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背景下美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2020-09-10周晓婧梁宝升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劳动教育创造力

周晓婧 梁宝升

[摘 要]高职大规模扩招后生源的多样化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大思政格局下,美育因其独特的性质和功能,能以最生動和易于接受的方式促进受教育者审美品位、道德修养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扩招后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综合分析生源特点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美育为载体,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队伍能力提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创新、校园环境优化以及实践平台打造中,形成“一心一环五纵”的实施体系。

[关键词]高职扩招;美育;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创造力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党建纪检专项“新时代下落实‘两个责任的路径分析—基于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分析”(18SKDJ021)

[作者简介]周晓婧(1985—),女,重庆人,硕士,重庆财经职业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研究;梁宝升(1983—),男(土家族),重庆人,硕士,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纪检监察室副教授,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2-0071-03[收稿日期] 2020-03-16

一、扩招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高职百万扩招,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规模性扩招,而是为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人才结构,扩大有效供给,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人力和人才支撑的一次质量型扩招[1](P146)。

但是,本次扩招与以往扩招的最大差异在于生源发生了重要变化。扩招生源由以往以高中应届毕业生和一定比例中职毕业生为主的二元群体,转变为了由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共同组成多元化群体,其中,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非传统生源群体将在今后的变革过程中,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面对来源不一、结构复杂的生源群体,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让不同学习目标、学习基础以及社会经历的群体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综合素养,进而实现高质量就业,是现阶段摆在大家面前的重大挑战。

二、美育在多元化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通过对个体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等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面对扩招后多元化学生群体的背景多样化、需求多样化与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美育本体对个体生命状态、独立人格的关注,不仅与扩招后高职教育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这种人性化的培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相契合,还可以在多元化群体的思政政治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思政格局下,将美育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能提升育人的有效性和个体发展的长远性,培养出具有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且身心协调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个体良好审美品位与道德修养的形成

在德智体美劳中,美育与德育之间的内在关联最为密切。正如蔡元培先生曾提到:“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赖美育之助者也。”[3](P112-187)美育通过对个体内心情感的丰富和完善,促进内在心理结构的构建,使思想、道德得到潜移默化地净化,从而起到以美育人,以美助德的作用[4](P57-68)。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美育就纳入我国教育方针延续至今[5]。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职业院校美育课程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6]2019年4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7]可见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对美育的德育功能高度认可。

美育作为一种以发展个体审美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感性教育,其本体所具备的人文性、趣味性特点,有助于以规范性、强制性和约束性为主要特点的德育以一种更为感性化、情感化的方式被受教育者所接受。所谓“寓教于乐”,正是因为审美过程本身对个体内心情感引发的共鸣,唤起受教育者的真诚和热情,在个体心灵中培养起的一种明晰的形式秩序感,打通通达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路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现代化、前沿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需要培养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良好品德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德技并修”也正是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举措。而要把不同类型的生源群体培养成才,首要衡量标准就是品德,美育无疑是将学生带向良好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修养的良好桥梁中介。

(二)激发个体审美创造力

技术创新、文化传承都离不开个体创造力,而个体的创造力除了创新思维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之外,最根本的还是充满活力的健康的个体生命。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人文教育,它的首要关注点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个体人格的成长。美育范畴下的思政教育,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社会实践,都包含将外在客观事物内化于心的主观能动性的创造,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的内心活动是丰富且积极的,这对于个体生命活力的不断更新,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激发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尽管扩招后的社会生源多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已有的碎片化学习经验对进一步深造而言既可能是资源,也可能是障碍。将美育贯穿学生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加自主性、能动性较强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拓展学生审美视野中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有利于激发各类型学生的生命活力和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三)促进审美文化和技术文化的协调发展

在工业革命4.0和审美经济相交融的时代,工业技术与现代审美文化深度融合。消费者除对技术产品实用性的需求之外,对产品的审美价值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事实上,技术与审美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技术融入审美,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发展变化产生着影响;另一方面,审美融入技术,有助于克服技术的僵化、死板,使其更具人性化的感染力。学校在满足学生实用化的学习需求之外,必须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把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作为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贯穿于大学生职业规划和成长的始终。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审美文化氛围,为学生理解美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提供良好途径,促进审美文化和技术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美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根据高职扩招的指导思想和国家职教改革的总体要求,学生思政教育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美育为重要载体和途径,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思政队伍能力提升、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创新、校园环境优化以及实践平台打造中,形成“一心一环五纵”的实施体系[8]。从而培养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欣赏品味、规范的行为举止、活跃的创新思維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提升思政队伍审美素养,发挥角色示范作用

学生入校后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因此,这支队伍的言行举止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审美素养,塑造“内外兼修”的良好形象,摆正“亦师亦友”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关系和发挥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角色示范作用。而良好审美素养主要体现在审美自律和审美化人际关系建立上。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漂亮的粉笔字、精美的课件、富有感染力及亲和力的语言、符合职业形象的服饰搭配,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带去美的感受,有助于克服课堂理论学习的枯燥性、乏味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课堂吸引力,在职业能力上的也有很好示范作用;在课堂外,思政教育工作者如能以其自身完善的人格、独特的魅力、乐观的心态去影响、感染学生,用丰富的人文知识、真诚的沟通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及生活能力指导等多个方面进行关心关怀,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为学生树立榜样,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提升思政工作队伍整体审美素养,发挥角色示范作用,是做好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二)重构思政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统领,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职业审美素养为重点,将专业文化、校园文化、双创文化与审美文化有机结合,构建“大思政”+“大美育”的思政课程体系,使美育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模块的基础上,增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模块,结合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典文学艺术欣赏、社交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等人文艺术类课程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当中,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别力以及欣赏力的同时,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认同及文化自信。学生在获得较为全面的人文知识和审美能力后,将其迁移到专业课程学习之中,有利于学生创新灵感的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育。

(三)挖掘思政理论课中美育要素,拓宽审美育人方式。

对于扩招后文化基础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学习目标多样化的高职学生来说,如继续用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纯理论的方式进行考核,无疑在现实情感上和学生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削弱了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和师生对话中的自主性、平等性,造成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度、课程设置的认可度较低。要让传统的思政理论课焕发新的活力,应充分挖掘思政理论课中的美育要素,改变章节式授课方式,依据教学目标,在教材内容中抓取主要知识点,将宏观的理论知识与微观的政治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同时增加课内外实践教学课时比重。通过讲述历代名人名家事迹、观看政论类影片、引导学生就重大时事开展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用生动的案例、鲜活的事实唤起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出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促进完整人格的形成。

(四)拓展实践平台,发挥社会资源的协同育人优势

思政政治教育仅限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美育为载体,结合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协同育人优势,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积极拓展课外实践平台。在校内,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展演”以及其他符合校园特色的艺术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经典艺术魅力,为学生审美素养提升提供实践平台。在校外,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以及城市规划馆等活动,借助人文景观和重大历史工程中独特的文化元素和思想内涵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唤起学生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激发青年一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的使命与担当。

(五)优化校园环境,“美”“劳”结合熏陶学生心灵

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景观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还蕴含着与学校历史文化、专业特色和育人理念相一致的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特别强调和鼓励学生在校园环境优化过程中的参与性,有意识地将劳动教育与环境审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验美的乐趣。并鼓励有一定技术技能基础和社会经验的学生参与到优美校园环境的建设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在此类型学生群体中选拔、树立一批典型人物,发挥在社会实践上的榜样示范作用。如面向学生征集校园人文景观设计作品,开展宿舍内务评比,提供一定的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长期参与学校环境建设等。以此培育学生劳动精神、丰富人生体验、感受优美的校园环境带来的愉悦心情,进而实现自身美的塑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46.

[2]付雪凌.变革与创新: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3-32.

[3]蔡元培.蔡元培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6: 112-187.

[4]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57-68.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 htm,2019-07-29.

[6]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D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9/t2015 0928_211095.html,2015-09-15.

[7]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7/moe_794/moe_624/ 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2019-04-02.

[8]匡英,石伟平.论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图、内涵实质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5):92-96.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劳动教育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