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诺卡菌感染面部1 例

2020-09-08杨丽芳刘爱民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4期
关键词:皮损肿块炎性

杨丽芳,刘爱民,赵 瑞

(弥勒第一医院,云南 弥勒 652399)

诺卡菌病是罕见的、严重的机会性感染,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应用糖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恶性肿瘤、实体器官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诺卡菌病预后较差,死亡率高[1]。因诺卡菌病罕见且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为结核、真菌感染等,导致病情延误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笔者于2019 年11 月12 日发现1 例男青年面部肿块脓性分泌物培养出诺卡菌,为提高临床诊治阳性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4 岁,因右侧面颊部炎性肿块破溃伴疼痛3 天入院。3 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右侧面颊部出现一枚黄豆大小炎性丘疹,自觉痒痛不适。自行挤压后皮损迅速增大,局部出现破溃,可见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感疼痛明显,随至“私人诊所”就诊,予口服“药物”治疗1 天,具体诊治不详,病情无明显缓解。皮损逐渐增大,约鹌鹑蛋大小,自觉疼痛加剧,无发热、畏寒、头痛、头晕等症。患者10 年余前曾有“消化道出血”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体检:体温37.1℃,脉搏90 次/min,呼吸21 次/min,血压123/74mmHg(1mmHg=0.133kPa)。心肺腹查体无特殊。皮肤科检查:右侧面颊部稍肿胀,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温高,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8%。生化:谷氨酰转肽酶237U/L,甘油三脂4.36mmol/L。空腹血糖无明显异常。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为皮肤疖肿,予“头孢呋辛注射剂”静滴,皮损无明显好转。入院第二天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5℃,经对症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入院第5 天皮损分泌物培养结果回报提示诺卡菌属。根据病史体征及细菌学检查,修正诊断。右面部皮肤诺卡菌感染(见图1 ~图4)。治疗: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每次2 片口服,2 次/d,一周后随访患者皮损明显好转,现仍在随访中。

2 讨论

图1 皮肤诺卡菌感染临床患者皮损:右侧面颊部见一枚约鹌鹑蛋大小炎性肿块,皮损中央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局部破溃,有少许淡黄色渗液渗出

图3 皮肤诺卡菌感染脓液的镜下形态(革兰染色)

图4 皮肤诺卡菌感染脓液培养的镜下形态(弱抗酸染色)

诺卡菌是一种需氧性放线菌,属于放线菌目。临床常见的有巴西诺卡菌、星型诺卡菌、鼻疽诺卡菌等[2],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对诺卡菌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广泛分布于土壤、水、空气及某些昆虫和植物体中,菌体直径(0.5 ~1.0)μm,呈多向分枝状,可断裂成杆状或球杆状。常形成成链的气生菌丝(Aerial hyphae)和基质菌丝(Vegetative hyphae),偶尔在气生菌丝上有分生孢子形成,生长于琼脂培养基表面,可渗入底层生长。革兰氏染色阳性,有时可因染色不良而呈异染性。某些菌株生长的某一阶段可呈抗酸染色阳性。DNA 中G+C 含量为64%~72%[3]。诺卡菌鉴别要点:形态群及形态特征,菌丝体的颜色,弱抗酸性;菌落生长的时间、温度、性状及结构;表型特征,主要包括腺嘌呤、络蛋白、络氨酸、黄嘌呤及次黄嘌呤的水解作用及对某些酶类和糖类分解的生化特征[4]。近几年国内报道及临床发现诺卡菌感染以肺部感染多见,本病例患者无局部创伤、职业接触及免疫力异常等易感因素,胸片正常,感染病灶见于面部,病史及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无影像学改变,导致入院误诊。故应及时进行细菌学检查,以免误诊、漏诊。此外,本病还需与孢子丝菌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化脓性汗腺炎鉴别[5]。目前对诺卡菌属敏感的抗菌药物包括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部分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一直是皮肤诺卡菌治疗标准药物,但是有文献报道诺卡菌对磺胺甲噁唑有10.8%的耐药,如对磺胺甲噁唑耐药,可更换为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利奈唑胺对耐多药的诺卡菌敏感,对此类诺卡菌感染患者利奈唑胺有效。诺卡菌病的治疗时间长,有效治疗时间不少于6 个月[1]。

猜你喜欢

皮损肿块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