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训练

2020-09-10乔新颖

黑河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乔新颖

[摘 要]任何领域的科学探究与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这是人类科学文明赖以发展的源动力。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改变学生的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不断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断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有效全面发展就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造思维

科学探究与发明创造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具体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呢?

一、改变思考模式,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

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每一节语文课上都能够点燃,改变学生的思考模式十分重要。只有思考方式和思考方法正确了,学生的思维才能随着教师的引导而走向流畅,也才能令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敏捷迅速,从而学生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问题,并从中进行探索求异,感受乐趣,进而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并不是无处入手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破常规思考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动起来,通过组内讨论和组间讨论,引导学生多维思考,求异探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先抓住一个关键性问题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然后再展开讨论:“故事中的蔺相如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学生会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到课文中,仔细研读,带着问题去读,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后再读。精读之后,让每个小组先选一名代表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将各小组代表回答的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然后,进一步引导:“每个小组答得都很对,但不是很全面。我们能不能结合他们所答,用一句最完整的话概括出来呢?”于是,各小组纷纷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最后,经过小组间的讨论,得出结论:“蔺相如既是一个机智过人、爱国、有胆识、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人,也是一个胸怀宽广、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的人。”这样做,学生不仅学会了对内容压缩的概括方法,解决了日常回答问题单词蹦的问题,而且还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二、满足心理需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师要在课堂环节的实施上讲究教学心理策略,正视学生回答的问题,学生回答的表面看似荒唐的问题,其实也有他们的道理,教师不要武断,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反而,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通过逐步引导,促使学生的求异心理走向深入化和正确化。例如,《将相和》这篇文章涉及到三个主要人物:蔺相如、赵王和廉颇。可以通过三个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设计提问:“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你的根据是什么?”课堂上的普遍现象一定都是指向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但课堂教学只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是不够的,还应深入引导启发:“还有喜欢别人的吗?”这时,就可能有学生摒弃前面的看法而说喜欢廉颇,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可能有学生提出:我喜欢赵王,并引起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应予以制止,给予充分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和廉颇,你却从敢于大胆用人这一点来喜欢赵王,很有独特头脑,这说明你很会思考,而且回答得也特别有条理!”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不仅可以打消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胆怯心理,而且能增强学生自我肯定的心理欲望。

三、打破思维惯性,培养学生变通思维

惯性思维往往会使人在分析事物和思考问题时造成思维不通畅、思路打不开的情况。变通思维,则是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或思路,突破自我思维定势,从另一个思维视角创造性地去分析和思考问题。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其共性归类的课文,但这一组课文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在这组课文教学结束之后,引导学生交流,求同存异地去分析每一篇课文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再如,可以运用《称象》一课的等值交换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变通培养;也可以通过课文的语言空白进行合理自由地想象,创新性地让学生填补课文中所没有描写出来的美好意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比较和想象中认真思考,踊跃表达,课堂气氛自然会十分活跃,使学生在不断变通中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四、利用精彩范读,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多媒体范读课文的方式缺少直接的情感作用,其示范作用并不见得有教师本人范读效果好。教师亲身范读的展示不仅仅是为范读而范读,更多的是师生间情感的直接互动。教师的精彩范读可以将学生快速地带入到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在欣赏教师精彩范读的同时感受课文的情感世界,体验范读的准确表达,促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有效激发。例如《草地夜行》这篇课文,其最大特点是开头和结尾都以写景的方式交待故事的起因和结局,中间部分都是以人物的对话来表达的。因此,在范读前的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塑造好课文的情境。比如第一自然段,语速要读得慢些,尤其是“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这一句,要以慢节奏的语速读出来,才能将学生快速带入到课文情境中。而结尾的“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这一句,则要读得慢些,才能渲染出草地环境的恶劣;而“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这两句,要读得语速快些、坚定些,尤其是后一句,语速稍慢,则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带来空白的想象。课文中间部分一老一小的对话,则更是这篇课文范读的精彩之处,读好这部分,能讓学生与人物的情感一起变化,体会到老红军和小红军的内心世界。如果配之以伴奏音乐,再加上教师的精彩范读,则会使学生泪流满面,情感迅速得到升华。学生如果在课堂上进入良好情境,那么,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突破,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情感的激发而得到提升。

五、探索语文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究是学生将所积累的语文经验加以进一步验证和锤炼的实践活动。教师应高度重视小学语文课堂内外,有效地延伸和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能够自主探究的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加速形成。比如,在学习《晏子使楚》一课前,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安排学生分组查阅搜索相关资料,对该故事的历史背景、情节、人物性格等详细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分组以角色表演的形式,再现当时晏子使楚的情境,比一比哪个组做得最好,表演得最符合当时的情境。这样,将兴趣激发与角色表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呈现多元化,各组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再现不同的使楚情境。

六、重视人文情怀,弘扬学生正能思维

语文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把语文教学作为单独的一门学科来对待,而应兼收并蓄,对语文课堂教学这个看似比较独立的学科进行全方位拓展,并将学生人文情怀兼收到小小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算与时俱进的。一个人语文功底再深、情感世界再丰富,并不代表他在语文学习上是成功的,其必须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小学语文教师应肩负起学生的人文情怀中的最为关键的教育——正能思维的培育使命,才可称得上是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正能思维虽然不是脱节的,但在,在课堂教学与时代人文情怀培育上,步伐却不是紧随的。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只是停留在师生与文本的交流对话上,还没有将课堂之外和课本之外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社会人生、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资源真正地融汇到教学中。小学语文课堂只是作为实施教与学的平台或载体,没有人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突破固有的束缚。

总之,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必须的,要在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心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只有课堂教学创新跟上了,学生的有效思维才能得到培养,进而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昊晖.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01).

[2]申苏波.试论小学语文科学家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育,2011,(08).

[3]孫 迎.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5).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