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校园武术学习对少儿品德的影响

2020-09-08林朝学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少儿品德

林朝学

摘要:武德是体育道德的组成部分。武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尚德的美德、谦逊知礼的态度、坚韧自强的意志品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武术学习活动在校园的开展,将助力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今后小学生品德的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校园武术;少儿;品德

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结晶,“尚武崇德”思想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孔子认为,道德是最有价值的。当道德至上的观念融入武术中,便有了“武德”,即武术道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情操,是练武与用武的道德标准。武德作为体育道德的组成部分,推崇“内圣外王”“仁爱”“人和”精神,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从内而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成为推动学生行为的强大动力。校园武术的开展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术教育过程能使学生养成传统武德规范,促进学生对有关体育道德观念的认识。武德教育无疑将成为德育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本文对武德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更好地利用武术运动手段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德育培养。

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水平一至水平三义务教育阶段中学习武术运动的广州市番禺区石壁小学的全体学生,对他们从事武术学习后形成的武德对其品德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

三、研究内容

(一)对儿童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一方面促进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一些领域难免出现违反道德规范、诚信缺失等现象,这些会对少儿造成不可忽视的负面影Ⅱ向。

(2)科技发展的影响。互联网在给少儿的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有害信息也会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3)学校教育的缺陷。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过于注重文化教育的学习而忽视对德育知识的传播,导致学生思想道德意识薄弱,道德状况发展不平衡。

(4)家庭教育误区。有些家庭的教育理念过于陈旧,无法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2.主观原因

(1)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由于少儿对事物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无意识地盲目效仿。

(2)少儿的心灵较脆弱。一些学生性格内向、自卑、承受能力不强,若没有积极正向的引导,容易误入歧途。

(二)武德教育对少儿品德教育的影响

1.培养学生尚德的意识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武术始终把武德放在第一位。武德包括“仁、义、信、孝、忠”等美德。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武术动作的练习,让学生在一招一式中体会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武德精神。

2.培养学生谦逊的态度

传统武术文化具有谦和、含蓄的特质。武术起始动作一般包含尊重、礼让的意味,表现出“谦恭礼让”的态度。进行武术学习时,学生能在发展个性的同时不忘养成谦逊的美德,在与他人的交往时能做到宽以待人,谦谦有礼。

3.文明知礼,学会礼貌待人

武术教学不仅教会了学生武术的基本动作,还将其中所蕴含的礼仪、意义传授给他们,让学生在学习武术动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谦逊的礼仪风度。

4.铸造坚韧自强的意志品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做事情不能坚持到底,过度依赖父母。武术技术的掌握与提高需要时间、精力、耐力的长期付出,艰苦的训练过程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刻苦、坚强、勇敢、爱国的品质,使学生从小便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图强。

5.形成和谐统一的观念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不断体会武术动作中传统武术文化所蕴含的和谐观念,逐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观念,使学生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有助于形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精神和观念。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道德与精神的精髓,可以培养学生尚德的美德、谦逊知礼的态度、坚韧自强的意志品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武德教育对少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

通过多种多样的武术活动,学生可以调节自身情绪,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武术学习能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品质,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2.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遵守武术规定的一系列规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按照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要求进行学习和生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

3.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团队精神

武术训练特别强调全局观念、集体力量和队员们的互相配合。通过武术学习,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武术活动使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体现了团队精神。

四、结论

武德教育已成为中华民族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品德教育相互融合,共同引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校同武术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武德促進了学生人格的完善,为学生带来了新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其独特的道德培养作用。因此,要在校同内积极地宣传和开展武术运动,重视武术运动的重要意义。少儿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阶段,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晨.浅谈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德育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11(04).

[2]田芳兵.论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04).

[3]王格,李静.浅谈武术训练中青少年的武德教育[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S1).

猜你喜欢

少儿品德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学为中心:少儿古诗读物编选理念的拓展
少儿武术教学反思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犯规动作的调查与分析
少儿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力培养研究
少儿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