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08李晶晶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思维导图高中语文

李晶晶

摘要:诗歌鉴赏解读的深度和效度与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息息相关的。为了提高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呈现对学习内容识记和解读阅读文本。文章探究将思维导图融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从诗歌内容解读、诗歌结构解读、诗歌意境解读三个维度考察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思维导图对教师自身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即心智图,由世界著名的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就是把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用笔通过点线面的形式写在纸上。它把传统的语言智能、数字智能和创造智能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有力的思维工具。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想法“画出来”。思,思想;维,维度;导,引导;图,图画。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思维导图由中心主干和分支构成。在古诗教学中,如果把一首诗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诗情是大树的根基,支撑着整棵树的生长态势,诗情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树于是诗歌的题目,树枝是诗句,树叶是依托在诗句上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树的果实则是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树根我们是看不到的,即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把握诗情。但是我们首先能看到树干,即诗歌的题目。所以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先找树干,围绕树干找枝干和树叶、果实等。即先看题目,然后逐字逐句分析诗句,在分析诗句的过程中掌握诗句的妙处如炼字、语言风格、形象特点、表现技巧等,最后要弄懂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思维导图的绘制

(一)绘制思维导图的七个要求

1.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2.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3.在绘制过程中使用颜色;4.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5.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6.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7.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二)一幅合格的思维导图具备的基本特征

1.一幅中心图代表要探究的中心主题。例如,要用思维导图计划一个项目,可以在图的中心画一个文件夹的图像。画思维导图并不需要专业的绘图技巧。

2.由中心图延伸出的若干主干。这些主干分别代表与中心主题相关的一级主题。要用不同的颜色呈现,进而由主干延伸出下一级分支。可以将它们叫做枝干,依次为二级、三级分支,代表相关联的二级、三级主题。

3.每条分支上有一幅关键图和一个关键词。

(三)绘制古诗思维导图的步骤

首先,明确目的,统观全局。在鑒赏诗歌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目标要明确。带着目标快速略读诗歌的诗题、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注释等等。这些辅助性的材料会对诗歌内容和目标需求进行匹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首先要明确中心主题,即诗歌的情感是什么。诗人为了抒发情感具体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描绘了哪些意象,即要知道树枝、树叶、树果是什么。

其次,快速浏览,标记重点。确定完阅读目标后,便正式进入阅读诗歌的正文部分。在古诗词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诗歌的情感要根据诗歌的内容提炼核心内容,而主干直接可以用诗歌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意象特点等等。

再次,精读重点,绘制导图。抓住重点后,开始精读内容,精读重点部分内容时,边思考边把思考后的想法和感受用几个词语或者几句话简单记录下来。

最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绘制完导图后要把书本知识放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多实践、多应用。

三、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鉴赏诗歌

1.运用思维导图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思维导图的分解,把古诗词图形化、场景化,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境。利用西方的思维导图解读中国古诗词艺术,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让学生从古人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笔者出示的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就是秋思。从秋思衍生出五幅画面,画面中的五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将作者的所见所感都呈现出来了。

全曲以四个画面、四个场景组成。共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十二个名词,作者将这十二个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词巧妙地联结起来,组成了这四幅优美的画面。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

2.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分析诗歌的能力

在高一年级的古诗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法,能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加透彻。在高一必修四的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教师使用思维导图教学,学生先在纸上画了棵大树,在枝权之间填入词语。主干上写上题目“念奴娇”,然后在主干上写上五个枝干“旷达人生”“豪迈风格”“技巧”“炼字”“名句赏析”,从五个方面鉴赏。最后在“技巧”“炼字”枝干上分别写上“用典”“修饰”“映衬”“情感”和“乱”“穿”“惊”“拍”“卷”。学生虽然分析得不是很具体、全面,但学生乐意做,不用逐字逐句分析,美景美文已经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二)思维导图帮助高考复习运用

1.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忆诗歌鉴赏考点

高考语文知识如同一辆汽车大大小小的零件,而思维导图就是这部汽车的组装图。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把注意力专注在高考复习一个主题上,这个主题可以多样化、多元化,古诗词鉴赏技巧高考复习指导思维导图中,中心主题词可以是能力要求、古诗分类、鉴赏方法等等,并围绕主题思考与它相关的所有因素,全面、系统地思考所研究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充分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

2.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古诗词鉴赏要求学生掌握两种能力: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学会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下图片是有关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思维导图。独特的发散性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

(三)思维导图帮助提高诗歌默写题型分数

1.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快速背诵诗歌

高中学生的诗歌背诵记忆能力对于高考语文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教授粤教版必修3课文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文中的山村景物、人物、意象繁多,情感表达含蓄委婉,这时可通过画思维导图来分割记忆。

题目“山居秋暝”作为主干。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用雨的形状作为一级分支来点明当时的环境,把“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作为二级、三级分支关键词。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以“景”作为一级主题,“明月”“清泉”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松间”“照”“石上”“流”则是二级分支关键词。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物”作为一级主题,“竹喧”“莲动”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归”“浣女”“下”“渔舟”则是二级分支关键词。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以“情”作为一级主题,“随意”“王孙”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春芳”“歇”“自可”“留”则是二级分支关键词。

这样学生的思绪就能通过枝干和关键词把整句话联系起来,进而运用思维导图快速背诵诗歌。

2.运用思维导图展示记忆答题技巧

高考的高频考点聚焦在古诗词赏析、内容情感类、语言赏析类、技巧鉴赏类。

(1)古诗词赏析类。在古诗词阅读考试中一般是选择题和主观题。一般是对诗词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2)内容情感类。出题模式一般为“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诗中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诗中表达怎样的情感”。学生可以在答题时牢记答题步骤.例如在分析描绘画面题时可以按照三部曲进行:忠实原诗+想象联想+语言表达流畅。分析诗词意境氛围时牢记重点词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魂壮阔、萧瑟凄凉等等。

(3)语言赏析类。这种题型的主要考点是品句和炼字,常提问的模式是——某字/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4)技巧鉴赏类。诗歌的技巧一般有三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出现的问题常为“采用什么方法”“写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学生牢记具体的表达技巧可以快速准确作答题目,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分数。

将思维导图合理应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辨析、思考,充分体会到思维的乐趣。学生在绘制完思维导图后,对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古诗词的阅读和高考答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參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著;郭胜阳译.思维导图完整手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2]朱景群.思维导图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文汇,2017(08).

[3]林静.关于中考古诗词复习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18(27).[*本文系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思维导图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立项编号:2019hzkt35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思维导图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