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融入“汽车理论”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10刘晓昂张小俊
刘晓昂 张小俊
[摘 要]为贯彻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想,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成了高校专业课教师亟须思考的课题。该文提出了课程思政对专业课教师的要求,探索了将思政教育通过教学内容设计融入汽车理论课堂教学中去的方法,培养思想政治过硬、能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汽车理论;课程思政;教师要求;教学内容设计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GJJG054);2018年度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 02004)
[作者简介]刘晓昂(1989—),女,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汽车理论、汽车振动和噪声控制的教学与研究;张小俊(1980—),男,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相关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061-02[收稿日期] 2020-01-1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截然不同,它不是一门特设的课程,而是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与价值引领,即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针对学科特点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将教书育人落实到课堂教学,实现学院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一、汽车理论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述了汽车各主要使用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以及通过性,并在满足这些整车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选择汽车设计参数的一些原则,包括汽车发动机功率的选择、传动系传动比的确定、制动器制动力的分配、悬架参数、重心位置、轮胎型式、车辆几何参数的确定等。各章介绍了各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分析了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对各使用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进行性能预测的基本计算方法。
二、课堂思政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教师首先应建立所授课程的“思政”素质目标,围绕“思政”目标,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引导学生正确做人和做事,各教學科目和教育活动,结合师德风范、政治导向、专业伦理、学习伦理和核心价值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遵循灌输与渗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三、教学内容设计与思政内容的结合
1.汽车的动力性。在讲授汽车的动力性时,会向学生举例:普通汽油车的百公里加速度时间通常在6—8秒左右,而纯电动汽车的百公里加速度时间能达到3—5秒左右,加速性能明显优于汽油车。由此可引导学生思考新能源汽车的利弊,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包容的接受新事物。不一味批评,不一味追捧,不盲从,不跟风,不人云亦云,在任何时候都学会自己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汽车的经济性。在讲授汽车的经济性时,会向学生举例:若采用高挡位行驶,汽车的经济性好,由于此时后备功率小,汽车的动力性不佳,反之,若采用低挡位行驶,汽车的后备功率大,动力性好,但经济性不佳。通过案例说明,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佳,需跟汽车的类型和设计要求匹配动力性和经济性。由此可继续引申到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在进行汽车设计时要考虑各性能匹配最佳,而不是某个性能达到最优。还可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学习成绩与参与课外活动的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等。
3.汽车的制动性。在讲授汽车的制动性时,会向学生举例:在雨雪天气驾驶汽车行驶时,若观察到前方有红灯或其他需要停车的提示时,驾驶员应先采取点刹,将车速降低,临近红灯时再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同时双手紧握方向盘,以尽量避免汽车偏离行驶方向。通过案例可向学生说明安全驾驶的注意事项。还可继续引申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要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方可由量变引起质变。还可结合社会的改革,我国的戊戌变法太过仓促和急迫,于100天时间内接连颁发数十道命令,希望将国家彻底变革,这是不可能的。反之,日本的明治维新符合日本国情,从社会不同阶层分阶段分方式的实行了各种有效的变法措施,最终得以成功。更加深入地告诉学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不能一蹴而就。
4.汽车的平顺性。在讲授汽车的平顺性时,会向学生举例:若一辆汽车平顺性设计不佳,人坐在车上会感觉到不舒适,如晕车呕吐等,若一辆跑长途的商用车驾驶员座椅减振性能设计不佳,驾驶员长期驾驶,甚至会引发职业病。通过案例可向学生说明从事汽车设计工作务必要严谨、求实。任何的数据修饰和美化可能给实际应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还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制造业的国情,分析我国落后的原因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我国紧缺的人才类型等。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是一句空话,也不过时,仍然是当今大学生的使命。树立大国重器理念和大国工匠精神,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四、结语
在车辆工程专业课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依托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渗入思政教育,进行思政引导是必要的,这样不仅有助于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吃苦耐劳、辩证思维等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