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运用区域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区域场地标准

2020-09-09骆小奎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体育与健康

骆小奎

摘  要: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场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运动水平的必要条件,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服务中心要认识到运用区域资源打造特色体育场地的意义,提出合理的开发策略,为学校特色区域场地的开发和运用提供良好的依据。因此本文针对上述内容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区域资源  特色区域  体育与健康  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b)-0132-03

Abstract: The teaching goal of education and health discipline is to train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and ensure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Sports venues are the basis for carrying out sports activities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students' sports level,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service center should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using regional resources to create regional resources to create characteristic sports venue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provide a good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venues.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bove content.

Key Words: Regional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area; Sports and health; Sports consciousness

新课改明确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学要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丰富体育场地的建设形式,提高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质量,利用特色区域场地调动学生主动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1  合理运用区域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区域场地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应加大对体育区域开发的投资力度,打造学校特色区域场地来推动我国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发展。

首先,特色区域场地能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体育与健康教学能锻炼学生体魄、教授学生体育知识、增强学生竞技意识,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功能。但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体育场地的限制,体育与健康主要以竞技教学为主,没有发挥出其他功能。特色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创新能拓展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其次,开发特色区域场地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体育场地和材料的开发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以往的教学中,体育场地和材料有限,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开发场地和材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改变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

2  体育与健康学科体育场地的开发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学校体育场地的规模逐渐扩大,体育器材也越来越丰富,但体育场地的运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丰富的教学器材和体育场地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激发学生主动体育的意识,但有许多学校教学器材和场地不足,影响了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部分学校由于缺乏维修和保养的意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其次,有些教师缺乏教学创新的意识,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和人教学模式,没有教授学生必要的体育常识和锻炼方法,导致体育教学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体育意识的发展。而且有些体育教学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和体育场地、器材不一致,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  合理运用区域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区域场地的策略

3.1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体育场地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场地小、材料少的问题,给体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师要贯彻新课改的要求,锻炼学生体育技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因此,体育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科学规划科学体育场地,发挥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首先,教师要提高场地改革和创新的意识,场地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因此,教师要促进场地资源的开发和创新,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整洁的活动场地,提高体育场地的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安全性、共享性、实效性、经济型等原则,例如在小场地完成基础的、对场地要求较低的体育项目,如立定跳远、25m往返跑等,还要考虑到教学时阳光、风向、环境等外界因素。最后,在开发特色区域场地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趣味圖案和活动来吸引学生体育兴趣,活跃体育课堂的氛围,如美化体育器材、分散做准备活动等,结合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身体情况合理运用场地资源。

3.2 加大体育资金投入,完善改造体育场地

好的教学环境会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传统教学下的体育课堂,很多学校忽略了体育教学场地,认为只要能锻炼的地方就可以作为体育场地,这是一个硬性的错误认知。没有一个良好的体育场地,进而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很多的活动都会被束缚,限制发展。加之体育教材的缺乏,体育课渐渐变得不受学生欢迎,进而不重视体育锻炼。

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要加大体育场地和材料的资金投入,建设良好的体育环境,利用自主投资、社会赞助、政策支持等方式改善学校的场地条件,有计划的扩大体育场地、增加体育设施,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在增设体育场地和设施的过程中,学校要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需求,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建设出特色的区域场地。另外,学校还要重视体育场地和设施的维修和养护,以保证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安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放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自主体育的意识。

3.3 整合体育场地资源,开发利用特色资源

部分学校存在场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借助附近的社区体育场地,社会体育场地的运用和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运用时间不冲突,学校可以借此机会增加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体育资源,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次,学校周围也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因地制宜的开发体育场地资源,选择空气清新、环境良好的场所开展教学活动,采用自然教学资源和传统教学资源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例如学校附近有山路、高山等,教师可以开展越野跑的教学活动;在一些沙坑开展实心球、标枪、铁饼等体育活动锻炼学生投掷能力;结合草地、植物、建筑物等资源开展野外拓展训练,丰富学生的地理认识,锻炼学生的耐力;还可以利用台阶锻炼学生下肢力量,利用标志类的建筑作为排球、篮球、足球传球时的标志物等,灵活运用自然资源开发特色区域场地,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3.4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激发教师创新意识

新课改中提到了中小学要积极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能力,敢于创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能力的高低对体育场地的运用和教学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开发和建设特色体育区域场地的过程中,学校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使教师积极投入到体育项目创新、体育场地运用的教研活动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将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变得多元化,教师要充分运用体育场地,加之设计一些既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小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让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进一步朝着新课改中的高质量课堂前进。还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增强体育教师开发和创新场地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双师型体育教师队伍,以此来适应新课改对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体育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重新审视当代体育教学中的不足。而正是认识到了这些不足,才能进一步去深化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场地,建设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场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开发特色区域场地资源能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条件,有利于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发体育场地资源,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资源,并且开发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学校要加大对体育场地的资金投资,重视教师体育专业素养的提高,打造特色的体育区域场地,发挥体育场地的作用,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仕良.中学体育教学因地制宜使用场地器材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J].学周刊,2020(2):137-138.

[2] 佚名.健康第一——区域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9(21):6.

[3] 李腾.小学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36-37,40.

[4] 侯光辉.我国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J].体育师友,2015(1):74-75.

[5] 武杭,李凤华.学校体育环境及其与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81-83.

[6] 谢军.基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学校体育工作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8):124-129.

[7] 雷雯,魏德樣,雷福民.中国体育场地类型的发展特征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5):27-33.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体育与健康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贯彻的研究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新课改下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实践探究
学校体育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系
芮城县实验中学学生体育知识水平与体育意识的调查研究
商水县高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