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籍球员对中国女排联赛的影响探析

2020-09-09路玉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外援中国女排女排

路玉明

(环县第五中学 甘肃 庆阳 745700)

1、我国女子排球联赛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1.1、WCVA发展背景

我国国家体委于1993年公布了关于体育改革的相关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对于加快运动项目协会制的速度,使得各运动项目协会制成为责任权和利益的相互统一体、对各运动项目有直接管理权。自此,中国排球也走上了改革的道路,于1996年正式推出了排球联赛,为了更好的利用现有资源,例如,国内良好的市场、健全的竞赛管理体制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从我国80年代至今,三大球运动项目中,只有排球项目在世界大赛中一次或多次夺得冠军,可谓是振奋人心,扬我国威,充分诠释了女排精神。中国女排国家队基本是集全国之力,将国内顶尖的球员汇于一地,集中训练。其次,国内女排联赛发展起步阶段也是比较早,但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说起女排只有国家队,间接的影响了联赛的发展,一度出现了女排国家队火、女排联赛冷的尴尬局面。这与联赛的管理以及运营机制有很大的关系,一个成熟的联赛背后肯定会有一个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当下这种局面的发生,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经济运转出现问题、各俱乐部内部不协调、球队成绩不理想。长此以往,无人问津的恶性循环致使国内女子排球联赛的市场运作不理想,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1.2、WCVA发展现状

中国女排,从20世纪80年代获得五连冠转至雅典与里约,排球人用行动证明地位,重新站在世界之巅。中国女排,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都指的是中国女子排球国家队,包括中国女子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国内女排联赛、对外形象宣传等。我国三大球项目中,足球与篮球在世界上乃至国内的联赛,都发展的不尽人意,唯独排球,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并且在我国80年代女排精神的影响下,国人对中国女子排球国家队有很高的评价,同时成为我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因此,国内联赛也处于无人问的态势。

2、“外援”、“外员”及“外籍球员”的内容界定

查阅关于引进WCVA外援球员的文献资料中,作者发现部分文献的作者惯于把“外援”、“外员”与“外籍球员”三个词互换使用,从字面上看,三个词汇在排球项目中似乎都可以描述“外来的球员”、“非球队本身的外部门球员”以及“外地区的球员”的意思,其实是不正确的,有极大的误导性。根据表1分析得出中国排球协会对于外援转会人数的要求上没有做明确说明,相对比较灵活,基于此,更益于各球队自身的发展和观众访问量的增加。

表1 2011-2014年赛季中国排球协会关于球员转会规则的规定

3、中国女排引援基本情况分析

3.1、引援初情况分析

首先,恒大女排作出改变,将执教美国的名帅郎平邀请回国担任本球队的主教练,为了打破重组球队,恒大女排将塞尔维亚女排国家队的二传布拉科塞维奇以及美国女排国家队主攻手汤姆,随后效果显著,球队的级别也发生了改变。由联赛甲级B上升至甲级A。通过调查得知,在2011-2012年赛季初,恒大女排决定将意大利女排队员科斯塔格兰德、波兰女排队员,成功的引援计划就为恒大女排带来了冠军。在随后的一个赛季里,冠亚军争夺战中,恒大女排败于天津女排。由于外籍球员的大量引进,对于联赛的运作方式有很大的冲击,恒大女排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拿足球与篮球来说,即使战绩不好也备受关注,大量的引进外援、高薪聘请外籍教练、费用极高的赞助,同为三大球,排球就不那么有名气,虽然在战绩上要好于排球和足球。对我国篮球的CBA和排球的超级联赛进行分析统计,在双轨制度的影响,参加联赛的各支球队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俱乐部,球队基本的资金周转大部分来自于政府机构,即使赞助商的加入,球队也只是挂名没有真正的运作权利。国内的比赛除了每年的联赛还有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大部分球队都会以赛代练,“赛”就是指国内超级联赛,“练”指的是以超级联赛为目标备战全运会。当然,这样的出发点对于联赛运营本身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只关注全运会而轻视超级联赛。长此以往,由于引进大量的外援,资金耗费巨大,还对国内球员的发展起到了反作用,得不到锻炼的效果,上场时间、上场次数、比赛机会都会大幅度折减,导致国内联赛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3.2、国内引进外援当前现状分析

表2 2014-2015年赛季中国女排联赛外援引进情况

表3 2015-2016年赛季国内女排联赛外援引进基本情况

根据表2、表3可以分析出:政府机构宣布对于引进和转会外籍球员没有限制。基于此,赛季2014-2015年国内各个排球俱乐部引进外援的人数达到新的高度。后来到2015-2016年引进外援在知名度及数量上都有质的提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引进外援的模式基本已被各个俱乐部所采纳,并且效果俱佳,大量外籍球员的引进浪潮下对他们的管理层面我们仍缺乏经验。从能力上来看,外籍球员明显高于俱乐部其他队员,外援一举一动会带动整个队伍的气氛和情绪,在外援的使用方面是双向的,有利有弊,必要的约束和科学的管理对于大量引进外援的时期同样至关重要。

4、引进外援对国内球员的影响

2015-2016年赛季我国上海队、北京队、福建队和四川队在2015-2016年总共引进了8名外籍球员,名气比较大的球员有:科祖赫(德国女排队长)、弗利尔(荷兰女排队长),全部都参与了在意大利的女排世锦赛。不论是基本技术还是身体能力,都比以往要好很多。我国有些传统排球俱乐部没有引进外援,例如八一队。个人认为外援引进的同时,对于俱乐部或球队的整体实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刺激我们的排球市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国外和国内的打球风格相结合,壮大自己的力量。

2016-2017年赛季众多高水平外援进入中国市场,一方面刺激国内球员的认知与技术技能,从提高上来讲是利大于弊,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变化,使得外籍球员引进及转会不受限制,比较民主,在此基础上,国内大量二线三线球员很快就出现了锻炼机会少、上场时间和上场次数受限等问题,这样一来,当下效果确实很好,球队的实力增强、整体名次靠前,好一点的还可以争夺奖牌,但是从长远角度考虑,对于国内排球人才梯队建设有很大影响,甚至外籍球员还不尊重国内的队员、裁判、教练等行为,基于此弊大于利。因此,大量的引援政策是利弊共存的。个人认为,在引援的基础上一定要对其进行相应的限制,明确要求,这样我们的队员在学习技战术与比赛间的冲突也会降低,重点放在我们的后备人才培养上,只有自身强大、硬实力上去了,他人才会感到威胁,打还需自身硬,进而提高联赛的整体水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1)外援引进带来了先进排球理念和技战术风格,能刺激国内球员的基本认知,认识自身不足,尽量避免出现外籍球员不上场就赢不了球的现象;

(2)国内联赛各支队伍的出发点不同,限制其发展,很多球队都是以赛代练的初衷去参加,本身外籍球员先天条件优于国内球员,加之赛事相对较少,更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严重性;

(3)国内俱乐部缺少与国外球队交流的机会,年轻球员能够接触到的高水平比赛少之又少,年轻球员无法走出国门,开阔眼界。

5.2、建议

(1)首先,对于引进外援的机制要有相应的变动,限制其在比赛中的权利,例如,在联赛初,1、3局使用单外援制;2、4局使用双外援制,赛制使用双循环主客场制度。到联赛中期阶段,为了可以让年轻队员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可以充分利用年龄来控制队员的上场情况,例如,在前8名以外的队伍中,可以让1-2名25岁队员下场休息,轮换年轻队员,这样就能全部兼顾到;

(2)扩大排球的宣传力度,政策扶持,组建更多的参赛队伍,这样既可以挑选好的队员,又能普及排球运动,促使联赛更好的运营,将目前的10支队伍扩充到20支,只要平台足够吸引球员,联赛的体制也会逐渐健全。

猜你喜欢

外援中国女排女排
红楼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大牌外援难混CBA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新政”下外籍球员的效应分析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外援政策考验各国联赛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