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迁移:“1 +X"阅读教学路径研究

2020-09-08林麟一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寓言课文文本

林麟一

摘要:“1+X”阅读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拓展,让学生学会阅读,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阅读素养。文章探讨“1+X”阅读教学路径——“多文本,巧关联,扩大学生阅读量”“宽视野,新角度,促进阅读多方式”“重整合,启思维,提升阅读质量”,以达到分层迁移,让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和“1+X”阅读的推进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分层迁移;“1+X”阅读

“1+X”阅读和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的编写理念是一致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从读好书、读整本书,将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做了拓展延伸。“1+X”即“一篇带多篇”,是一种联动阅读。它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延伸阅读,既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多接触语料,多积累语言;又能对课内教学进行有机补充,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与“1+X”阅读同步推进既能互相补充,又能相互促进,形成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到快乐读书吧中的整本书阅读“三位一体”化。

一、多文本,巧关联,扩大学生阅读量

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是基础、主干部分,把在这些课文里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学略读课文中。但仅靠一个单元里4篇课文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是比较浅层次的阅读。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传统文化”(见表1),这一主题下的四篇课文都和传统文化有关,课文都是紧扣“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展开的,从节日、科技成就到历史文化遗产,涵盖范围广。但篇幅和篇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么宏大的主题下明显不足。作为本册教材首次出现的综合性学习,主题很明确,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又是和学生生活关系紧密的议题。4篇课文里有两篇课文课后的活动提示都是指向“传统节日”。在课时有限、学生阅读时间不好把控的情况下,怎样提高阅读课效率,扩大学生阅读量?“1+X”阅读就是很好且有益的尝试。

学习精读课文《纸的发明》可以从“造纸术”这一角度出发,按文本中造纸术这一技术的时间更迭的知识序列和逻辑顺序,能很好地把握课文内容,这是“线性阅读”。阅读质和量想要得到提高,就要从浅层次的“线性阅读”向高效率的“网状阅读”推进。“1+X”阅读课中以教材中的精读课文《纸的发明》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辅以《四大刺绣与它们的发源地》《京剧的文学之美》阅读材料,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多但不同的写法能有不一样的呈现效果和韵味,从而对阅读材料有一个新的建构。展开的阅读教学,不是按照文本内容结构线性向前,而是呈现一种全方位联系的网状展开。学生不会局限于在课文内容之内的阅读,而是在提取、筛选、归纳信息、习练语言的同时,横向、纵向地联系、比较,获取了知识、得到了经验、升华了情感。

同时,课堂上的阅读交流与课外的活动相间而行,课内一条线:开展围绕学习主题的阅读活动;课外一条线:准备一调查一交流一写作一展示。

二、宽视野,新角度,促进阅读多方式

疫情下,学生如何提高线上学习效率?“1+X”阅读教学是一条有益的路径。“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读寓言故事,明生活道理。学生愿意读寓言,因其有趣。但课堂上学习寓言故事,拆解字词,解析语言,学生头疼不已。在线上学习期间,已经预习课文并跟着电视课堂学习了相关内容后,返校后一是课时不够,二是详细地重复讲,学生学起来也是索然无味。

寓言单元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童话、诗歌,相同点是用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来丰富学生的思想。中年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这个单元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教师在用好教材文本资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取舍、补充、重构,能够提升教学的质和量。

“X”是对“1”的有效补充,《拉封丹寓言》《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这4册书是学生必看的课外读物,在内容、结构主题上和教材的单篇寓言故事是相似的.但这是碎片化阅读的整合,要帮助学生从整体、大视野的角度去理解,尽量减少课堂教学细碎的知识拆分和机械问答,腾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真正地阅读起来,课堂上基于学生的阅读体验,群文对照阅读,求同比异,扩展理解。为课外阅读打下堅实的基础,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

对于《守株待兔》这样简短易懂的文言文,可以补充《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疑邻盗斧》这些小古文,善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较单一的内容理解转向多元化的能力训练,从低层次的理解练习转向高阶的思维训练,倡导多种阅读方式,强化情感的温度。

三、重整合,启思维,提升阅读质量

统编教材是根基,是不可撼动的“1”,“X”要立足于统编教材,选材就很关键。“X”不是乏味平淡的附加,而是必要的补充,关键的增量,建构的合力,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获取信息快捷的今天,学生有很多选择的余地,教师的阅读指导尤为重要。在“1+X”阅读的引领下,学生经由课内一篇课文迁移拓展更多主题相同、题材一致、体裁相同而作者不同,文风相似的关联文本阅读。

小学教材必背古诗词112首,分散在每册教材里,难度不大,但要灵活运用对学生来说存在困难。古诗词的编排主题是一致的,教师可以进行整合(见表2),把诗歌分类归纳,便于学生背诵,也能使学生从中找到异同点,加深理解和对浩瀚诗歌的把控力。

除了主题的划分,还可以根据阅读方法、表达方式、人物、情感、读写结合点等进行比较、分类、整合,补充的阅读选材与统编教材方向一致,理念共通,帮助教师快速找准目标,解决教学痛点,完善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除此之外,“1+X”还有很多丰富的形式,“X”本身就意味着变量。语文学习浩瀚如广袤的星空,阅读作为语文天地里的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不应该被限制,而应该百花齐放,香飘满园。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不仅是阅读本身的应有之义,更是对阅读教学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特别强调要重视和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倡导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材料。教材中的课文是有限的,“1+X”阅读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广泛的阅读素材。通过“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学会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增进阅读素养,进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猜你喜欢

寓言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寓言
背课文的小偷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