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大地情书》人物形象建构研究

2020-09-09侯博郑炳辉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

侯博 郑炳辉

摘 要:纪录片如同一面镜子,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也在对现实进行建构。《大地情书》以“情感”作为叙事主线,通过对东北地方特色文化仪式活动的内容表征和影视视听语言符号的艺术应用,再现了当代东北人民一年四季的日常生活样态,也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建构了当代东北农民面对生活困境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为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美好生活顽强拼搏、勤劳勇敢、努力奋斗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形象建构;传播的仪式观;符号理论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02

纪录片《大地情书》于2020年在优酷平台播出,这部纪录片将黑龙江绥化作为主要拍摄地,按照时间顺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东北农民一年四季各式各样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对具有东北特色文化且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活动进行呈现。这部纪录片共六集内容,将“情感”作为主线,讲述了东北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友情、爱情、亲情等方面的故事,在片中通过对现实生活环境的表征,利用大众传媒的效果,建构片中的人物形象。

一、形象建构理论综述

日常生活中,信息的传播活动无处不在,传播活动并不只是一种由传者到受者的一种简单传递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建构。正如美国著学者凯瑞曾说到的“语言(即传播)是一种行为方式——或更准确地说,是一种互动——它不仅仅是再现或描述,事实上它是对世界的形塑与建构”。而媒介形象却恰恰是传播活动结束后建构形成的产物,即“人或事物等客观事实在大众媒介上被建构、再现的形象”。学者栾轶玫则从形象学的研究领域分析认为“媒介形象具有交互主动性的特征”“媒介形象是社会行动者的媒介组织在社会互动传播中形成的用来引起更多社会行动者的形象,是大众对媒介组织的印象集合,是媒介的社会生存的符号化呈现”。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认为,这个形象往往是虚构的,在书中通过例子说明“楔入在人和环境中之间的虚拟环境”这种虚拟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环境往往是有区别的,进而提出了“拟态环境”理论,由大众传媒对客观环境的选择和加工,向受众所营造的环境并不是真实的环境,而是一种“虚拟环境”,而这种经信息传播建构出来的虚拟环境左右着受众的认知判断。由于媒介在生活中扮演重要的作用,会形成“媒介依赖”,认知也主要来源于媒介所营造的“虚拟环境”,戴维·莫利曾说明了这一现象“我们主要通过媒介形成对人与事的印象,我们的直接经验越少,就越依赖媒介形成认知”。

二、传播的仪式观与人物形象建构

在美国的文化传统中,“传播”一词就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将传播的观念分为“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播的仪式观”则基于美国文化传统较为古老的观点进行阐释,认为“传播”与“参与”“分享”等具有团体参与的意义词语关系是很密切的,由此,凯瑞解释道:“传播的仪式观并非直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指传达信息的行为,而是指共享信仰的表征。”在纪录片《大地情书》中,创作者对很多具有东北文化特色的仪式活动进行呈现,有助于我们理解影片中的仪式活动对人物形象建构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助于了解影片中的仪式活动所暗含的文化意义。

片中《冬季的馈赠》这一故事中,纪录片的创作者对松花江流域具有东北特色的仪式活动冬捕进行刻画。在片中主要讲述邵老人带领自己的打鱼“团队”,按照一定捕鱼仪式活动的要求开展捕鱼活动,一次打鱼失败,把头邵老人因自己的判断失误而显得有些沮丧,但打鱼团队的凝聚力并没有因一次捕鱼失败而显得涣散,而正是因冰上捕鱼这样一种仪式活动,使得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人与人之间感情更加深厚。这样的仪式活动,建构了东北人团结、珍重兄弟情义和在挫折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态度,也在影片中通过秧歌、朝拜等仪式活动向受众展现了具有东北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符号文本分析

“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标记: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达,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索绪尔认为语言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是密不可分的,共同构成了符号”,而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能够建立联系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习惯中而形成的约定俗成的思维认知。索绪尔认为符号的意义产生于能指与所指的差异和关系中“意义并不是在能指与所指的互相关联与互相协调中形成的,而是在差异和关系中产生的”。符号学既是一种理论,也是文本分析的一种方法,可对片中出现的视听符号解读,探寻作品中符号表征的具体意义。

在片中,创作者多次使用语言符号、视觉符号和声音符号来展现影片中所暗含的意义,这些符号的艺术运用使得影片中创作者想要表征的意义更加突出,同时对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建构也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在影片的一开头就运用语言符号“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一谚语来表现“跑山人”在进山采集山货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危险性。这一句话其能指是在生活经常出现的情景,即在河边走会出现鞋湿的情况,而在影片中结合其具体的语境是想要表达“跑山人”在爬树采松子的时候也会出现有生命危險的情况,运用这一符号对人物形象建构会更加深刻;在视觉符号层面,创作者多次运用视听语言中蒙太奇的艺术剪辑手法,将天空中云的流动作为一种符号,表面是云的流动,实则想要借助云的流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片中输液的针管特写镜头细致地呈现了输液中药液的流动,而在片中却暗含着患有癌症的二人转演员的病情变化。在声音符号层面,讲述皮影戏文化难以传承,片中采用舒缓慢速的小提琴音乐符号对画面内容进行补充,表现出传承人内心的惆怅,进而表现出皮影戏传承人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憧憬。在讲述草原上的马倌饲养马的故事中,影片中多次用马叫声和人在骑马时发出的吆喝声这些同期声符号,这些声音符号其能指指向马发出的声音或者人发出的声音,而所指则指向马倌对马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在影片中,创作者会根据主人公的现实生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为受众呈现,而受众在纪录片影视作品中看到的也往往是这些创作者经过主观选择和艺术加工后的生活片段,受众由此根据这些影像中所呈现的图景来形成新的认知,在内容呈现过程中与纪录片中主人公的自身故事相结合,真实再现了东北人民在新时代坚强勇敢、顽强拼搏、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珍视情谊、老莱娱亲、诚实守信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东北人民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继承和发展东北特色文化的高超智慧。

(二)讨论

本研究主要是基于文献分析和质化文本分析法对影片内容进行分析解读,故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在对后续的纪录片建构人物形象方面的研究还可以运用量化研究方法中的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直观明显的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可视化手段的呈现,辅以质化研究方法中的访谈观察,使得研究结果更加清晰明确。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崔芳萦.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传播效果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9.

[3]栾轶玫.媒介形象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冯月季.传播符号学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7][8][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