,加上南开大学的原有系科,设有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1938年7月,加设航空工程学系。1939年2月,又设立电讯专修科。至此,联大工学院在规模上有5个系和1个专修科。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师资力量强大,教授有30人左右,如施嘉炀、刘仙洲等是全国知名的学者和专家。西南联大工学院办学9年中,共畢业学生929人[2](P360)。毕业生除少数人考取公费出国留学外,大部分分布在资源委员会所属各厂及交通、兵工、航空等部门工作。

二、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的特点

(一)课程设置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西南联大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与社会保持紧密的关系,体现教育的实用性与创新性。为适应战时需要,联大在保持原课程的基础上,在理、工学院开设了航空、无线电、通讯、军事工程等与军事相关的多项课程,仅土木工程系和机械系就增加了兵器学、堡垒工程、要塞建筑、军用桥梁、军用结构、军事运输等军事类课程。新增的飞机场设计、航空测量等课题和选修课,在战时的云南机场建设和航空作战、运输等方面发挥了作用[3](P24-25)。密切关注战时现实的需要,及时调整院系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是西南联大在极为艰苦的历史条件下,取得卓越成就而蜚声世界的原因之一。

航空工程学系成立于1938年,是适应政府政治军事需要而建立的,它是工学院中最年轻的一系。航空系的课程设置是参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的课程编制的。该系的课程总则规定:一年级修工学院的共同课程,二年级学机械系的基础课程,本系只为三、四年级开设关于航空理论和航空工程方面的课程。在航空工程技术方面,新增加的课程有飞机材料及实验、高等飞机机构、航空仪器、领航学等。上述关于航空理论与航空工程技术方面的新添课程,多是由新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教授和清华航空研究所的兼任教授开设的,他们在图书设备甚为简陋的条件下,将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航空工程教育的一些新的成果,及时地介绍到中国来,对促进国内的航空工程教育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课程注重实践教学

西南联大工学院从成立时起,即把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式。在联大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上课时可用实物模型辅助学习,这样可以加深印象,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机械工程系的刘仙洲教授倡导“工读协作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机械系设有机械实习工厂,包括金、木、煅、铸四种工种,工厂有车、刨、铣、钻各种旧机床30余部及熔铁炉等设备。由于经济困难,自1939年起,在实习工厂实行“商营方法管理”,接收单位的加工订货,制造小型虎钳、手摇钻床、水泵等工具机械,以缓解经济困难,对学生的实习也有一定帮助。土木系学生的勤工俭学多能结合专业进行,参加学校与外界合作的勘测、设计、加工和科研项目,如螳螂川水电厂公路、川滇公路、可保村兵工厂、巫家坝飞机场及历次的水电勘测队测量等[4](P162)。这样,既解决了同学的温饱,又使其得到了实习锻炼,形成了土木系毕业生以测量见长的特点。

(三)重视教科书的编著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出现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在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以及中华民族“强国保种”的压力下不断催生出来的。因此,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具有外源性和移植性的特点,外部动力远远大于内在需求,教学模式完全按照英美模式。直到1921年第一批欧美留学生回国,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我国自编工科大学教材的创始者是联大机械工程系的刘仙洲教授,被列为《大学丛书》的《机械原理》一书就是他的代表性著作。刘仙洲教授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大学教学中都采用外国教材,长此下去,我国学术地位永无独立之日。他本人坚持编写中文教材,讲授课程所使用的教材都是自己编著的。

关于教科书的编著工作,是工学院这一时期较为突出的研究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西南联大处于抗战的大后方,工作条件很差,图书资料缺乏,又经常遭受敌机轰炸的威胁,生活不安定。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联大工学院的教师们除了完成繁重的教务任务外,还自编教材、讲义,在教学中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完全照搬国外的情况。其中被编译馆列为“部定”大学用书的有:刘仙洲著《机械原理》、吴柳生著《工程材料实验》。被本校采用为教材的,有蔡方荫著《普通结构学》等。

三、对当今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启示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中国现代工程教育的开展与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是同步的。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工程科技人才,更离不开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工程教育。我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不仅要学习现代化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而且要追溯工程教育发展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工学院成功的工程教育是我国工程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但是由于条件受限,工学院在抗战期间发展缓慢,但其办学模式对当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高等工程教育应培养以通识为基础的“专才”

工程教育应该是学科的广博知识型教育,受教育者应该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基础,以适应毕业后社会对综合型工程教育人才的需要,获得多种就业选择。我国当前的工程教育受专业教育模式影响很深,按照专业设置的课程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敏感,内容老化、脱离工程实践的要求,现代工程技术人才所需要的人文社科、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严重不足,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急需提升。

西南联大即为一种“通才教育”,重在培养学生通识。梅贻琦先生极力提倡“通才教育”的办学理念,联大工学院在教学中贯彻执行这一理念。工学院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知识,除此之外,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工学院的学生不能只做一个“高等匠人”,而是要做一个“完人”。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工程教育的广博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工程教育模式应由学科体系转变为工程过程体系,强调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三者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上注重结构化,从教学制度上保证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及达到一定的知识水准,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把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引入工程教育。

(二)高等工程教育应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

合格的工科人才培养,由工科理论教育、工科训练和工科实践三部分构成。一方面,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的教育,这不仅是学科专业本身的基础,而且是决定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素质的关键。另一方面,高等工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而必须重视专业知识的实践性,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必须要在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切实解决实际的工程技术问题。因此,工程学科应将实践教学放在突出位置。

西南联合大学的成功经验启示人们,工科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教学。这包括校内的工程技术训练和校外的实习两部分,尤其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进入企业进行工程技术实践,这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工程教育状况看,实践环节较为薄弱,不能满足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许多工程院校直接为工业企业培养的人才数量偏少,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使学校无法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导致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市场的需求脱节,社会急需和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较缺乏。因此,工程院校必须面向工业界,只有加强校、企两方面的密切合作,实现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育的三位一体,才能完成好工科人才培养的任务。

(三)高等工程教育应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西南联大工程教育的历史经验表明,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工程教育的成效如何主要看其是否适应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西南联大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课程设置和安排均为战争服务,培养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掀起了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领域的高潮,届时将急需交通、能源、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技术人才。“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新课题。

对此,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应以推进新工科建设为抓手,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工程科技人才的沟通,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积极服务于新时代条件下国际化、战略化、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为“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培养新时代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学生对外交际能力,培養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有关国家文化概况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国交流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置相关课程,搭建校内外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国际工程师,将其作为培养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7.

[2]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360.

[3]云南省档案馆编.档案中的西南联大[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24-25.

[4]韩淑芳.西南联大[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162.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 Case Study of Southwest United University

猜你喜欢

高等工程教育工学院抗战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高等工程教育中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