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机遇探析

2020-09-10吴昀芊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2期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融媒体大学生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已经进入了融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媒体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站在时代前沿的青年大学生,自然会首当其冲地受到信息传播革命带来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融媒体环境下,及时转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融媒体的紧密结合,能够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融媒体;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

[作者简介]吴昀芊(2000—),女,河南许昌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201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际政治。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100-03[收稿日期] 2020-03-07

“互联网+”模式正在将各自为营的媒体变为融合贯通的媒体,进而形成“强强联手”式的新融媒体交流状态。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这一论述不仅明确了推动媒体融合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而且也阐述了实现媒体融合的工作理念和路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使“融媒体”概念备受关注,也使利用融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建设支持,研究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机遇由此被赋予了独特的时代意义。

一、融媒体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带来机遇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最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运作模式。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实体媒介不同,融媒体作为一种以发展为前提、以扬优为手段、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的理念媒体,使单一媒体的竞争力变为多媒體共同的竞争力,从而为“我”所用,为“我”服务。

(一)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搭建广阔平台

融媒体理念强调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资源的整合与优势互补,变传统单一的竞争力为多媒体共同竞争力,从而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广阔平台。在融媒体理念的支撑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新兴媒体的优势,加强与学生的交互,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融媒体氛围,将融媒体打造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教的“第二课堂”,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新平台。以“学习强国”这一呈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App为例,首先,“学习强国”将图文和视听影像融合,来自各个网站的时政新闻汇聚,极大地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表现形式,减轻了大学生的查询负担。其次,“学习强国”有效地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为用户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便于用户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利用零碎时间。最后,“学习强国”为组织大学生预备党员等先进分子进行有秩序、有纪律的培训学习提供了便利。除“学习强国”等App之外,共青团中央等微信公众号也通过线上推送、线下宣传,汇报与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粉丝,建立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网络圈群。

(二)为争夺新时代意识形态主阵地抢占先机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间的竞争也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意识形态斗争是思想文化竞争的重要一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从报纸杂志转移到了网络媒体。如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去占领主阵地,正能量的报道不去占领主阵地,反社会主义的思想和反社会文化就会去占领阵地。由于报道迅速,受众群体覆盖面广,打着“言论自由”“价值中立”的幌子,加之新奇、怪异、低俗的包裹,西方新闻媒体使部分国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产生“美好幻觉”,一度认为这些新闻、评论都是真实、客观、反映民意的。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则利用各种社交群体和社交人脉将负面新闻无限放大,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1-2]。重视融媒体技术和融媒体宣传理念已经提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日程,只有将融媒体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使校园媒体、社会媒体、政府媒体等相融相通,发挥更强的文化整合力与凝聚力,阻断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想的扩散,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达到扎稳脚跟、事半功倍的效果[3]。

(三)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隐形灌输创造条件

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以讲授为主,在这种“身体在场,主客分明”的显性灌输方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容易产生逆反和厌倦心理。而融媒体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向灌输的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借助融媒体,学生可以在图文并茂、情景交融中感知教育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认同,无形中消解了显性灌输带来的强迫感与戒备感。除此之外,融媒体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价值观念多元化、学习时间碎片化的今天,单靠显性灌输已经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要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具有长效性,必须从侧面加以渗透[4-5],比如向学生推荐或播放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宣传片、爱国主义教育纪录片弘扬正能量的动漫等,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熏染。

(四)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以用户为中心、注重互动性是网络媒体互联网思维的具体体现。在使用融媒体时,大学生可以留言、转发、抢答、讨论、发弹幕、签到领奖甚至进行融媒体作品创作,这些动态也会被其他用户关注或回应。除此之外,融媒体产品的表现方式生动有趣,更富有人情味,能够充分释放年轻人的个性。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诱因紧密相连。动机具有强化学习的作用,动机水平与成就成正比。趣味性正是学习动机的诱因之一,在观看生动有趣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作品时,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学习效率更高[6-7]。现阶段,单凭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和照本宣科的授课方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融媒体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作品的创作者往往要结合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围绕他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或社会聚焦点选择合适的话语体系录制小视频、段子等,使大学生尤其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加深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理解,增强了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二、融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机制构建

(一)发挥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融媒体进行自我教育

伴随融媒体传播关系、主体、层级的泛化,信息的交互性有利于通过传播和互动使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自主性。融媒体创设了一种新的媒介传播环境,改变了媒体人与受众群体的主客体关系,媒体人与受众之间的界限划分正在逐步淡化甚至走向消失。融媒体环境视域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可以多渠道地积极参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宣传、学习、评论和产品创作。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思想政治课程的魅力,教师除了要注意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精力从各种媒介中甄选出贴近时代的、适合学生探讨分析的、符合大学生兴趣需求的教学案例,还要向学生们推荐优秀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作品,布置复习思考题,引导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打造一支熟练掌握融媒体技术的专业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融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极其丰富,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高校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及时捕捉各种动态,提高信息鉴别能力,正确把握、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的丰富资源。一方面,要发动优秀学生干部和社团组织工作人员,充分认识融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复杂性,增强辨别能力,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举办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为身边的同学树立正面典型;另一方面,高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运用丰富的媒介资源,转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观念,加强自身对信息的筛选、鉴别、评价、引导及加工能力,制作出言简意赅、图文并茂、深入人心的素材,打造一支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专家型、复合型专业队伍,真正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三)推出形式丰富的优质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作品,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融媒体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根据不同媒体的特色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信息传播,使不同需求的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速度、数量和质量方面实现动态平衡,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媒体的目标受众不同,传播关系和发展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媒体产品的设计也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融媒体建设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的主旨,在传播实践中,内容制作永远处在整个传媒价值链和产业链的中上游,媒体往往要凭借优质内容才能在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8-9]。融媒体资源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融媒体平台则为内容营销提供了场地。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深入研究融媒体内容要素之后,形成“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渠道发布”的内容创作模式,推出受众者拥护的优秀作品。一是为满足大学生不同个体的多样化需求,融媒体作品应该避免同质化;二是融媒体要谋思变,录制作品采用板块化、系列化和分步骤的方式。碎片化时代,大量的信息容易使人产生视觉疲劳;三是融媒体作品表达的人性化,语言亲切幽默,多用情景式的体验输送方法;最后,融媒体产品创作和运营要规范化,不能为追求娱乐效果而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误导大学生。

总之,融媒体赋予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的构建有了更多的可能,这不仅是探索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多元途径的一个分支,也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走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协同共进,共同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玉霞.融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学报,2019,27(11):98-100.

[2]莎日娜,李佳耀,叶定剑,等.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资源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9,21(6):33-37.

[3]袁婷婷.融媒体时代下报纸媒体的创新之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0):246-247.

[4]汪露.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路径分析[J].才智,2019(33):148.

[5]梁磊.新媒体语境下“学习强国”APP客户端的传播模式探究[J].中国有线电视,2019(9):1023-1024.

[6]陈誉文,李欣如,莫涛,等.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新媒体思想引领工作创新探究[J].传媒论坛,2019,2(21):4-6.

[7]陈国剑.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几点看法[J].中州大学学报,2019,36(5):75-79+94.

[8]刘垚.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9(7):20.

[9]李杨.新媒体视域下“普世价值”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8(9):137-139.

猜你喜欢

主流意识形态融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对策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正确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