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生态思想

2020-09-08赵秉峰何云岩

理论观察 2020年6期
关键词:当代启示文化生态

赵秉峰 何云岩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6 — 0038 — 03

文化生态理论是研究文化系统与外部要素之间以及文化系统要素之间生态关系的新理论、新文化、新学科。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文化即意识形态文化,研究它与外部文化环境之间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关系。本文的主旨是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的梳理去进一步寻找其中存在的文化生态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理论文化体系的形成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梳理,我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经历了一个非科学的文化史观到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文化观的转变历程,而每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元素都有其自身的形成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生态联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体系的形成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形成上看:首先,从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博士论文》开始到第一次主动批判黑格尔哲学,逐步转向唯物主义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表明马克思已从一个唯心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其次,1844年,马克思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阐发了政治解放、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等重大问题,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政治上的转变,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再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著作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清算了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彻底批判鲍威尔、费尔巴哈等人错误思想,全面阐述了新世界观,标志着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哲学的贫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等著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从而形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文化体系的形成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上看,1842到1843年间,在第一次遇到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之后,马克思便开始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开始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在认真阅读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基础上,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特别是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批判地吸收了他们的合理因素,寫出了第一部经济学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以后的写作和论战中,在恩格斯的协助下,马克思完成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后来,经过多次修改完善,马克思完成了《资本论》写作并陆续出版,从而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

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上看,为了给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提供科学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认真研究了当时的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空想共产主义思想,批判地吸收其合理因素,写成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著作,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至此,三个来源、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体系。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系统内各种文化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态关系上看,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文化系统整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其被压迫者指出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也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经济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落脚点”。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问题和实质所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旗帜。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 的政治口号,提出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不同时期的经典文献中从不同的层面、视角、语句对其文化生态思想进行的描述和阐释的,所以致使它的基本特征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我们分别从新的生存智慧、生存策略和系统论的两个视角进行阐释。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生存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智慧、生存策略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时代性和发展性。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时代的前列,对该时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批判地吸收、创新,创立了反映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身创立的理论体系。二是科学性和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在实践中“改变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并通过长期人类实践检验证明的真理。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实践的地位和作用,称自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三是批判性和革命性。从文化理论的角度上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意识形态文化,是在批判传统的和现实的文化糟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旧文化的革命性变革。四是有序性和逻辑性。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但这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不是杂乱和无序的,而是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结构而有序地排列的,形成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五是要素的渗透性和交互作用性。在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种文化要素组成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中,各种要素之间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例如,《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但它又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渗透着辩证法的思想,提出了剩余价值的学说,为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奠定了经济基础,同时又渗透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而且《资本论》对社会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本书的价值,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有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六是阶级性与人民性。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声明,他们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提供理论武器的学说,具有明显的人民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系统论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系统论特征的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性。“文化是作为系统整体而存在的,整体对内在要素具有总体的制约性。”〔2〕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缺少任何一方,都不是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而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对其组成部分又提出了客观的、内在的要求。二是相关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整体文化系统内各个文化要素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它们之间密不可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与其它文化系统之间仍然存在着相互关联性,存在着批判地继承关系,而这种继承性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的集中体现。三是动态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不是封闭的、僵化的系统,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文化系统。这种动态性集中体现在: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创立的动态性,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理论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文化理论的向前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完善和丰富过程中的动态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建立以后,马克思恩格斯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文化系统,使其文化系统更加完善、丰富和系统。再次,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形成以后,马克思恩格斯的继承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文化系统呈现出动态性。四是结构性和层次性。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生态思想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严密的结构建立起来的并按照一定的层次展开的。其具体体现在,它“是以社会生活整体层面、动态的生产实践层面、静态的社会结构层面这样三个等级结构,按层层深入的理论逻辑展开的。”〔3〕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系统又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层层深入的。五是目的性。为了维护这个系统的平衡和达到系统运行最佳化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同各种错误思潮进行坚决的斗争,反对它们对文化系统的侵害,另一方面,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提供“精神武器”。

三、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马克思恩格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解放呕心沥血,在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体系,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生态思想,为人类意识形态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人的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梳理,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的形成既是一个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各种错误思想并同它们进行斗争的过程,又是一个他们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理论体系的长期的动态过程。它由此表明:一种先进的文化思想、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要经历一个实践的过程、斗争的过程、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体系的创立有相似之处,它也是经历了一个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的理论体系,也经历了一个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长期的动态过程。其次,既然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生态思想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革命性和批判性等特征,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建设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不动摇,维护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的权威性和安全性,坚决反对、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而当前尤其要重点反对和抵制的是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文化。同时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积极吸收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合理因素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补充,构建一个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再次,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为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为我们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建设提供了一些重要参考。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生态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其集中表现在确立了社会主义文化生态体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生态中的主导地位。但还存在着文化生态失衡问题,集中体现在文化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关系的失衡和作为整体的文化生态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失衡两个层面。导致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国内的社会转型、信仰危机、价值观扭曲等内部因素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等外部因素。解决文化生态失衡的有效途徑是: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在讨论中确立构建一元主导、多元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正确处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树立先进文化意识,开展文化生态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生态的责任体系、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和法律体系,实施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辩证的态度看待文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批判由于人类过分陶醉对自然界的胜利而导致“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的基础上,阐述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它告诫人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与地球上的其它生物及环境和谐相处才能长久,否则,在自然生态平衡已遭受破坏的今天,如果人类继续贪婪地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那么不久的明天人类将会毁灭于自己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让我们行动起来,成为生态平衡的保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7.

〔2〕马菁.近十年来国内生态文化问题研究综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1,(01):27.

〔3〕胡海波.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生态思想探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7):11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当代启示文化生态
当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文化生态解读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宋代分路取士与凭才取士的论争及其启示
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及其当代启示
“语录体”著作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浅谈黄梅戏的生成繁衍与文化生态
毛泽东的生态观及其当代启示
京津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