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生思想状态与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

2020-09-08傅新宇姚亚中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犯规规则体育

傅新宇,姚亚中

1 引言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变化“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如何在变革中抓住机遇,在机遇中实现梦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党的十九大召开,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中华民族亦有许多历史经验,如伊尹之于商、姜尚之于周、管仲之于齐、商鞅之于秦……当然,在知识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今天,国家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早已今非昔比——以我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核武器研制为例,仅核心研究人员,有“两弹元勋”称号的科学家就有23人之多,其他参与的各类人才则不计其数。当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急需大量心系国家、胸怀梦想、勇于担当、专业过硬的高质量人才。大学生是建设国家、推动社会发展的未来人才,除了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优秀的思想品质也是合格人才的必备条件。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调研法、访谈调研法、问卷调研法、实地调研法,拟从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种种表现,研究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探索高校公共体育课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2 大学生的体育课堂表现

2.1 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练习的表现情况(表1)

从表1可以发现,在体育课堂实践活动中,如教师没有任何激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小强度”、“大强度”练习时,分别有38%、44%和82%的学生会产生中途停止或明显降低练习强度等懈怠行为;如教师适时的激励,则学生的参与表现将趋向于积极,能按照教学要求保持练习全程活跃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上升到93%、96%和89%。

表1 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练习的表现情况

对部分懈怠学生进行访谈,询问原因,93%的学生反映“感觉很累,不能坚持”,只有2%的学生反映是“考虑到健康问题”,另有5%的学生没有作答。

2.2 测试成绩不同处理情况下的学生运动表现(表2)

表2 测试成绩不同处理情况下的成绩统计

表2显示,体育测试成绩的不同处理,对学生测试成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很短的运动训练周期内以及很有限的训练下,可以认为学生体育测试成绩的整体提高,不是因为运动素质或技术水平等生理因素的改变,而是基于得知体育测试成绩的不同处理带来运动动机的改变。

2.3 学生参与体育测试的违规情况(表3)

表3 学生参与体育测试的违规情况

表3是学生参与体育测试时犯规情况的统计。在体育教师不提醒也不监督的情况下,800M跑有35%的学生犯规,主要犯规情况是“弯道抄近道”;仰卧起坐有73%的学生犯规,主要犯规情况是“计数同学虚报数字”;而立定跳远达到90%的犯规比例,主要是“越过起跳线”犯规;50M跑有68%的学生犯规,主要犯规情况是“越过起跑线”。当体育教师只提醒不监督时,犯规情况有所下降,四个项目分别为17%、58%、37%和42%。当体育老师既提醒又监督时,基本杜绝了犯规情况。在对部分犯规同学就“犯规原因”的问题进行访谈发现,100%的学生“知道”四个项目的运动规则,其中98%的学生表示是“明知故犯”,88%的学生表示是“学别人”、“怕吃亏”,21%的学生觉得体育测试犯规“无伤大雅”。

3 结果分析

3.1 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从教师激励与否,学生的课堂表现变化来看,引起学生中途懈怠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生理上的“累”,而是心理上的变化引起的行为改变,即运动动机的变化。从运动动机产生的根源看,分为内、外两方面。内部动因主要源于个体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比如运动兴趣、求胜心态、猎奇心态等,或是单纯追求体育运动当中得到的生理满足;而外部动因主要源于外部因素的正向引导或是负向抑制,比如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外界压迫或惩罚等。从体育运动的角度看,影响运动动机变化的原因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原因是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体育专项属性,比如运动内容、运动方式、组织形式、制胜机制等;间接原因是体育运动带来的运动结果,比如个人荣誉、外界评价、生理和心理影响、社会结果等。体育课堂上的“教师激励”属于外部动因,在不改变练习内容、练习方法、组织形式以及提升体育认知的前提下,学生由“懈怠”转向“坚持”,是借由外部动因强化自身运动需求,克服生理不良反应,努力达成学习目标的运动结果。体育课,尤其是体育选项课,生理负荷远大于其他课程,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运动时间、强度不断增加,疲劳产生并不断积累在所难免,势必产生“痛苦”的感觉。学生在缺少外部刺激的情况下消极懈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缺乏经受劳累、坚韧不拔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究其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整体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中的“苦”越来越少,受“苦”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过于宽松、舒适的社会生活环境致使学生身体上降低了“吃苦”的能力,思想上失去了“吃苦”的准备。二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氛围。学校体育教学在“运动安全”的问题上谈虎色变,不能正确理解和解决运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问题,导致体育课程改革因噎废食,取消了很多对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有益的优质内容;课堂上,体育教师畏首畏尾,一味强调安全,忽视了体育课“育人”的根本目标,一再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因此,学生的“懈怠”也就自然而然了。

3.2 大学生缺少正确价值观

在体育课上有选择的“见机”努力,反映出大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做事功利化,缺乏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有云“事思敬,执事敬,修己以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有“敬业”的内容。学生的“业”就是“学业”,认真学习、专注学业是作为学生的基本义务和责任,这种认真应是无条件的、彻底的,而不是有选择的、功利的。学习不尽心、不努力,趋向功利化的背后是学生价值观错位,学习目标错乱,对学习的认识过于现实,学习中的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为考试而学,为分数而学的本质。分数能体现阶段学习的成果,但也仅仅如此。知识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历史的积淀,几个数字并不能代表她所有的价值,学习的价值也不仅在于分数表达的数学含义。学生价值观的错位,是教育始终没有帮学生搞明白“为什么而学”这个学习的根本问题。小的时候,家庭教育“为了以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学”;大了一些,老师教育“为了年级排名、名牌大学而学”;上了大学,学校教育“为了成绩绩点、毕业条件而学”。习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试问,若青年学生只重眼前利益、个人得失,视野狭隘、目光短浅,国家谈何前途,民族谈何希望?

3.3 大学生缺乏规则意识

没有规则的体育运动是野蛮而荒谬的,遵守运动规则是参与体育竞技、取得比赛成绩的前提,因此规则意识是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对于一般人而言,规则意识是指个体自觉的以公序良俗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规则意识的基础,源于对规则内容、概念、形式等要素最基本的认识;二是规则意识的外化,源于对规则的认知,是对规则概念、外部环境、思维判断、意志情绪等加以统合,追求知行统一的调整过程;三是规则意识的内化,源于对规则的内在需求,是将外部的制约内化为个体的生存本能,是道德发展的理想境界。学生在体育测试中的表现,显示其具备一定的规则意识基础,对规则有基本认识,但“明知故犯”以及“从众违规”,都体现了学生普遍缺乏对规则的正确认知,规则意识薄弱。在体育测试中无视规则要求,弄虚作假,谋求非法利益,罔顾实事求是的诚信原则,首先就体现出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其次,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共同作弊,是对人情交往的错误认知。深厚的同窗情谊不是建立在同伙关系之上,而是在坦诚无私的人际交往中获得的。第三,规则意识薄弱还体现出法律意识的淡薄。规则和法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配合,规则意识的奠基和提升,撑持了法律意识的巩固与强化,没有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就像无根树、无源水,难以维系和发展。总之,学生道德素质不高是规则意识薄弱的重要因素。道德是社会人理应自觉遵循的言行准则,是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培养高尚的情操,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一切公序良俗的总和。而规则是对道德具象化的表现,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道德要求,与道德同向同性,道德素质和规则意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3.4 大学生依然具有学生的特点

调研中发现,教师教育行为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学习态度、遵规守纪等行动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品德和人格的形成时期,一方面在品格上尚未成熟、定型,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塑造空间;一方面在成长中还需要教育者精心的呵护和培养,对教师的教育还具有依赖性;此外,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成长依赖又促使学生自然地产生尊敬老师、信赖老师、遵从教诲的内在情感。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说“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习总书记又寄语青年学生:“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淳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3]。”可见,大学生依然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和向师性的学生特点,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予厚望。

4 对策研究

4.1 贯彻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回顾中国近代史,在人民蒙难,民族危亡之际,总有无数革命青年舍生忘死、奋勇抗争。1919年,国内政治黑暗,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是革命学生首倡义举,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1921年,13名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共产党代表风云际会,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方向;周恩来12岁高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17岁深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辉煌的历史理所应当由青年来继承,而光明的未来又何尝不是靠青年来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既是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对后辈青年的殷切期望。在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寄予厚望的同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帮助青年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总书记形象地说“大学期间好比小麦的灌浆期”,指出高校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每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总书记的一番话,启迪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围绕“立德树人”,如何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如何将思政工作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改革的思考与探究。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用“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整个人才培养体系。随后,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

4.2 加快公共体育课程现代化建设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古人倡导的“志不强者智不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早已明确诠释了中国教育德育居首的文化基因,正所谓“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当前的问题不是学理关系不清,而是知行关系不一,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好公共体育课程管理层面的顶层设计,包括统揽课程全局的总体规划设计、各运动项目课堂教学体系设计、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设计和便于操作的体育课程思政考核制度设计。总体规划设计要注重学科协同,向外积极借力,利用好契机和时机下的体育外德育资源;向内挖掘潜力,在“体育”中深挖思政元素,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课程现代化最终落实的关键是教学现代化,课堂教学体系设计要解决好“继承与创新、硬件与软件、理论与经验”的问题。校园体育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所谓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4]。因此,校园体育文化设计要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使学生树立生理、心理和社会相适应的全面性健康思想,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体育课程思政考核制度设计要注重问题导向,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教育的根本问题构建评价体系。

5 结论

基于当前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要加快公共体育课程现代化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融合式发展,努力开创公共体育课程发展新局面,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犯规规则体育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嘟你犯规啦!
我们的“体育梦”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关心下一代工作
篮球比赛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