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2020-09-10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发生变化,从一般意义上的通过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和掌握基本体育技能转变为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综合、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优秀品德。本文旨在探析德育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融合路径,希望能够更好地为初中体育教学和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的开展渠道不应限于学校专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还应当渗透到不同课程及校园活动的方方面面,以充分发挥不同课程及校园活动的德育优势,最大程度地实现德育的目标。
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体育教育对于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体育活动积极、健康、向上、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运动精神更有利于德育的引入。根据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在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初中体育教学融入德育的必要性
在中小学教育中,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全新理念,也是新课改实施的重要标准之一。“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能力、对体育健康的认知能力、对体育社会的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因此,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结合新时代初中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融入德育,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学习体育技巧和技能,而且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推动学生的德智体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此外,德育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更能体现体育的精神与价值。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第一,合理设计体育课堂,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教师需要根据初中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日常的兴趣爱好,积极、合理设计课堂,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及体育教学活动。一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点在哪里,合理设计体育课堂,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推动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二是体育教师要充分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技能水平,设置学生喜欢的体育游戏或运动项目,并且合理融入德育内容,善于科学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教学活动。
第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热情。上课前先热身再锻炼往往是传统体育教学的固定模式。但是,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经常会使学生感觉非常枯燥,进而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因此,如何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更新教学理念,进而达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这是每一个初中体育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只有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善于发现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契合点,使体育知识传授和德育相融合渗透,并使德育渗透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点滴之中,才能进一步推动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第三,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不同的道德品质。比如在篮球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篮球项目的练习,使学生领会到篮球的传球技巧,同时在合作练习中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
在田径项目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同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完成体育项目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坚持、不放弃、勇于战胜挑战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想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既要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又要精神饱满,充分体现其健康充满朝气的特点。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教学内容与创设生活情境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项目教学培育学生的良好品格和体育精神,力求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德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