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商务战略剖面和组织重构能力关系的研究:究竟是抑制还是促进?

2020-09-09池毛毛王伟军卢新元

管理工程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商务剖面重构

池毛毛,王伟军,卢新元,李 浩

数字商务战略剖面和组织重构能力关系的研究:究竟是抑制还是促进?

池毛毛1,王伟军2,卢新元1,李 浩1

1.华中师范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云大物移(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和应用,如何利用这些新兴数字技术来对企业现有运作能力进行重构并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兴数字技术是否以及如何提升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这两类组织重构能力还存在争议。本文借鉴数字商务战略概念,将其分为技术冗余,商务冗余和匹配的三个剖面,基于组织冗余和IT-业务战略匹配的竞争性观点,提出在动荡环境干扰的情况下,数字化战略剖面影响组织重构能力的两组竞争性假设。通过对172家企业的数据分析,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分析方法(SUR)对两组竞争性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论基本支持了组织冗余理论的主流观点,同时也界定了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逻辑的理论边界,对我国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制定有效的数字商务战略,进而实现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数字商务战略;组织重构能力;动态能力;即兴能力

0 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在业内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许多传统企业都受到了这些技术的冲击①http://money.163.com/14/1023/09/A97V980E00255498.html。当今企业所面临的情景已经与几十年前有所不同,许多平台型企业近5-7年所经历的动荡性已经超过过去传统企业30-40年以上的经历[1]。在不确定性和动荡性日益增加的市场环境中,我国传统企业如何利用新兴数字化技术对企业现有运作能力进行重构进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已经成为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组织重构能力是运作管理的重要概念,现有文献认为重构能力(Reconfiguration capabilities)是为了应对动荡的外部市场环境,企业对现有运作能力进行重组和再造,主要包括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两个维度[2-5]。其中,基于企业资源观,动态能力被认为是组织重构现有运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动荡环境的特定能力②有文献认为敏捷能力是动态能力在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高阳,王铁骊,2007)。[6,7]。即兴能力则是组织自发地重构现有资源和能力以构建新的运作能力来应对紧急的、不可预测的和全新的环境[2, 8]。然而,目前运作管理学者主要关注这种重构能力的作用机制,对其形成机制(尤其是即兴能力)讨论还不足[9]。

信息系统学者认为信息技术(包括新兴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形成这种重构能力[2,10,11]。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的利用本身,例如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各种相关信息系统(包括项目和资源管理系统,组织记忆系统和合作工作系统)的有效利用[2,12]。文献缺乏考虑新兴数字技术和内部业务战略之间的匹配对于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机理。虽然IT-业务战略匹配文献考虑了其对组织敏捷的作用[13],但仍缺乏对新兴数字技术的讨论,而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14]。例如,基于资源利用的角度,文献认为IT与业务战略的匹配使得IT被嵌入关键的业务流程中,这种组织流程的嵌入有利于组织在突发变化时做出快速反应[15]。然而,IT和业务战略匹配需要的是长时间的资源契合,因而组织需在长时间内坚持其发展方向,并对关键资源进行定向开发和探索。这个过程将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企业难以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快速反应[13]。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企业中信息技术(特别是新兴数字化技术)和业务战略的部署战略对于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数字商务战略概念(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16,17],即强调利用数字化资源来制定和执行组织战略,进而创造差异化商业价值。本研究进一步将数字商务战略分为三个剖面(Profiles),包括技术冗余剖面,即有充足的数字技术支持现有业务战略;商务冗余剖面,即缺乏数字化技术支持现有战略;以及匹配剖面,即数字化技术基本支持现有业务战略。基于组织冗余和IT-业务战略匹配的竞争性观点,本研究提出在动荡环境干扰情况下的三个数字化战略剖面对组织重构能力的竞争性假设,即本文试图回答如下研究问题:数字商务战略究竟是抑制还是促进组织重构能力?通过对172家企业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分析方法(SUR)对两组竞争性假设(H1 V.S. H2和H3 V.S. H4)进行了检验,进一步解释了组织重构能力的产生基础和条件。

本文的研究贡献体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先前研究主要基于动态能力(例如组织敏捷)的考虑[10,13,18],关于即兴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2,8,19]。随着环境动荡性程度的增大,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需要考虑即兴能力对于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同时研究两种重构能力(包括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的产生前提,进一步探索了这两种重构能力的重要前因。其次,基于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的相关文献,本研究提出数字商务战略的三个剖面(即商务冗余,技术冗余和匹配)的概念,进一步补充了IT-业务战略和数字商务战略的相关研究。最后,针对竞争性假设的分析和讨论,本文基本支持了组织冗余理论,进一步界定了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逻辑的理论边界。在低动荡环境下,商务冗余和技术冗余对于即兴能力是正向作用;在高动荡环境下,商务冗余对于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是负向作用。

1 文献回顾和假设发展

1.1 文献回顾

先前文献提出为应对动荡的外部环境,企业需要培养并构建包括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在内的组织重构能力。其中,动态能力适用于可以预测的“波浪(Waves)”环境,而即兴能力应用于难以预知的“风暴(Storms)”环境[2]。重构能力被广泛认为是一阶组织能力,它们可以变革并改造零阶组织能力,又被称为组织普通运作能力(包括顾客关系管理,电子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零阶组织能力主要通过对现有资源和技能利用来提高组织效率和效果[2,19,20]。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例如ERP系统,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等)在企业的不断深化应用,一些文献发现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将会增加组织的敏捷或动态能力[10,21-25]。例如,研究发现三种适配(数据-工具,人-工具,任务-工具)能够正向调节数据分析的使用程度对市场利用敏捷和运作调整敏捷的关系[21]。Lee等也发现了IT双元性(包括IT利用和IT探索能力)会通过运作双元性进一步正向影响组织敏捷[10]。Chakravarty等则发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对组织敏捷的使能作用(Enabling Role)[23]。因此,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企业迅速掌握并利用外部市场信息,以此重新构造组织的原有运作能力,进而形成诸如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新型组织能力[25,26]。

虽然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对外部信息识别和挖掘快速形成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进而对现有组织运作能力等进行改进[25]。但有文献认为IT技术本身可能对于组织重构能力(例如动态能力)的形成没有作用,Ghasemaghaei等就发现了数据分析的使用程度对于组织敏捷没有显著正向关系,并认为需要考虑工具与企业数据、员工和任务的匹配度。也有文献探索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匹配对于组织重构能力(动态能力和敏捷能力)的影响[13]。例如,Tallon和Pinsonneault就认为IT-业务战略匹配会正向影响组织的敏捷性,该观点主要基于组织知识和资源利用的逻辑[13]。首先,从组织知识利用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匹配能够使得组织更好的收集内外部环境信息,并在其业务单位之间共享[27]。因此,在组织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利用匹配优势获得更多的有利信息。其次,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与业务的匹配使得信息技术被嵌入到关键业务流程中,这种接近组织流程的嵌入有利于组织在突发变化时进行快速反应[15]。

然而,也有文献发现IT-业务战略匹配并非总是好事,即存在“IT匹配悖论”[14,28]。这种悖论的观点认为匹配会加深组织行为的惯性和惰性,进而限制组织的行为[28,29]。IT-业务战略匹配的研究视角忽视了不匹配的情境对于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30],即充足的数字化技术支持现有业务战略(即技术冗余剖面)和缺乏数字化技术支持现有战略(即商务冗余剖面)。虽然Tallon等探索了业务流程水平上的IT富足和IT匮乏对于IT商业价值的影响,并发现了IT富足对于IT商业价值的正向作用机制[30]。Ho等也通过标准普尔500的企业数据发现了IT投资和企业绩效的“V型”关系,即IT过度投资和IT投资不足均可能给企业带来商业价值[31]。但是,目前尚缺乏文献进一步探讨IT-业务战略匹配和不匹配情境对于两种组织重构能力影响的具体适用边界。

本研究借鉴数字商务战略的概念[16],从数字商务战略的三层剖面(商务冗余剖面,技术冗余剖面和匹配剖面),结合IT-业务战略匹配和组织冗余理论[32,33]分析数字商务战略对于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这两种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机制。组织冗余被定义为组织为了维持运营所拥有的资源与实际所需要的资源的正向差额[33]。组织冗余将有益于组织在内外部环境变化时维持其正常运营,它能够使组织更好地去适应内部调整或外部政策以及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34]。本研究中的商务冗余和技术冗余即IT-业务战略匹配文献中不匹配的情境,基于组织冗余和IT-业务战略匹配的相关文献[28,35,36],本研究进一步将商务冗余剖面确认为组织的商务资源(例如组织架构/流程)大于技术资源(IT架构/流程)的情境③由于本文关注运作层上组织重构能力的形成机制,主要考虑IT-业务战略匹配中运作层匹配(例如构架和流程)(Gerow et al.,2016, 2014)。;技术冗余剖面则是组织新兴技术资源大于商务资源的情境。因此,研究数字商务战略三层剖面对于组织动态能力和组织即兴能力的影响,能够指导管理者构建这两种重要的组织重构能力,进一步发现和界定IT-业务战略匹配和组织冗余理论在组织重构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各自使用的范围和条件,也解释了“IT匹配悖论”。

1.2 假设发展

1.2.1 数字商务战略和组织重构能力

通过数字商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企业能够将相关数字资源(例如大数据技术等)渗入到企业生产服务的整个过程,并促进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的互联[16]。相比先前研究主要将信息技术视为一种工具,企业的数字商务战略将会提高数字技术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数字商务战略的实施将会加强企业对现有业务能力的反思和调整,进而促进全新业务流程的产生[37,38]。文献将其也视为组织重构能力形成的重要动力[2, 17]。具体来说,在组织重构能力中包括了分别适应于“波浪”和“风暴”两种不同环境的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

前人虽然认识到数字商务战略对于企业业务流程重构,数字创新和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38,39],但是还没有文献就数字商务战略和组织重构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本研究借鉴企业间IT能力剖面的做法[40],采用数字商务战略的三层剖面(商务冗余剖面,技术冗余剖面和匹配剖面)来探索其对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的作用机制。基于IT-业务战略匹配的相关文献,匹配剖面将促进数字技术有效融入业务流程,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反应,而不匹配(冗余剖面)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绩效的提升[13];而基于组织冗余理论,冗余剖面(包括商务冗余剖面和技术冗余剖面)将会形成一种数字期权,从而促进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进而有效地面对未来不确定的环境[18, 31]。因此,本文将从IT-业务战略匹配的逻辑和组织冗余理论的观点提出一组竞争性假设。

(1)基于IT-业务战略匹配的逻辑

IT-业务战略匹配的文献发现匹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运作效率和企业业绩[14, 41, 42],这种匹配包括了知识匹配(Intellectual alignment)和运作匹配(Operational alignment)两个主要维度[28, 36]。具体来说,知识匹配体现数字化技术相关知识方面的匹配度;运作匹配体现数字化运作流程上的匹配度。由于本研究强调匹配对于运作层面上的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因此主要采用运作匹配来体现匹配剖面的概念。在关于IT-业务战略匹配的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相比不匹配的企业,具有良好运作匹配的企业将会更好地将数字技术融入到业务流程中,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知识的吸收[13,28]。因此,这种匹配能够帮助企业利用数字技术来有效地重构现有业务流程,提供新的组织惯例,进而实现产品/服务创新[14, 43]。

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分别代表了组织重构能力的两个不同方面。其中,动态能力面对的是“波浪”情景下组织对现有业务流程的重构或者创新;即兴能力是在“风暴”情景下组织对于现有业务流程的重构或者创新。具有高匹配的企业将能够通过相关资源的利用和知识的吸收,有效地促进企业在不同外部环境中对现有业务流程的重构。其中,关于动态能力的研究,有学者发现大数据分析能力将会促进业务流程的动态能力,例如在业务流程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流[25]。Ghasemaghaei等则发现了数据分析的使用程度和三种适配(数据-工具,人-工具,任务-工具)将会形成市场利用敏捷和运作调整敏捷[21]。而关于即兴能力的研究,Pavlou 和El Sawy发现了相比动态能力,即兴能力更依赖于资源管理和团队合作系统,而不是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例如组织记忆系统)。通过匹配,企业能够有效利用新兴数字技术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高效的团队合作,进而有效提高处理突发情景的即兴能力[2]。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相比冗余剖面,匹配剖面对组织重构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H1a:相比冗余剖面,匹配剖面对组织动态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H1b:相比冗余剖面,匹配剖面对组织即兴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2)基于组织冗余理论的观点

组织冗余理论认为组织的冗余资源能够帮助企业灵活地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并挖掘相关机会[44,45]。在信息系统的相关研究中,数字技术等冗余资源都被视为是一种数字化期权,并会形成伙伴、顾客和运作敏捷[18]。Tiwana等则认为平台构架可以嵌入实物期权中进而促进平台的演化[46],并进一步发现了IT富足作为一种技术资源冗余将会促进IT商业价值的实现[30]。Ho等则进一步发现IT投资不足也可以实现商务价值,这是由于企业实现了在信息技术外的其他商务资源上的冗余[47]。因此,基于组织冗余视角,相比匹配剖面,冗余剖面将更有利于企业利用额外资源对现有组织业务流程进行更新或重构。

冗余对于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能够有效的利用相关冗余资源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例如,Sambamurthy等就认为企业的数字化资源作为一种数字化期权,能够帮助企业增强伙伴、顾客和运作敏捷并提升利用创新机会的能力[18]。另一方面,企业在商务资源上的冗余也能帮助企业发挥其自身非信息技术上的优势并保持持续的竞争力[31]。因此,本研究提出相对于H1的竞争性假设。

H2:相比匹配剖面,冗余剖面对组织重构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H2a:相比匹配剖面,冗余剖面对组织动态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H2b:相比匹配剖面,冗余剖面对组织即兴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1.2.2 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数字商务战略对于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将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先前研究认为外部环境将会影响到管理决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13]。这种不确定的外部市场将促进企业调整其数字商务战略以实现企业内部战略和外部市场信息的匹配,从而促进组织快速应对市场变化[13]。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中,面对诸多不确定性,企业如果能相对于竞争者更快反应和进行应对将会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48]。数字商务战略将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快速形成企业敏捷。例如,Tallon 和Pinsonneault发现在业务流程中的IT-业务战略匹配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利用相关资源,吸收关键知识,从而促进企业敏捷[13]。基于IT-业务战略匹配的逻辑,在高度动荡环境下,相比冗余剖面,匹配剖面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相关资源形成组织重构能力。然而冗余剖面则被认为在动荡环境中会引起浪费,因为组织惰性和路径依赖的存在,管理者在不确定环境下更愿意利用现有资源和可靠经验,而不是通过利用冗余资源进行创新和变革[13, 49]。因此,本文基于IT-业务战略匹配的逻辑,提出如下假设。

H3:在高动荡环境下,匹配剖面(相比冗余剖面)将利于组织重构能力的形成。

H3a:在高动荡环境下,匹配剖面(相比冗余剖面)将利于组织动态能力的形成。

H3b:在高动荡环境下,匹配剖面(相比冗余剖面)将利于组织即兴能力的形成。

基于组织冗余理论,企业的信息技术冗余和商务资源冗余将会形成一种期权[18]。在不确定和高风险的环境下,企业利用冗余资源将能够有效地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并保持组织足够的柔性或敏捷。这种柔性将会有利于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构或创新。而在动荡环境下,匹配则更容易出现“刚性陷阱”,即强化组织的惯性并限制组织的视野[13,28]。例如,匹配需要长时间的资源契合,企业在长时间内需要坚持其发展方向,对关键资源定向开发和探索,而这将降低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得企业难以进行快速反应,从而制约组织的重构能力形成[13, 50]。因此,本研究提出相对于H3的竞争性假设。

H4:在高动荡环境下,冗余剖面(相比匹配剖面)将利于组织重构能力的形成。

H4a:在高动荡环境下,冗余剖面(相比匹配剖面)将利于组织动态能力的形成。

H4b:在高动荡环境下,冗余剖面(相比匹配剖面)将利于组织即兴能力的形成。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采用企业实地调研和问卷填写的方法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部分客观数据则采集自Oriana亚太企业分析库和《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樊纲等主编)。Oriana亚太企业分析库中收集的数据主要为企业基本属性(例如企业所有权,行业类型等),《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收集的数据主要为本研究调查年份前三年(含当年)中国分省市场化指数数据。实地调研主要集中在沃尔玛(中国),神龙汽车集团,麦克维尔空调制冷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信息技术部门、商务部门的负责人或高层经理,此阶段将调查人员分成3个小组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实地调研,每家企业访谈时间平均60-120分钟左右。根据实地调研的结果,通过与受访者沟通,修正了问卷中部分题项,删减部分测量效果不佳的题项,最终得到本研究的量表。

本次问卷调查的数据主要采用网络和面谈两种方式收集,并在当地电子商务协会、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及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向全国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随机发放问卷700 份,并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方式督促填写。我们在6个月内共回收问卷213 份,并删除41份由于问卷填写缺失或有较多相同回答的问卷,进而得到有效问卷172份。样本的基本特征见表1。本文首先对网络和面谈两种方式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题项得分和企业基本属性在这两种数据收集方式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1)。接着对前后期返回的问卷进行无响应偏差(non-response bias)检验,结果表明前后两期反馈问卷的企业在企业规模,行业类型,企业性质等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0.1)。因此,本研究中的样本不存在响应偏差。

表1 样本特征(N=172)

2.2 测量工具

量表中主要包括商务战略、数字战略、动态能力、即兴能力和环境动荡性等构念。为了保证本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构念的测量主要参考已有的国内外成熟量表,并参考企业实地调研中企业管理者的意见。由于部分题型最初是英文表述,按照翻译和回译的标准程序,由本专业2名博士生将英文翻译为中文,再由3名硕士生将翻译后的中文回译为英文。项目组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对该量表的内容和表达进行了多次讨论,最终形成调查的问卷,让被试者对各个表述的赞同程度从1到7进行打分(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

数字商务战略剖面,主要反映组织架构/流程和IT架构/流程之间的三种关系[16,36],体现了在运作层面上商务战略和数字战略的不同匹配度,包括了匹配剖面(DBS_A)(即商务战略=数字战略,记为0),商务冗余剖面(DBS_B)(即商务战略>数字战略,记为1)和技术冗余剖面(DBS_C)(即商务战略<数字战略,记为2)。本研究对该构念采用虚拟变量进行分析。

组织重构能力是为了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组织应用数字化技术后对于企业原有商务能力的重新构造能力[2]。根据前人研究,本文将组织重构能力区分为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两类,均采用反映型指标测量。

环境动荡性指的是企业所面对的行业和市场竞争环境。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13,23,51],使用产品/服务个性化高,顾客需求变化快和竞争者数量多等方面进行测量,也采用反映型指标测量。

本文的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性质、行业类型和市场化指数等。其中企业规模采用企业员工数量的定序数据来衡量:“1:100人以下;2:101-500人;3:501-1000人;4:1000人以上”;所有制则采用定类数据测量:“1-国有企业;2-民营企业;3-中外合资企业;4-外商独资企业”;行业类型采用定类数据测量,具体类别见表1;市场化指数主要采用本研究调查年份前三年(含当年)中国分省市场化指数的平均值。

2.3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3 分析结果

3.1 测量信度和效度

本文采用SPSS 22.0和AMOS 18.0对本次收集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首先,本研究使用SPSS 22.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KMO统计量为0.891,并在0.001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最终共提取出4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其中,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作为组织重构能力的两个二阶构念),解释了74.11%的方差,因而本文的指标具有良好的效度。此外,所有构念的Cranbach's α系数在0.70以上,确保了本研究量表的信度。以上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构念测量和聚合效度分析

注:因子负载均在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水平;

进一步,本文使用AMOS 18.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样本数据和假设模型的拟合度好(χ2/Df=1.241,p<0.05,GFI=0.912,CFI=0.973,RMSEA=0.03),因子负载在0.70以上,均达到0.001的显著性水平,所有构念平均萃取方差(AVE)均在0.6以上,说明本研究构念拥有良好的聚合效度。另外,即兴能力和动态能力的相关系数达到0.849,也说明了将其视为重构能力二阶构念的合理性。经过对这些构念的效度和信度的检验,本文计算每个构念的因子得分,将该得分作为下一步进行似不相关回归分析的基础。构念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和相关指标如表2和表3所示。

表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

注:DC:动态能力;IC:即兴能力;DBS:数字商务战略;ET:环境动荡性;MKT:市场化指数;AREA:地域;FS:企业规模;FO:企业性质;IND:行业类型;*p<0.05,**p<0.01,***p<0.001

3.2 假设检验

根据研究假设,我们将检验如下计量模型:

式(1)、(2)中:DBS_B为商务冗余剖面;DBS_C为技术冗余剖面;ET为环境动荡性;FS为企业规模;Owner为企业性质;Industry为行业类型;MRKT这市场化指数;由于两个模型均加入截距项,DBS_A作为匹配剖面不在模型中出现。

由于同一企业DC和IC的扰动项存在相关,可能会影响对DC和IC的回归(例如同一企业的文化特征会同时影响DC和IC),而且我们通过表3的相关分析发现DC和IC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因此,本研究采用似不相关回归分析(SUR)进行模型估计,具体软件为Stata 13.0 MP。另外,为了避免进行交互效应分析可能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风险,本文在构造交互效应时,对相关变量进行了中心化处理。SUR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4所示。

本文假设检验的过程如下。首先,在模型1中纳入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所有权,行业类型和市场化指数。其次,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纳入数字商务战略的三类剖面(匹配剖面作为对照组)和环境动荡性,我们发现相比匹配剖面,商务冗余剖面对动态能力(β=-0.605;p<0.001)和即兴能力(β=-0.478;p<0.001)产生显著负向作用。环境动荡性对动态能力(β=0.312;p<0.001)和即兴能力(β=0.227;p<0.001)产生显著正向作用。最后,模型3在模型2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交互项ET*DSB_B和ET*DSB_C,我们发现相比模型2,模型的R方得到了显著提升(F(ΔR2)均在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我们选择模型3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模型的检验,我们发现相比匹配剖面,商务冗余剖面(β=2.901;p<0.001)和技术冗余剖面(β=1.987;p<0.05)对即兴能力产生显著正向作用,而商务冗余型和技术冗余型对动态能力不存在显著关系。因此,H2得到了部分证明,即支持了组织冗余理论。另外,我们发现外部环境越动荡,相比DSB_A,DSB_B对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显著负向作用,而DSB_C仅对即兴能力存在显著负向作用。因此,H3 得到了部分支持,即支持了IT-业务战略匹配研究的主要结论。

表4 似不相关回归结果(N=172)

注:括号内数值为采用异方差调整后的标准误计算的t值;*p<0.05,**p<0.01,***p<0.001;YES为该变量作为虚拟变量纳入模型分析。

图1 DSB_B对动态能力的平均边际影响

Figure 1 Average marginal effects of DSB_B on dynamic capabilities

图2 DSB_B对即兴能力的平均边际影响

Figure 2 Average marginal effects of DSB_B on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ies

图3 DSB_C对即兴能力的平均边际影响

Figure 3 Average marginal effects of DSB_C on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ies

进一步,我们采用平均边际效应图分析三种交互效应(90%置信区间水平),如图1—3所示。我们发现(1)当环境高度动荡时,相比DSB_A,DSB_B对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显著负向作用,见图1和图2。因此,IT-业务战略匹配的观点得到支持。(2)在低动荡环境下,相比DSB_A,DSB_B和DSB_C对于即兴能力是正向作用,见图2和图3。因此,组织冗余理论得到了验证。据此,本文得到了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的理论边界。

3.3 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

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从模型设定和替换变量等方面,分别重新做了检验。首先,作为SUR模型的对照,本文采用OLS对模型3 重新进行估计,并在表5 中的模型4和模型5报告了结果。可以看出,SUR估计得出结果与OLS估计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其次,将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合并为一个组织重构能力进行重新估计,见表5中的模型6,可以发现整体系数估计及其符号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综上,本部分的补充分析进一步表明所得结论的可靠性。

表5 稳健性检验

注:本表省略了常数项和控制变量系数;采用异方差调整后的标准误计算的t值;*p<0.05,**p<0.01,***p<0.001。

针对本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因果互逆性的内生性问题,即组织重构能力的变化会影响数字商务战略剖面(本部分采用定序变量测量)。本研究采用两阶段Heckman检验对可能存在的因果互逆性进行检验[55]。具体过程如下:(1)分析数字商务战略剖面和组织重构能力的回归系数和R方(模型7);(2)进行两阶段Heckman检验。首先将数字商务战略按照中位数分组,大于中位数设为1,小于中位数设为0,并使用Probit模型计算组织重构能力对数字商务战略剖面的回归系数(模型8)。数据结果表明,组织重构能力对数字商务战略剖面均有显著性正向影响(p<0.05),因此存在因果互逆的风险。(3)接着,本文进一步计算逆米尔斯比率(Inverse Mills Ratio),将该比率与数字商务战略剖面一同纳入回归模型(模型9)。最后,我们发现与模型7相比,模型9的数字商务战略剖面的回归系数均未发生显著改变。因此,本文的回归结果依旧是稳健的。

山顶开阔,但极冷。范青青站在山顶迎着冷风,把双手握成喇叭状逆着风喊:“田铭,田铭。”像呼唤一个在远方不回家的人。

4 讨论

本研究基于数字商务战略相关文献,并从数字商务战略的三层剖面(商务冗余剖面,技术冗余剖面和匹配剖面)分析数字商务战略对于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两种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机制。基于组织冗余和IT-业务战略匹配的竞争性观点,提出并验证了在动荡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三个数字化战略剖面对组织重构能力的两组竞争性假设。其中,H2和H3得到了部分支持。研究结论基本支持了组织冗余理论的主流观点,进一步界定了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逻辑的理论边界。具体而言,本研究所得的研究结论和启示如下。

4.1 研究结论

第一,数字商务战略对于组织重构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似不相关回归的全模型结果(模型3)中,我们发现了相比匹配剖面,冗余剖面(包括技术和商务冗余剖面)均对即兴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于动态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显著。因此,H2得到了部分支持(H2b)。当前还缺乏实证研究对数字商务战略和组织重构能力之间关系的论证,对于数字商务战略还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本研究通过数字商务战略的三层剖面,实证检验了数字商务战略中的冗余剖面(技术和商务冗余剖面)对于组织重构能力中即兴能力的显著正向作用。虽然先前文献认识到了组织资源冗余将会通过数字期权正向影响组织重构能力或企业绩效。例如,Sambamurthy 等人提出数字期权会促进伙伴、顾客和运作敏捷的理论框架[18]。Tiwana等人则从实物期权的视角,分析了平台技术构架对于平台演化的影响机制[46]。但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于技术冗余[2, 30, 31],并没有对组织重构能力中的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进行区分研究[2, 8]。

本研究主要发现除了技术冗余剖面,商务冗余剖面也对于组织重构能力中的即兴能力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基本支持了组织冗余理论的主流结论。这就说明了即兴能力的提升存在两种路径,即组织可以通过投资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投资除数字资源外的商务资源来增加企业的即兴能力。这与Ho等人发现的IT投资与商务价值的“V”型关系一致[47]。我们发现冗余剖面对于动态能力的影响不显著(H2a),可能是因为相比即兴能力,企业更习惯采用先前范式或惯例来培养相对平稳环境下所需的动态能力,而不需要调动冗余资源,进而可能会增加不确定风险。

第二,在考虑外部环境的干扰后(模型3),我们发现在高动荡环境中,相比匹配剖面,商务冗余剖面对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存在显著负向作用;技术冗余剖面对即兴能力存在显著负向作用,而对动态能力的负向作用不显著。因此,H3得到了部分支持,即相比冗余剖面,匹配剖面在高动荡环境下将对组织重构能力的提升具有正向显著作用。该结论给出了匹配剖面对组织重构能力(特别是即兴能力)的作用条件,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匹配悖论”。类似的,Lee等也发现了IT双元性在高动荡环境下更加利于组织运作双元的形成[10]。

该发现也进一步解释了模型2的结果,纳入环境动荡性后,商务冗余剖面对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的显著负向作用。在模型3中,通过交互项的纳入,发现了冗余剖面对于组织重构能力的影响可能会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该发现也进一步界定了冗余理论的作用边界,即冗余剖面,特别是商务冗余剖面在动荡环境中不利于被积极使用。该结论也与基于组织惰性和路径依赖的发现一致,即企业管理者在不确定环境下会倾向于现有资源和知识的利用[13, 49]。

最后,通过补充的平均边际效应分析后,我们发现了冗余剖面和匹配剖面对于两种组织重构能力的具体影响机制,进一步确定了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的应用边界。具体来说,在高度动荡的环境下,相比匹配剖面,商务冗余剖面对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有显著负向作用。因此,IT-业务战略匹配的观点得到支持,进而确定了IT-业务战略匹配理论的应用边界。我们给出的解释是在高度动荡环境下,由于存在组织惰性和路径依赖效应,管理者更愿意通过现有的惯例或经验对现有业务流程等进行重构。相对应的,在较低动荡的环境下,相比匹配剖面,冗余剖面对于即兴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而得到了组织冗余理论的应用边界。对于该发现,我们的解释是在低动荡环境下,企业会尝试采用技术冗余和商务冗余来对组织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重构以应对将来不确定、高风险的外部环境。

4.2 实践启示

首先,随着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不断普及和深入应用,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数字商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进而促进组织重构能力的提升。而这就需要企业高层对商务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进行有效协调,并认识到新兴数字技术在商务战略中的日益重要地位,加快企业数字商务战略的制定,并保障其在企业业务流程上的顺利实施。

其次,数字商务战略对于组织重构能力的作用效果还与企业外部环境动荡程度相关。在高度动荡环境中,数字商务战略的匹配剖面相比冗余剖面更能带来组织重构能力;在低动荡环境中,数字商务战略的冗余剖面相比匹配剖面更能提升组织重构能力。因此,针对两类不同剖面的适用情景,企业管理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外部环境类型,选取合适的数字商务战略来提升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以实现对于现有业务流程的有效重构。

最后,企业在数字商务战略的剖面选择和实施中还应结合企业自身内部的运营情况。例如,技术冗余和商务冗余的选择就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自身优势的分析[31]。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新兴数字技术无关,企业也是可以考虑充分投资和利用现有的其他竞争力。而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新兴数字技术息息相关,企业则可以在制定数字商务战略时,增加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的预算。

4.3 局限与研究展望

本研究从数字商务战略的三层剖面(商务冗余剖面,技术冗余剖面和匹配剖面)分析数字商务战略对于两种组织重构能力的具体影响机制。研究结论基本支持了组织冗余理论的主流观点,也界定了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逻辑的理论边界,对我国企业管理者如何有效制定数字商务战略,进而实现动态能力和即兴能力的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在此基础上对于组织冗余理论和IT-业务战略匹配文献进行了一定的丰富,并得到了一些对我国企业数字商务战略管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首先,数字商务战略还是属于比较新的概念,业内也未形成统一,本文是从三个剖面进行实证探讨,将来可以根据企业的实践进一步对该构念进行丰富和完善。其次,本文重点讨论了数字商务战略对于两种重构能力的关系,将来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它们与企业竞争绩效的关系,并通过收集相关财务数据来分析数字商务战略和组织重构能力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

[1] Tiwana A. Platform Ecosystems: Aligning Architecture, Governance, and Strategy [M]. Elsevier Inc. 2014.

[2] Pavlou P A, El Sawy O A. The “Third Hand”: IT-Enabl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ce Through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ies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0, 21(3): 443-471.

[3] 李彬, 王凤彬, 秦宇. 动态能力如何影响组织操作常规?——一项双案例比较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3(8): 136-153.

Li B, Wang F B, Qin Y. How does the Dynamic Ability Impact on the Convention of Organization’s Operation? - A Comparative Double-case Study [J]. Management World, 2013(8): 136-153.

[4] 刘丝雨, 吴志岩, 许庆瑞. 基于绩效反馈机制的组织能力重构研究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 36(11): 2853-2866.

Liu S Y, Wu Z Y, Xu Q R. Mechanism of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Capability Reconfiguration [J]. Systems Engineering - Theory & Practice, 2016, 36(11): 2853-2866.

[5] 胡畔, 于渤. 追赶企业的本地搜索、能力重构与创新绩效 [J]. 科研管理, 2017, 38(7): 72-80.

Hu P, Yu B. Local Search, Capability Reconfigura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Catch-up Firms [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7, 38(7): 72-80.

[6] Teece D J. Explicating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 nature and microfoundations of (sustainabl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28(13): 1319-1350.

[7] Teece D J, Pisa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18(7): 509-533.

[8] 韵江, 王文敬. 组织记忆、即兴能力与战略变革 [J]. 南开管理评论, 2015, 18(4): 36-46.

Yun J, Wang W J. Organizational Memory,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y and Strategic Change [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15, 18(4): 36-46.

[9] 王建军, 昝冬平, 陈思羽. 动态能力和社会关系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有调节的中介效用检验 [J]. 管理工程学报, 2017, 31(1): 39-49.

Wang J J, Zan D P, Chen S Y. The Influence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ocial 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oderated Mediation Effect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31(1): 39-49.

[10] Lee O-K, Sambamurthy V, Lim K H, et al. How Does IT Ambidexterity Impact Organizational Agility?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5, 26(2): 398-417.

[11] 罗仲伟, 任国良, 焦豪, 等. 动态能力、技术范式转变与创新战略——基于腾讯微信“整合”与“迭代”微创新的纵向案例分析 [J]. 管理世界, 2014(8): 152-168.

Luo Z W, Ren G L, Jiao H, et al. Dynamic Capability, Technology Paradigm Shift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 A New Longitudinal Case Study Based on Tencent WeChat "Integration" and "Iteration" [J]. Management World, 2014(8): 152-168.

[12] Pavlou P A, El Sawy O A. From IT Leveraging Competenc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6, 17(3): 198-227.

[13] Tallon P P, Pinsonneault A. Compe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Link Between Strateg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ignment And Organizational Agility: Insights From A Mediation Model [J]. MIS Quarterly, 2011, 35(2): 463-486.

[14] Coltman T, Tallon P, Sharma R, et al. Strategic IT alignment: twenty-five years on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5, 30(2): 91-100.

[15] Tallon P P. A process-oriented perspective on the align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trategy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 24(3): 227-268.

[16] Bharadwaj A, El Sawy O A, Pavlou P A, et al.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Toward A Next Generation of Insights [J]. MIS Quarterly, 2013, 37(2): 471-482.

[17] Leischnig A, Wölfl S, Ivens B, et al. From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to Market Performance: Insights into Key Concepts and Processes [A].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C], 2017.

[18] Sambamurthy V, Bharadwaj A, Grover V. Shaping agility through digital options: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ntemporary firms [J]. MIS Quarterly, 2003, 27(2): 237-263.

[19] Daniel E M, Ward J M, Franken A. A dynamic capabilities perspective of IS project portfolio management [J].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2014, 23(2): 95-111.

[20] Mishra A N, Devaraj S, Vaidyanathan G. Capability hierarchy in electronic procurement and procurement process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13, 31(6): 376-390.

[21] Ghasemaghaei M, Hassanein K, Turel O. Increasing firm agility through the use of data analytics: The role of fit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7, 101: 95-105.

[22] Liu H, Ke W, Wei K K, et al. The impact of IT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supply chain agility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3, 54(3): 1452-1462.

[23] Chakravarty A, Grewal R, Sambamurthy 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etencies, Organizational Ag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Enabling and Facilitating Roles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3, 24(4): 976-997.

[24] Lu Y, Ramamurthy K R.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Organizational Agility: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 MIS Quarterly 2011, 35(4): 931-954.

[25] Wamba S F, Gunasekaran A, Akter S, et al. Big data analytics and firm performance: Effect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7, 70: 356-365.

[26] Gupta M, George J F.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big data analytics capability [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6, 53(8): 1049–1064.

[27] Gibson C B, Birkinshaw J. The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2): 209-226.

[28] Gerow J E, Grover V, Thatcher J, et al. Looking Toward the Future of IT-Business Strategic Alignment Through the Past: A Meta-Analysis [J]. MIS Quarterly, 2014, 38(4): 1159-1185.

[29] 池毛毛, 赵晶, 李延晖,等. EB战略联盟的价值产生机制研究:电子合作能力的中介和溢出效应 [J]. 管理评论, 2017, 29(9): 229-238.

Chi M M, Zhao J, Li Y H, et al. E-business Strategic Alignment and Collaborative E-business Capability: The Mediation Test of Formal Governance [J]. Management Review, 2017, 29(9): 229-238.

[30] Tallon P P, Queiroz M, Coltman T, et al. Business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lignment: Construct Conceptualization, Empirical Illustration,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16, 17(9): 563-589.

[31] Ho J, Tian F, Wu A, et al. Seeking Value Through Deviation? Economic Impacts of IT Overinvestment and Underinvestment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7.

[32] Cyert R M, March J G.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 [M]. Prentice-Hall. 1963. 93–107.

[33] Singh J V. Performance, Slack, and Risk Taking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 Making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86, 29(3): 562-585.

[34] George G. Slack Resourc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ly Held Firm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4): 661-676.

[35] Bourgeois L J. On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1, 6(1): 29-39.

[36] Gerow J E, Grover V, Thatcher J, et al. Alignment's Nomological Network: Theory and Evaluation [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16, 53(5): 541-553.

[37] Svahn F, Mathiassen L, Lindgren R. Embracing Digital Innovation in Incumbent Firms: How Volvo Cars Managed Competing Concerns [J]. MIS Quarterly, 2017, 41(1): 239-253.

[38] Nambisan S, Lyytinen K, Majchrzak A, et al. Digit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inventi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in a Digital World [J]. MIS Quarterly, 2017, 41(1): 223-238.

[39] Leischnig A, Woelfl S, Ivens B S, When Does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Matter to Market Performanc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2016. 2016.

[40] Rai A, Pavlou P A, Im G, et al. Interfirm IT capability profiles and communications for cocrating relational value: evidence from the logistics industry [J]. MIS Quarterly, 2012, 36(1): 233-262.

[41] Luftman J, Lyytinen K, Zvi T b. Enhancing the measur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business alignment and its influence on company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17, 32(1): 26-46.

[42] 肖静华, 谢康, 冉佳森. 缺乏IT认知情境下企业如何进行IT规划——通过嵌入式行动研究实现战略匹配的过程和方法 [J]. 管理世界, 2013(6): 138-152.

Xiao J H, Xie K, Ran J S. How Enterprises without IT Made IT Plan: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the Strategic Alignment through the Embedded Action Research [J]. Management World, 2013(6): 138-152.

[43] 姚明明, 吴晓波, 石涌江, 等. 技术追赶视角下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一个多案例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4(10): 149-162.

Yao M M, Wu X B, Shi Y J, et al. The Fi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chnological Catch-up, between the Business Model Design and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trategy: A Multi-case Study [J]. Management World, 2014(10): 149-162.

[44] 李晓翔, 刘春林. 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情境研究——兼谈冗余资源的数量变化 [J]. 南开管理评论, 2011, 14(3): 4-14.

Li X X, Liu C L. A Contextual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ack and Firms’ Performance: Also on Quantitative Change of Slack [J]. Naikai Business Review, 2011, 14(3): 4-14.

[45] Voss G B, Sirdeshmukh D, Voss Z G. The Effects of Slack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threat on Product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8, 51(1): 147-164.

[46] Tiwana A, Konsynski B, Bush A A. Research Commentary—Platform Evolution: Coevolution of Platform Architecture, Governance, and Environmental Dynamics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0, 21(4): 675-687.

[47] Ho J, Tian F, Wu A, et al. Seeking Value Through Deviation? Economic Impacts of IT Overinvestment and Underinvestment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7, 28(4): 850-862.

[48] Lei C, Ravichandran T, Andrevski 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Action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10, 21(3): 543-570.

[49] 赵亚普, 张文红, 陈斯蕾. 动态环境下组织冗余对企业探索的影响研究 [J]. 科研管理, 2014, 35(2): 10-16.

Zhao Y P, Zhang W H, Chen S L.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Slack on Firm Exploration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2014, 35(2): 10-16.

[50] 张延林, 肖静华, 谢康. 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匹配研究述评 [J]. 管理评论, 2014, 26(4): 154-165.

Zhang Y L, Xiao J H, Xie K. An Overall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Alignment [J]. Management Review, 2014, 26(4): 154-165.

[51] Rosenzweig E D. A contingent view of e-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manufacturing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9, 27(6): 462-478.

[52] Podsakoff P M, MacKenzie S B, Lee J Y, et al. Common method biases in behavioral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recommended remedie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3, 88(5): 879-903.

[53] Lindell M K, Whitney D J. Accounting for common method variance in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designs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1): 114-121.

[54] Malhotra N K, Kim S S, Patil A. Common Method Variance in IS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a Reanalysis of Past Research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12): 1865-1883.

[55] Hsieh J J P A, Rai A, Xu S X. Extracting Business Value from IT: A Sensemaking Perspective of Post-Adoptive Use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1, 57(11): 2018-2039.

Competing perspectives on the link between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profiles and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capabilities

CHI Maomao1, WANG Weijun2, LU Xinyuan1, LI Hao1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Adolescen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Ministry of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With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mer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such as 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ing in Chinese enterprises, understanding how to use these emerging technologies to restructure the existing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 of enterprises and creat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for enterprise managers. However, there is currently controversy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n regards to whether and how emerg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can improve dynamic and improvisational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capabilities.

Th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concept of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and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echnical redundancy, business redundancy, and matching. Based on the competitiv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al redundancy and IT business strategy matching, it proposes that in the case of turbulent environmental interference, digital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profile influences two sets of competitive hypotheses regarding the ability of an organization to restructure. Using the data of 172 companies as a sample, the two sets of hypotheses were tested using the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SUR) analysis method.

In the first part, based on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IT business strategy matching, a matching profile will input the relevant digital resources in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of the enterprise, thereby 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and a redundant profile will cause resource waste, to a certain extent. Organization redundancy theory proposes that an organization's redundant resources can help it respond flexibly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tap into related opportunities. Redundant resources such as digital technology are considered digital options, and will drive partnerships, customer relations, and agile operations. As such, this paper proposed a set of competitive hypotheses based on IT business strategy matching and organizational redundancy theory.

In the second part, 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SUR) analysis was used for model estimation. We foun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matching profile (DSB_A), the business redundant profile (DSB_B) and the technically redundant profile (DSB_C)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y, but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dynamic capability. As a result, H2 is partially proven.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the more turbulent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DSB_B on dynamic and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ies in comparison to DSB_A; DSB_C only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y. Therefore, H3 is also partially supported.

In the third part, we used an average marginal effect plot to analyze three interaction effects. We found that: (1) When the environment is highly turbulent, DSB_B has a mor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dynamic and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ies compared to DSB_A. (2) In a low-turbulence environment; DSB_B and DSB_C have mor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ies compared to DSB_A.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support the mainstream view of organizational redundancy theory, and also define the theoretical boundary of the matching logic between organizational redundancy theory and IT-business strategy, and as such, have certain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ovide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for managers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erms of how to formulate effective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ies, and subsequently achieve dynamic and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ies.

Digital business strategy; Organizational reconfiguration capabilities; Dynamic capability; Improvisational capability

2018-03-08

2018-06-19

This research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71372174、71271099、71471073、71471074) and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CCNU18QN041)

F270

A

1004-6062(2020)04-0011-010

10.13587/j.cnki.jieem.2020.04.002

2018-03-08

2018-06-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372174、71271099、71471073、71471074);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CCNU18QN041)

池毛毛(1985—),男,福建长乐人;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管理和数字化战略。

中文编辑:杜 健;英文编辑:Boping Yan

猜你喜欢

商务剖面重构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船体剖面剪流计算中闭室搜索算法
近年来龙门山断裂GPS剖面变形与应变积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