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价值教育的三维向度

2020-09-09吴天赐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精神

吴天赐

摘 要:随着对生命价值的关注,追寻生之意义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使命。亚里士多德作为最早探寻人的终极目的的思想家,其友爱观点与教育观是同构的,友爱理论中尊重生命的平等生死观、追求明智与真理的严谨知识观以及向往善与美的广博世界观,都具有生动的教育意蕴,共同构成了与生命价值教育所契合的三维向度,对精神的推崇与对物欲的摒弃也进一步回答了为何而生的价值追问。回顾亚氏友爱理论,透视其隐含的生命教育意蕴,能够有效地诠释生命价值教育内涵。

关键词:生命价值教育;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精神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03

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谈论生命教育的首要课题,作为把人当作最终目的的主体活动,生命价值教育强调培养个体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赋予及对其意义的追求。近年来我国生命价值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深层追问。”[1]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科技革命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物欲的满足与精神的空虚使人们更加关注对生命价值的追寻。何为生命的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就有了这样的追问,生活在战乱后仍处在变革时期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在思考人之价值时提出了友爱理论,并将之视作家庭、社会与城邦得以凝聚的纽带,在论述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对待生命、智慧、精神与教育的态度也得以彰显。友爱是亚里士多德馈赠给人类并教导人如何在正确处理群己关系的过程中探寻生命价值的教育哲学元问题。本文尝试在对亚里士多德友爱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进一步透视其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

一、友爱论的基本内涵阐释

(一)向死而生——跨越轮回的平等生死观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理论建立在他对生命平等公正的态度上,尊重生命本真的自然规律,向死而生是对生命的根本性反思,蕴含着人生目的论的终极追求,他的理论中的生死观有着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是注定有死的生物。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与生活比喻为驾驶马车,理性的驭手控制着非理性的马,每个人都天性地希望着善,当欲望和激情听从理性的指挥时,他就是上升的,当理性不能有效控制欲望和激情时,他便是下降的。在希腊人的观念里,向上是好的,是生命的升华,向下是恶的,是生命的堕落,人是注定有死、有着向下的宿命的生物,因此,追寻能使人生命向上的事物本质上就是在追寻着善与不朽。

第二,友爱面向所有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不同于现在我们所指存在于朋友之间的友爱,在古希腊时期,友爱的指向对象极其宽泛,存在于任何共同体中的任何两个人的关系,即任何两个人在任何共同体中发生的所有实际的相互交往的关系都被称之为友爱。他认为友爱不存在能够抽离出来的抽象的作为“一”的美和善的范式,所以其判断标准是多样的,存在于爱人之间、家人之间、伙伴之间,甚至同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友爱,只不过因为追求着不同的属人的善而表现得大相径庭。

第三,亚里士多德主张真正的友爱发生于相似的人之间。“完善的友爱是因同一类人之间的友善和相似的德性品质而发生的”[2]。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两个人间都存在差异,只是程度不同,此处的相似更多指向人的道德品性,同类的人在德性上相似,对彼此抱有同样的期望,如果两个人因为不同的原因与彼此交往,对于友谊的不同的期许会成为诱因,致使其在日后产生矛盾而友谊破裂。相似的德性高尚的两个人之间的友爱才是友爱自身,因为他们所期求的都是属于对方的善,将对方本身作为自己的目的。

(二)钦慕明智——指向实践的严谨知识观

友爱论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动态的知识观,在其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表现出了他对生命之崇敬意义的追寻,即对描绘生命本真的智慧的推崇之情,钦慕明智在友爱理论中的论证逻辑如下。

首先,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是最高的善,且友爱是通往幸福的桥梁。真正的友爱“是一种德性或包含一种德性”[3],友爱的双方之所以建立友爱关系,是受到对方的德性品质的吸引,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德性的对方或对方的德性,德性的目标指向是善与美,对德性的追求同样就是对善与美的追求,毫无疑问是向上的追求,而向上的顶点便是得到幸福,因而踏上追逐友爱的道路便是踏上追逐幸福的道路。

其次,在对人的灵魂构成的表述中,亚里士多德将其状态分为激情、潜能和品质三种,激情是强烈的,包含快乐与痛苦的情感,潜能是我们能够感知这些情感的能力,品质则是我们与这些情感间的关系,在这些分类中,德性是选择或包含着选择的属差适度的一种品质。“幸福不是品质,因为如果它是,一个一生都在睡觉、过着植物般的生活的人,或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也可以算是幸福的了。[4]”幸福在论述中被亚里士多德划归为一种活动,是对德性品质的践行过程,其目的是实现它自身。

最后,“一个人如果有了明智的德性,他就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5]”因而真正友爱的建立往往发生在明智的人身上,智慧是属神的德性,明智则独属于人,人与神不同,人只能无限地接近于神,而不能成为神,因此人只能不断地追求善与美而永远无法达到它的终极,也永远无法成为德性本身。这也意味着人无法永远不朽,但可以通过对不朽的智的追求,留下不朽的知,明智之人將一直行进在通往智慧的动态跋涉中。

(三)体悟众生——心生万物的广博世界观

友爱的提出是亚里士多德试图从人的自我本身破除爱己与爱人间的厚重壁垒,探寻能够消解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矛盾的尝试。其理论中关于爱己与爱人的关系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有德性的好人将他人看作另一个自己,因而推己及人,像希望自身好一样地希望他人好。人的灵魂由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组成,不同部分间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这样的人同他自身之间的关系与人与人间的关系是无甚差别的,“一个人对邻人的友善,以及我们用来规定友爱的那些特征,似乎都产生于他对他自身的关系”[6]。好的友爱和好人一样都趋近于理性掌控欲望的“一”,二者在本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这样的情感在相处时时有表现,朋友间的感情有时就像人们对于自己的感情,我们在关心或担忧一个朋友时,这种感情甚至比我们对于自身的关心更强烈。

其二,将人自身当作目的而不是达成其他目的的手段。“木必有根,水必有源,友爱之根源,其何在耶?曰:爱人基于爱己,友爱者,爱人之事也,故友爱之根源,盖在爱己”[7]。我们一般语境下的“自爱者”更多含有贬义,用来指代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的极端利己主义者,亚里士多德评价他们没有分清自爱者应该追求的是什么,一个人理性的部分比其他任何部分都更是他自身,因此真正自爱的人应该是沉迷于自身理性的,而不是金钱、地位等外在的肉体的享乐。为自爱者所追求的必是能使他们高尚的,如美和善,他们愿意为了获得高尚的德性而为朋友、国家做事情,将自身的高贵当作最终的目的。他所要求的好的友爱只是人人都爱别人如同爱自己一般,而不是要求极端的个人牺牲精神(尽管有时会面临这样的境况,高尚者也往往会选择牺牲自己),友爱的实现并不是通过对自我的贬低或否定,而是以平等互惠的公平态度相互关爱,相互帮助。

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与他人和解的人际关系会使公民拥有平和慈善的心态,对德性友爱的追求给予了作为社会人的“相对的自我”以安全感,社会的团结稳定与公平正义需要善的维护,而追求友爱的人们恰好能够提供。对认同了自我生命价值的人来讲,“就会认识到自己对所生活的共同体应该承担的责任,认识到公共利益的实现才是保障个人权利的真实途径,由此产生合作的动机与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共同面对公共事务,谋求共同的善”[8]。也在此过程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体悟更为高尚的生命意义。

二、友爱论的生命价值教育启示

(一)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亞里士多德的生死观念有着平等而厚重的教育意蕴。生命价值教育的第一维度就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生与死是人注定要面对的自然规律和客观事实,即人在时间长河中向前迈进的每一步,都是在迈向死亡。“‘此在是以‘有死者的身份存在,并受外物制约”[9]。

首先,友爱论指出了人有注定死的命运。“人要真正像人一样生活,首先必须承认自己的基点——生命的存在这一大前提,并把立脚点放在这里。[10]”死是生的镜像,明白了死亡所具有的意义,站在“死”回望“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其短暂又不可复制的特性,这也正是“向死而生、因死而在”的内涵所在。当今社会,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是生命教育的第一步。

其次,友爱论对象的广泛性及其对德性的高度关注体现了较为平等的生命观。友爱是具有适度特质的,选择或包含着选择的人际交往关系,既不乖戾也不谄媚,这也正是面对他人的正确态度。生命的平等与金钱或地位等无关而仅是生命本身,个人所具备的德性是抛却外物后的唯一衡量标准,无论在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抑或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层面,众生平等的观念始终是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崇敬之意

亚里士多德指向实践的知识观具有生动而深沉的教育内涵。生命价值教育的第二维度是其对生命的崇敬,理解生命的存在本质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心理基础,完备且客观的知识结构会促进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进一步明晰,使其拥有立体多元的完整体悟。

首先,对友爱的渴求培养了钦慕明智的知识观。人不能独自存活于世,失去了友爱的人世间就如同荒漠,没有人能在荒漠中寻到自我的身份。友爱是人与自我和世界产生联系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存续本能促使其渴望得到真正的友爱,也甘愿不断充实自我以提高友爱的质量。

其次,明智的动态属性指向了知识严谨的实践求真过程。在对良好个人素养的追求中,人们会自发自觉地进行各方面的学习,诸德性中最美善的智的思辨性会使其心态平和,乐于独立思考,在庞大的信息数据洪流及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自我,不轻易为舆情所裹挟,学习带来的眼界与个体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了对自我身份的正确认知,使其在追求德性的过程中会不断对自我进行反思,改正属于恶的部分思想与行为习惯,不断提升自我生命的质量。

(三)生命价值教育应体现出对生命的憧憬之魂

亚里士多德视人若己、心怀众生的广博世界观体现了宏大且高远的生命教育境界,生命价值教育的第三维度便是其对生命的憧憬。“在时间上,以世界史的观点,在空间上,以全人类的视野,来思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探寻人类的共同的精神之路,我认为,‘生命就可以作为全人类的共同的视野。[11]”

首先,友爱与他者一致、将人视作最终目的的价值观念强调了“生”之作为人的最高尊严。以人为本便是以“生”为本,重视他者的尊严与主体性就是尊重生命之根本。脆弱与平等是所有生命的特质,人们认同自身的价值与德性,并将他人和自己一样看待,同样认同他人的价值与德性,进而树立起“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

其次,友爱突出了个体生命之于社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生命的重要价值所在。作为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人必须依托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同样是实现人的完善,其实现必须有每个社会公民的努力,两者间的关系是共同进步、相辅相成的。正如亨廷顿所说,“只有当人们认为自己同属一国时,国家才会存在”。将社会公德融入人们生命价值序列中,才能够挣脱刻板知识对思想的桎梏,跳脱于物欲肉体需求之外审视生命意义究竟何以实现,进而养成社会属己的广博世界观。

三、回归精神——且为无益之事

“每个社会都设法建设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会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在公共精神遗失,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意义系统是什么呢?人们所理解的生命价值是什么?

人对无益之事的追逐也正是其区别于动物之处,对自由与开放环境的向往和对无限与高尚精神的憧憬打破了本能的奴役,精神的追求升华了自然的天性。平等的生死观使人敬畏生命,理性的知识观使人崇敬生命,广博的世界观使人憧憬生命,这无一不是友爱理论的精神之火想要给予人们的不竭动力。富足的精神世界能够培养出健全的体格与完满的身心,能够培养出创新的思维与坚强的意志,同样能够培养出以歌回应世界苦痛之吻的乐观灵魂。

生命不单是蝇营狗苟地活着,同样酝酿着高尚,越是天赶地催就越要沉下心来回望过去,回望那个不曾被生活催促的时代。在这个道德被人高举过头顶,又低踩至脚下的社会里,汲取亚里士多德友爱理论中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或许能进一步丰富生命价值教育的内涵,为回答“为何而生”的疑问提供灵感,从而帮助人们挣脱失落精神的谷底,重新奏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绝唱。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2]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19.

[4]严群.亚里士多德及其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张宇,刘伟忠.公民身份认同政策协商对话中的社会粘合基础[J].贵州社会科学,2014(8).

[6]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日]池田大作.池田大作选集[M].卞立强,编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8][日]池田大作.佛法·西与东[M].王健,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11][英]罗素.罗素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同一个笑话讲三遍
都精神
拿出精神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