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皇后视角的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的关系:来自我国客车行业的实证研究
2020-09-09邓新明郭雅楠龙贤义林晓真
邓新明,郭雅楠,龙贤义,林晓真
基于红皇后视角的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的关系:来自我国客车行业的实证研究
邓新明1,2,郭雅楠1,龙贤义1,林晓真1
(1.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2)
竞争中的组织总是面临着复杂的环境与战略互动,为了生存,组织往往会通过学习或探索来提升组织绩效。一旦成功,这些在竞争中取得的经验就有可能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反过来会使得其竞争对手采取行动。因此,组织的竞争者也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而这会再次引发焦点组织进一步采取新的行动。本文基于这种被称为“红皇后效应”的自我强化的进化视角,对组织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研究了组织惯性对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的调节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组织的近期竞争经验会对组织的生存产生有利影响,相反,组织远期的竞争经验则对组织生存不利;第二,组织竞争对手的竞争经验也会对组织的生存产生影响,竞争对手的近期经验不利于焦点组织生存,而远期经验则对焦点组织的生存产生有利影响;第三,组织参与的竞争组群种类越多,对组织的生存越不利;第四,组织惯性对组织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惯性越大,近期竞争经验带来的有利影响越小。
红皇后效应;竞争经验;组织生存;组织惯性;竞争组群
0 引言
在组织理论中,组织在竞争中的相互作用是最被广泛研究的内容之一[1]。一直以来,战略管理领域的学者们都在寻找合适的理论揭示竞争现象的本质。产业组织理论从产业层面对竞争态势加以描述,认为行业内的同质化企业通过制定竞争战略、采取竞争行动来获得有利的产业竞争位置[2]。Barney则从资源基础观的角度出发,强调当企业获得或创造出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替代的资源,并且其竞争对手很难模仿,那么竞争对手就会受到限制[3]。随着环境的动态变革,动态竞争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动态竞争的学者们把个别的竞争性行动/响应视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将竞争行为分为竞争性攻击行为和竞争性响应行为,为我们了解动态竞争与对抗关系中的复杂性提供了依据[4, 5]。更进一步,学者们将竞争视角转为二元关系的研究,探索企业间的多点接触对企业市场选择及绩效的影响[6]。
但是,以上理论均将竞争视为“环境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外生变量[7],而事实上,参与竞争的组织为了提高绩效,往往会进行问题搜寻与学习,进而改变竞争组织之间的力量对比。不同领域的学者也证明,历史对竞争会产生影响[8,9]。因此,Barnett将组织学习[10]和组织生态[11,12]领域的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在组织竞争过程中存在的“红皇后效应”。组织通过问题搜寻或学习使自身绩效得以提升,会增加其竞争对手所面临的竞争压力,进而便会引发竞争对手采取行动来抵抗压力。而其对手采取的行动反过来又会增加焦点组织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再次引发该组织进行探索与学习。如此循环往复,这个因果循环的共生演化系统便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一个隐藏在组织竞争进化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
根据红皇后理论,组织的竞争力决定了组织的生存,而组织的竞争力具有历史依存性,与组织过去的竞争路径与竞争经验密切相关。以往理论对于竞争力的界定往往只局限于组织的当下特征,忽视组织过去的经验积累与历史路径对组织竞争力所造成的影响。然而,就像自我强化的“军备竞赛”[13],在红皇后效应中,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引发下一个改变,这种日积月累的量变最可能会对企业的生存产生质的变化。因此,红皇后理论强调,组织过去经历的历史路径不同产生了组织之间的竞争力差异,并形成了组织目前所处的情况。现有的有关历史依存性的模型,探究了组织成立时的因素[14]及所有组织的累积失败数对组织生存机会的影响[15]。另外,组织过去的经历所产生的能力积累,对组织的持续生存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16]。而红皇后理论则从竞争者与竞争对手的角度入手,研究企业参与竞争所形成的经验对企业生存的影响。
一般而言,年龄越长、规模越大的组织往往竞争经验越丰富。但是,随着环境的变迁,极具规模的企业通常不能迅速有效地克服惯性,从而陷入“在位者魔咒”之中,意味着,长久处于某一领域的主导地位的企业,往往更容易陷入惯性而难以适应环境[9]。所以,组织惯性如何影响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的关系值得探究。
事实上,红皇后竞争是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从历史演变视角出发的动态竞争理论,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很少,主要为综述类文章[17],在实证研究方面尤其欠缺。本文从红皇后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组织参与竞争活动所积累的经验对于组织生存的影响。并且,不只局限于组织本身的竞争经验,还考察了组织竞争对手的竞争经验对于焦点组织生存的影响,并探究了企业竞争历史中,参与不同组群的竞争所累积的经验对组织生存率的影响。进一步,本文将组织惯性作为调节变量,探究了其在组织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关系之间发挥的作用。
1 相关研究评述和研究假设
1.1 红皇后竞争理论
有关红皇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Lewis Carroll在《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的描述,爱丽丝不断奔跑,却发现自己相对于周围的事物仍停留在原地,红皇后对爱丽丝答道:“在这个国度中,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使你保持在原地。”生物学家Van Valen[18]将这一概念引入生物进化过程,提出了一个自我促进的协同进化模型,Barnett[19]则将红皇后进化理论引入组织生存之中,用于解释竞争中的企业如何在这种互利共生的因果循环中生存。
红皇后竞争理论的提出基于以下基本假设:选择与学习,即,竞争会剔除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组织,同时也会促进组织学习。具体而言,组织如果在竞争中得以生存,那么会变得更加适应环境,反过来就会产生更强的竞争。这样,竞争强度的提升会使得不适应竞争的企业从竞争中被剔除,并增强生存下来的组织进行学习的压力。如此一来,竞争强度就会再度被强化。竞争中的企业便是在这样一种不断循环的自我促进环境中寻求生存。同时,红皇后竞争理论也遵循组织学习理论关于绩效期望水平(aspiration levels)与问题搜寻行为(problematic search)的基本假设,并将学习过程内生化。根据组织学习理论,当组织绩效水平低于期望水平时,组织就会展开问题搜寻以寻求解决方案,当绩效恢复到某一期望水平或是将期望水平向下调整满足当前绩效水平后,搜寻过程就会停止[5]。
我们将红皇后竞争机理归结如图1所示,把焦点企业A看成一个面临来自竞争者B的组织。如果B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A企业的绩效就很有可能受到影响,进而低于期望水平。例如,一家新开的客车生产公司可能会将市场现有的客户吸引过来,如果这种竞争力足够强,现有客车生产公司就会发现它们的绩效水平下降了,这种下降表现反过来有可能引起现有的客车生产公司为解决这一问题而做出行动,比如实行价格折扣、改进客车质量等。这个过程将会一直持续,直到焦点企业A再次达到满意的绩效水平或者降低绩效期望水平。A由于B造成绩效损失而采取行动,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A企业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对B造成了更强大的竞争压力。如果这个竞争力足够强大,便会造成B企业绩效的下降,进而引发B进行探索,直到B达到满意的绩效。这又会再次对A造成竞争压力,A便会再次设法提升自己的业务。通过这样的方式,红皇后竞争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红皇后效应强调,组织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不断破坏组织间现有均衡的力量,这种力量存在于一个持续的、不断累积的自我强化过程中[2],在长期过程中作用与组织、行业的发展。
图1 红皇后竞争机制
Figure 1 The red queen competitive mechanism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与提炼提出。
1.2 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
根据红皇后竞争理论,组织在竞争中得以生存,意味着组织在竞争中增强了自身的能力,产生了对竞争的适应性结果;但另一方面,生存下来的组织的竞争对手也在这一过程中变强,而竞争对手能力的提升会使对手变得更加强大。更高的适应能力会使一个组织的绩效提升,更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则会使绩效下降。因此,当我们考虑竞争中的企业的绩效变化的原因时,往往会受到这两种效应相互对立、相互交错的影响。假设探索与学习会使得组织对竞争环境更加适应,一个组织通过探索与学习,使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增强,但是它的竞争对手也会如此,因此通过对组织绩效的横向比较会发现,组织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其实,组织在竞争中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为了实证研究红皇后效应,我们需要把组织自身与竞争对手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影响分开。
本文研究从组织自身及竞争对手两个角度出发,分别对他们的历史经验进行检测。首先,每个组织的竞争历史能够影响组织自身的生存能力[20]。根据历史依赖性假设,即使组织当下的特征非常相似,从历史经验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假设存在两个特征相似、年龄相同的组织,一个组织面临的竞争关系平均时长为10年,另一个组织面临的竞争关系平均时长仅为2年,以往的研究会将这两个组织描述成同样的变量,因为它们很相似,组织年龄也相同。但是,如果红皇后效应中的学习与探索能够产生可适应性结果,那么第一个组织就可能比第二个组织存活能力更强,因为其平均竞争关系年限更长久。
第二,一个组织的竞争对手的竞争历史也会影响这个组织的生存能力[21]。在过去的研究中,Hannan et al.[22]在组织进化模型中引入竞争者“密度”这一变量,使企业的竞争力可以与竞争对手的属性相关联。Barnett[2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组织的竞争力会随着其对手的竞争经验的密度而变化。如果红皇后效应是可适应的,那么,更有经验的竞争对手将会带来更强的竞争,意味着面对更有经验的竞争对手的组织生存能力越弱。
组织学习理论的假设认为,探索与学习利大于弊[24]。但是,在组织进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抑制组织发展的因素,否则,组织将能够无限地采用有利的策略发展下去。红皇后理论认为,组织会受到过去习得的经验的制约。组织可能由于过去的竞争经验而陷入“能力陷阱”之中[5],用已有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新问题[25,26]。在新的环境下,组织所面临的竞争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新技术正在改变行业竞争的基础,但组织依然依赖于在过去的环境和制度下所习得的运营程序,忽略了对新知识的探索,限制了组织认知结构的更新[27, 28],因此,将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照搬到现在的管理运营中,反而可能会对绩效产生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另外,组织的竞争经历也具有时效性[19]。当组织寻求解决方案时,既可以从远期的经验(distant experience)也可以从近期的经验(recent experience)中获得启发[11, 29]。但是,相较近期竞争而言,越是发生在远期的竞争,其环境及历史条件与当下的情况相差就越大,过时的竞争经验就越可能对当前竞争产生不利的影响,对组织造成损失。
综上所述,在红皇后竞争过程中,既会产生有利于组织发展的促进因素,也存在着不利于组织发展的抑制因素。因此,对于近期获得的竞争经验,我们仍假设它们对组织利大于弊。相反,我们认为,那些更久远的组织经验更有可能给组织带来过时的认识,不利于组织的竞争。两方面相结合,这些经验的可适应性要取决于历史时期:
H1a:组织的竞争关系发生在近期,且存续时间越长,对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越有利。
H1b:组织的竞争关系发生在远期,且存续时间越长,对提高组织的生存能力越不利。
类似地,我们认为,竞争对手的能力也会受到其竞争经验历史时期的影响。拥有更多近期竞争经验的对手更有可能成为强大的竞争者,但是,同样的,拥有更多远期经验的组织更可能习得过时的经验,成为较弱的竞争者:
H2a:组织竞争对手的竞争关系发生在近期,且存续时间越长,对提高焦点组织的生存能力越不利。
H2b:组织竞争对手的竞争关系发生在远期,且存续时间越长,对提高焦点组织的生存能力越有利。
1.3 竞争组群与组织生存
除了竞争经验之外,另一个制约因素在组织参与多个共同进化过程的时候便会体现出来。组织在竞争中对竞争对手的适应会产生成本。一个组织面临一个竞争组群的时候,会与竞争者经历同样的战略互动时间与顺序,其竞争逻辑相似。但是如果一个组织一段时间内在一个组群之中发展,但是随后又遇到了新的竞争对手,这些对手并不与之前的竞争组群拥有相同的共同进化历史,那么,这个组织被认为会进入到一个拥有新的竞争对手的新的红皇后进程中,此时的竞争逻辑很有可能发生了改变。但是这个组织已经变得更加适应来自之前组群中存在的对手的竞争。在之前的红皇后进程中获得的适应性此时便会呈现出限制状态,妨碍对其新的对手所应当产生的适应性改变。组织对其新的对手所进行的适应可能要求组织再次做出改变,比如当采用一个新的技术的时候会破坏现存的能力[30],提高企业的成本。在这样的方式下,每个竞争对手组群都会带来一个新的红皇后效应的挑战,但是对一个特定群体的适应却会限制对其他群体的适应力。企业若想要适应其他竞争组群,相应地就要付出成本,企业因此需要改变甚至放弃现有的组织程序,而组织成员也必须根据新的变化做出调整[28,29]。
这个制约条件会随着组织面临的共同进化过程的多样性而变得更加严重。一个只面临一个竞争组群的组织可以很容易地与竞争对手共同进化,但是当一个组织面临多个竞争组群,对组织而言,很可能存在有巨大冲突的需求。这意味着我们要根据竞争的种类对组织进行区分。例如,两个组织,每个都有十个对手,每个组织在相同的时间内,比如:10年间,都与这十个对手进行了竞争。但是,假定第一个组织一直在与同一竞争组群中过的对手竞争——在10年间,与每一个竞争对手的竞争关系都没发生过改变,例如,与每个竞争对手都竞争了5年。相反,第二个组织与不同的组群竞争者竞争——一些竞争者一两年前才进入市场,另一些对手已经与该组织竞争了七八年。这些组织竞争关系的平均时长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经验由于参与竞争时长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企业所需要投入的适应成本存在差异。
我们认为,多个共同进化过程中的竞争关系差异会增加限制因素。每个限制因素都会降低一个组织面对竞争威胁时采用合适的解决办法的可能性。因此,我们认为:
H3: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面临的竞争组群的种类越多,组织的生存能力越低。
1.4 组织惯性、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
过去30年来,惯性的观念受到组织理论学者的极大关注。学者将“惯性”定义为抗拒根本性的政策方向调整[31, 32],或抵挡组织的进步推动力。组织惯性能够给组织带来潜在利益。例如,组织已经获得的市场地位、社会声望、社会网络核心地位、政治力量等位置优势,可以减轻甚至消除其他组织带来的竞争威胁。学者们发现大型组织特别能够脱颖而出且捍卫自己的战略位置[33, 34],并保持与其他重要参与者的连锁关系。但是,大多数研究认为组织惯性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利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惯性对组织动态能力生成及持续竞争优势获取会产生束缚作用,进而使组织表现惰性,并且发展历史越长、规模越大,组织惯性也越大。而组织惰性越强,组织的适应能力就越弱[35]。
因此,当面对竞争力的制约,大型组织可以利用惯性优势去应对这些压力。但是,从红皇后进化的演变过程来看,这种能力意味着大型组织中的关键部分可能会对竞争威胁保持绝缘,因此可能无法意识到变化是必要的事。相形之下,小型组织一般不太能够将自己从竞争威胁中隔离。理论和实证研究还显示,规模较大的组织更能够从强大的环境压力中,尤其是从竞争中跳脱[36, 37],而小企业会与将环境压力和内部运营进行紧密链接[38]。此外,大型企业往往会经历越来越多的隔离,因为他们的领导团队往往只通过组织的小部分成员了解接触外部环境。总体而言,大型企业较少直接受到竞争影响。正是因为大型组织能够避免竞争性的约束,他们可能更不易受红皇后过程影响。
另外,当受竞争威胁时,大型组织可能会比小型组织更加不敏感。Hannan et al.[39]在他们的结构惯性理论中认为规模会带来压力。在大型组织中,因为增加了正规化和规则管理的行为,领导团队对随着时间推移的外部需求往往不是立即响应因此,大型组织通常被设计要按照既定程序行事,继续按照预期的行为方式,而不是敏感地响应绩效的反馈[40]。再者,当大型组织确实对绩效反馈做出调整,这样的调整很可能不会比小企业所做的调整深刻。小型组织的变革只需要获得少许人、些许团体和一些其他组织单位的合作。相反地,大型组织可能需要相称比例的多方合作。此外,组织通常比小型组织更为复杂,且随着复杂程度不断地增加,相对应的方法也急剧增加[41, 42]。因此,组织惯性会使组织对红皇后进程不甚敏感:
H4a:组织惯性会削弱组织近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能力所带来的有利影响,即,组织惯性越大,组织近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能力的有利影响越弱,组织惯性越小,组织近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能力的有利影响越强。
H4b:组织惯性会增强组织远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能力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即,组织惯性越大,组织远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能力的不利影响越强,组织惯性越小,组织远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能力的不利影响越弱。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和样本
本文所构建模型要求组织与其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历史有足够多的差异,没有这些差异的话,组织竞争关系的平均存续时间将于它的竞争对手相等,组织与其竞争对手各自的竞争关系就不能被区分开来。2006年,根据中国客车网的评选,出口新闻成为热点,客车的国内市场及国外市场均取得增长;但产销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行业大规模的整合,除了个别企业因为自身原因退出市场外,多数企业还在以不同方式生存和发展,行业中的强势品牌也并没有因为销售量的增长而真正强大。同时,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及可获得性,从2006年起,客车行业的统计数据愈发完善。因此,本文选择了2006—2015年中国客车行业生产厂家变更的数据。在中国,生产客车的企业多为集团公司,在这些公司中,客车生产市场可能仅是作为集团公司的一个子市场而存在,因此,许多公司在观察期内并没有出现破产或倒闭现象。尽管如此,在观察期内,许多企业退出了客车生产市场,亦有不少企业进入客车生产市场,客车生产厂商的数量经历了较大波动,企业进入与退出市场明显,意味着在此期间,企业面临着复杂的竞争环境与多样的竞争组群。客车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汽车协会联合制作的《中国汽车工业年鉴》,该年鉴每年出版一期,详细记录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数据,包括客车主要生产商的企业名称、产量、职工平均利税额及销售数据等,企业的死亡数据、企业密度是基于此数据来源计算得出。有关GDP、人口数量、人口数量等宏观数据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一旦组织经营失败或是选择退出客车生产市场,则认为该组织死亡。本研究在2006—2015年间,共收集170家客车生产企业观测值,剔除客车生产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的重合数据,最终得到10年间822个观察年的数据。
2.2 变量测量
2.2.1组织死亡
当客车生产组织经营失败、被其他企业兼并或是退出市场,则认为该组织在客车生产市场死亡,用failure来表示。如果在10年观察期,组织出现了死亡,则failure取值为1,如果在10年观察期结束,组织仍然正常经营,则failure取值为0。
2.2.2竞争关系存续时间
2.2.3竞争组群
2.2.4组织惯性
关于组织惯性的测量,尽管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方法,但大多数学者采用代理变量的方法。一般来说,越大型的组织,制度规章越规范,惯性越大,生产规模也相应越大。本文用生产规模(Output)来替代组织惯性,用观察年度产量的平均数来表示,并对数据做对数处理。
2.2.5控制变量
一些其他相关因素可能会影响组织的生存,因此,本研究将组织外部因素及组织自身特征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包括GDP,人口数量,人均消费水平、企业密度、企业年龄、CEO两职性、企业冗余资源和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形式。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可能会对企业的生存造成影响。因此,本文将GDP、人口数量、人均消费水平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用来描述组织面临的市场状态。
企业密度指的是企业在某一年份所面临的企业的数量,Hannan等在其有关组织生态的文章中提出了密度依赖模型(density-dependent model),指出,随着企业密度(数量)的增加,企业的合法性和适应能力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即存在密度的延迟效应。本文将企业在观测期内创立或进入市场时面临的企业密度引入模型,用以控制组织的“密度延迟效应”。
企业年龄指的是从企业建立到企业死亡或观察期结束之间企业所生存的年限。根据组织生态理论,组织能够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更加强大,因此,一个企业在面对年龄更大的对手,生存能力会下降。在我们的假设中,组织的对手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对手的年龄,还取决于它们的竞争经验。因此,为了将这两个变量区分开来,我们增加一个变量,用对手的年龄减去对手参与竞争的平均年限来表示。
企业冗余资源即组织中非必需的可用资源或闲置、未被消耗或者使用的那部分资源。冗余资源被认为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并在解决组织内部冲突、维持组织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企业冗余资源作为控制变量,借鉴相关研究,以销售费用对销售收入的比例来测量企业的冗余资源[43]。
企业的国家所有权分为国有、外资与合资。企业的国家所有权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模式、资源配置等因素,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与生存。本文将企业的国家所有权进行编码,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其中,国有=1,外资=2,合资=3。
2.3 实证模型
本文通过生存率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密度依赖的生存率模型最初由Hannan和Freeman(1989)提出,Barnett(1996)将其用于红皇后竞争,检验红皇后效应。本文的模型构建如下:
另外,组织惯性对于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在组织的近期与远期中具有不同的效应,因此,令:
则,将组织惯性的调节作用与失败率模型进行结合,可表示为:
3. 实证结果和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结果
在确定组织死亡的变量时,需要确定2006—2015年间中国客车行业生产厂商的经营失败或市场退出行为。根据前文描述的变量测量方法,本研究得到了各变量的具体数值,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1,近10年间客车生产企业的密度变化统计结果见图2。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06—2015年间客车生产企业数量有明显波动,在170个组织的822个观察年中,共记录95次失败。当部分年份的数据出现缺失情况时,本文采用线性插值法对数据进行补充。
表1 描述性统计结果
图2 企业密度
Figure 2 Firm density
3.2 模型结果分析
表2展示了本文的模型检测结果。在表2中,共有三个不同的模型:模型1并没有进行假设检验,只包含了控制变量,因此将其作为一个基准模型进行比较;模型2增加了竞争经验存续时间及竞争组群,但是并没有区分近期与远期竞争关系存续时间;模型3对竞争关系存续时间进行了近期与远期的区分,并加入了对于调节变量的检验。
正如假设1a预测的一样,拥有更多近期竞争经验的客车生产企业失败率会降低。但是远期竞争经验会给组织带来不利影响,使企业的失败率上升,假设1b得到了验证。我们对变量的系数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可以得到非常有趣的结果。从模型3中我们可以看出,近期竞争经验能够使企业的死亡率降低约90%(β=0.1042,p<0.01),而远期经验则会使企业的死亡率提高约10%(β=1.1061,p<0.01)。这意味着,近期竞争经验带来的有利影响大概是过时的经验带来的不利影响的9倍,也就是说,1年的近期竞争的优势可以抵消约9年的远期竞争劣势。而在表1的描述性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就平均值比较而言,远期经验约是近期经验的2.4倍,因此,对于大部分组织而言,近期经验的优势看起来足以弥补远期经验的劣势。但是,正如在红皇后理论中所说,组织的生存不仅受自身的影响,还受到竞争对手的影响,且在红皇后竞争中,还存在着学习与探索,因此,组织拥有近期竞争经验并不意味着组织不会死亡。
表2 模型结果
注:**为在0.010水平上显著;*为在0.050水平上显著;括号中数据为标准误。
假设2a和2b也得到了验证。当竞争对手拥有更多近期竞争经验时,它们会增加企业的死亡风险(β=1.1415,p<0.01),而拥有远期经验的竞争对手则更有利于企业的生存(β=0.1506,p<0.05)。并且,实证结果还表明,组织竞争对手的近期经验的影响要大于对手所拥有的远期经验的影响,这说明组织竞争对手的远期经验只能产生微弱的影响。从模型2中也可以看出,不区分远近期竞争经验,组织只要参与竞争,就能够使组织产生适应性结果,降低组织的死亡率。因此,该模型证明了红皇后理论中关于组织参与竞争,从纵向来看有利于组织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观点。
从模型2和模型3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否区分远期竞争经验和近期竞争经验,组织参与的竞争组群种类越多,组织在竞争中面临的变化就越多,适应不同组群竞争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更高,对组织产生的不利影响越大,组织的失败率会出现上升,因此,假设3得到了验证(β=1.0936,p<0.01)。另外,对比∑竞争对手年龄(β=1.0102,p<0.01)与∑竞争对手年龄减平均竞争经验(β=1.0191,p<0.01)的值可以看出,随着竞争对手年龄的增加,其竞争力也会增强。但是如果组织参与了竞争,竞争力则会更强,说明组织参与红皇后竞争,对于组织的生存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模型3的结果显示,组织的近期竞争经验能够降低组织失败的风险,但是,由于存在组织惯性,这种有利的影响会被削弱,假设4a得到验证(β=0.6940,p<0.05)。而对于组织的远期竞争经验,组织惯性不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假设4b没有得到支持,这可能是因为近期竞争经验的影响要远大于远期竞争经验,因此,尽管组织惯性更大,远期经验的不利影响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同时,组织惯性也能够给组织带来一定的优势。当企业逐渐成长,年龄与规模的增长会使企业在行为上更加一致,进而促进企业的探索与学习[44]。同时,规模更大的组织往往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与合法性,使组织在竞争中具备更多优势[45]。因此,组织惯性对远期竞争经验与失败率的影响可能是模糊的。
另外,尽管企业的近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有利,但是在组织惯性大的企业中近期经验的作用会减弱,也部分地解释了假设1中近期竞争经验在实际中作用要低于检验结果的现象。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红皇后竞争理论,将企业的历史性与竞争的动态性相结合,探讨了组织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之间的关系,组织惯性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影响以及组织参与的竞争组群与组织生存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①组织的近期竞争经验有利于组织生存,远期竞争经验则不利于组织生存。企业在竞争中,要注意对于竞争经验的应用与把握,组织的一些传统可能并不利于组织的生存,而新颖的、创新的做法,企业可能并不适应,但更有利于组织的生存。该结论与Barnett关于企业的远近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的影响结论一致[19];②组织竞争对手的竞争经验也会对组织的生存产生影响,竞争对手的近期经验不利于焦点组织生存,而远期经验则有利于焦点组织生存,但是,远期竞争经验对焦点企业产生的影响更加微弱。③组织参与的竞争组群种类越多,组织在面对竞争时需要做出的改变越多,对组织的生存越不利。参与更多竞争组群的企业,往往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④组织惯性对近期竞争经验与组织生存之间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组织惯性越大时,组织从近期竞争经验中获得的有利条件越少,近期竞争经验的作用也相应减弱,而组织惯性并不会影响远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的影响。
同时,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章关于红皇后理论历史依赖性的检验与Barnett对于美国伊利诺伊州银行的检验结果是一致的,即近期竞争经验有利于组织的生存,而远期的竞争经验则会降低组织对竞争的适应性。同时,竞争对手的竞争经验也会对焦点组织的生存产生影响,其影响方向与组织自身的影响方向相反[19]。因此,文章证明了尽管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较短,市场上的企业参与竞争的年限较西方国家较短,但是远期竞争经验的局限性仍然存在,意味着企业要对已有的竞争经验进行合理的取舍及利用。
其次,文章证明了企业参与多个竞争组群并不利于企业的生存。组织生态学在组群层面,研究了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会被环境剔除[46],侧重从生态演化的方向对其进行研究。而红皇后效应则从历史演化角度与动态竞争的视角,研究了参与竞争组群种类的多少与企业生存之间的关系。
另外,文章还引入了组织惯性作为调节变量。以往关于组织惯性的研究,多集中于组织惯性的分类、形成原因等研究[47]。本文则将组织惯性引入风险率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组织惯性在实际中对组织生存存在怎样的影响,具有创新性。
4.2 研究启示与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启示。
第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对历史竞争经验进行合理的取舍与利用。企业所拥有的传统、例行程序可能已经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反而对组织的生存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近期所采用的创新的战略行动,尽管对企业而言更为生疏,但却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优势。另外,要特别注意竞争对手近期所做出的行动,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提升应对竞争对手的能力。
第二,参与多个竞争组群的企业要更加重视对于近期竞争经验的应用。尽管实证结果显示,面临的竞争组群越多,企业生存面临的风险越大,但是,实证结果的系数也表明,近期竞争经验的有利影响要远大于竞争组群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所以,参与竞争仍然能够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但是在竞争中要更加谨慎。
第三,离开组织惯性来研究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的影响具有局限性。组织惯性会削弱组织近期竞争经验对组织生存的有利影响,而越是大型的企业,由于结构成熟、制度完善,组织惯性越大。所以,对于大型组织而言,在竞争中更要积极创新,不能局限于旧有的思维模式中,否则可能达不到企业预期的结果。
同时,本研究也存在局限性:①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客车行业,仅体现了一个行业的情况,今后的研究可以将样本扩展到其他行业;②关于近期竞争经验的作用在模型与实践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并没有深入展开,管理者对于经验的认知等因素也可能会产生影响,值得探讨;③关于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本研究只是从历史竞争经验出发,考虑企业所经历的历史竞争带来的影响,这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后续的研究可以继续挖掘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组织生存,如创新、企业合作等,也可以进一步对企业的历史经验进行研究,探索企业的历史对企业生存的影响。
[1] Barnett W P, Hansen M T, The Red Queen: History-dependent Competition Among Organizations [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6, 26: 139-157.
[2] 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M]. Free Press, 1980: 2001.
[3] 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1991, 17(1): 3-10.
[4] Chen M, Miller D. Competitive Dynamics: Themes, Trends, and a Prospective Research Platform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2012, 6(1): 135-210.
[5] 邓新明. 企业竞争行为的回应预测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2): 52-60.
Deng X M. The Responding Prediction of Firm's Competitive Actions[J]. Nankai Management Review. 2010, 13(2): 52-60.
[6] Yu T, Cannella A 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multimarket competition research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39(1): 76-109.
[7] Thompson J D. Organizations in action. New York: McGraw- Hill.1967.
[8] Carroll G R, Harrison J R. On the Historical Efficiency of Competi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94, 100(5), 720–749.
[9] Dosi G, Malerba F. Special Issue on Industrial Dynamics[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 619-622.
[10] Levitt B, March J G.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88, 14: 319-340.
[11] Freeman J. Organizational Ecology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71-93.
[12] Carroll G R. Organizational Ecology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15, 10(4): 358-363.
[13] Dawkins R. The Extended Phenotype [J].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1989, 47(3): 288.
[14] Barnett W P, Mckendrick DG. Why Are Some Organizations More Competitive than Others? Evidence from a Changing Global Market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4, 49(4):535-571.
[15] Baum J C, Ingram P. Survival-Enhancing Learning in the Manhattan Hotel Industry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8, 44(7): 996-1016.
[16] 肖兴志,何文韬,郭晓丹. 能力积累、扩张行为与企业持续生存时间——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生存研究[J]. 管理世界. 2014(2): 77-89.
Xiao X Z, He W T, Guo X D. Ability Accumulation, Expansion Behaviors, and Firm's Remaining Time——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J]. Management World. 2014(2): 77-89.
[17] 于鸣,汪金爱,段野. 红桃皇后竞争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 34(5): 45-51.
Yu M, Wang J A, Duan Y. The Research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d Queen Competitive Theory[J]. Foreig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2, 34(5): 45-51.
[18] Van Valen L. A New Evolutionary Law [J]. Evolutionary Theory. 1973, 1: 1-30.
[19] Barnett W P, Hansen M T. The Red Queen in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S1):139-157.
[20] Barnett W P, Greve H R, Park D Y. An Evolutionary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 15(S1): 11-28.
[21] Barnett W P. The Red Queen Among Organizations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22] Hannan M T, Carroll G.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 Density, Legitimation, and Competition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55-367.
[23] Barnett W P. The Red Queen Among Organizations [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24] Nelson R. Evolutionary Theorising about Economic Change [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994, 24(5): 56-61.
[25] Styles C, Goddard J. Spinning the Wheel of Strategic Innovation[J]. London Business School Review. 2015, 25(4): 76-80.
[26] Ahuja G, Lampert C M.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por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521-543.
[27] Styles C, Goddard J. Spinning the Wheel of Strategic Innovation [J]. London Business School Review. 2015, 25(4): 76-80.
[28] Ahuja G, Lampert C M.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Large Corpor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ow Established Firms Create Breakthrough Invention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1, 22(6-7): 521-543.
[29] Barnett W P, Sorenson O. The Red Queen in Organizational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J]. 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2): 289-325.
[30] Tushman M L, Anderson P. Technological Discontinu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6, 31(3): 439-465.
[31] Hannan M T, Freeman J.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4, 49(5): 149-163.
[32] Barnett W P, Carroll G R. Modeling Internal Organizational Change [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5, 21(4): 217-236.
[33] Tushman M L, Romanelli E. Organizational Evolution: A Metamorphosis Model of Convergence and Reorientation[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85, 7: 171-222.
[34] Hinings R G, Brown J. Merg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 239-257.
[35] Pontikes E G, Barnett W P. The Non-consensus Entrepreneur: Organizational Responses to Vital Event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7, 62(1): 140-178.
[36] Meyer J W, 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 83(2): 340-363.
[37] Pfeffer J, Salancik G R.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
[38] Hickson D J, Pugh D S, Pheysey D C. Operations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 Empirical Reappraisal[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69, 14(3): 378-397.
[39] Hannan M T, Freeman J.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4, 49(2): 149-164.
[40] Greve A, Salaff J W. Social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hip [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3, 28(1): 1-22.
[41] Hannan M T, Polos L, Carroll G R. Cascad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3, 14(5): 463-482.
[42] Hannan M T, Polos L, Carroll G. The Fog of Change: Opacity and Asperity in Organization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erly. 2003, 48(3): 399-432.
[43] Liu Y, Lin W T, Cheng K Y. Family Ownership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volvement of Taiwan's High-technology Firms: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High-discretion Organizational Slack[J].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2011,7(2):201-222.
[44] Mens G L, Hannan M T and Polos L. Organizational Obsolescence, Drifting Tastes, and Age Dependence in Organizational Life Chancess [J]. Organizational Science, 2015, 26(2): 550-570.
[45] McKendrick D G, J Jaffee, Carroll G R, and Khessina O M. In the bud? Disk array producers as a (possibly) emergent organizational form[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3, 48(6): 60-93.
[46] Arthur R,Nicholson A E, Sibani P, Christensen, M. The Tangled Nature Model for Organizational Ecology[J].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Organization Theory, 2017, 23: 1-31.
[47] Kelly D and Amburgey T L, Organization Inertia and Momentum: A Dynamic Model of Strategic Change [J], Am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 34(2): 591-6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 experience and organizational existence based on the red queen perspective:The empirical study from the Chinese bus industry
DENG Xingming1,2, GUO Yanan1, LONG Xianyi1, LIN Xiaozhen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2. 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stitut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Organizations in the competition are facing complex environment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 To which extent an organization will succeed in a set of competing organizations has been discussed among various competition theories. The Red Queen Effect Theory synthesizes existing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ecology and describes an evolution within an ecology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s. To survive, organizations tend to improve performance through learning or searching. Once thriving, the experience in the competition is likel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which in turn makes its competitors take action-consequently making them stronger competitors and lead the focus organizations to take further action. Based on the self-reinforcing evolution process, known as "Red Queen Effect." Differing from previous theories which only focus on the current traits of organizations, Red Queen competition emphasizes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an organization determines the survival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is historical dependenc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st competition path and competition experience of the organization. Consequently, Red Queen competition concerns the impact of previous experience on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rates. The proposal of the Red Queen Effect Theory triggers a set of researches regarding the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rates, among which discuss the effect of competition experience, competition niches, success bias, and so on. However, most researches are based on different backgrounds, while seldom scholars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in China's environment, leaving the gap of the Red Queen Effect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s a result, this paper,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xperience and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and studying 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inertia on their connection, aims to discuss the Red Queen Effect in China. This paper adopts the hazard rate model to estimate the Red Queen competition from the Chinese bus industry utilizing the hazard rate model. Most data come from almanac and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First, surviving competition constitutes a powerful datum, feeding the perception that an organization can adapt. However, different experience plays a discrepant effect among organization competition. Recent experience of the organization will have a beneficial impact on the survival of the organization. On the contrary, experience in the more distant past will be detrimental to the organization's survival. We also discuss the effect of rivals' experience on the focus organization's survival. Recent experience of competitors' will harm the survival of the focus organization and vice versa. Therefore,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careful when they select the competition experience.
Secondly, the more cohorts the organization is involved, the more unfavorable to the survival of the organiz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horts an organization participates in, the organization becomes more adaptable to a certain circumstance, resulting in the hardship for the organization to adapt new environment. As a result, the organization with more cohorts needs to be cautious when competing with rivals.
Lastly, organizational inertia has a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experience and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The higher the organizational inertia is, the less favorable impact of recent competitive experience has. Due to the mature structure and perfect system, larger organizations typically have higher organizational inertia. Therefore, for large organizations, they should be more active in competition and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previous thinking mode.
We suggest that competition should be good for the organization. Nonetheless,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careful of employing the competition experience, especially for the organizations competing with various cohorts and organizations with higher inertia since experience in different periods will affect the survival of the organization differently.
Red queen effect; Competitive experience;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Organizational inertia; Competitive group
F270
A
1004-6062(2020)05-0086-009
10.13587/j.cnki.jieem.2020.05.009
2018-03-15
2018-09-17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71872132, 71572132, 71272232) and the Project of Academic Team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oung Scholars of Wuhan University (Whu2016011)
2018-03-15
2018-09-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872132、71572132、71272232);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学术发展团队建设项目(Whu2016011)
邓新明(1978—),男,江西安福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商业伦理与动态竞争。
中文编辑:杜 健;英文编辑:Charlie C.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