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贫困代际传递消弭路径的选择
——基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视角

2020-09-08梁巨志张铁雄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代际体育项目民族

梁巨志,张铁雄

前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居住状况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1]。新时代国民经济稳态增长,但仍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中东部和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据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西部和偏远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贫困问题仍然存在。民族传统体育原始的传承模式是在血缘关系或者模拟血缘关系中进行,这种原始的传承模式与贫困代际传递在传承主体与文化等规律上呈现一致性。加之经济发展区域分布的不平衡,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更容易在民族聚居地和偏远地区产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脱贫攻坚全面冲刺的关键时刻,应重视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与偏远地区的优势与特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价值,以助于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推动力[2],通过合理运用契约关系传承;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底蕴;细化产品服务等方法,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为我国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从而带动少数民族聚集地和偏远地区经济、社会、人文的发展,为阻断贫困代际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民族传统体育与贫困代际传递内联性

如图1所示,民族传统体育与贫困代际传递在传承机制、文化观念及经济领域存在内联性,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以血缘关系和模拟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和宗族中进行传承,思想观念及经济属性也随之继承人中得以延续;代际传递同样是以血缘关系为指向,贫困属性在家庭和区域中进行代际传递[3]。

图1 民族体育传承与贫困代际传递的内联

1.1 机制内联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体系根源于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社会生产方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以家庭和宗族关系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传承体系,这种血缘关系或模拟血缘关系传承具有很强的内聚力,而贫困代际传递机制则同样是在家庭和宗族成员间进行传递。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血缘关系传承逐渐显现其弊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血缘关系的传承模式成为区域发展的阻碍因素,继承者或传承人随着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继承,贫困属性也随之复制,由此产生贫困代际传递。

1.2 文化内联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亦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内容[4]。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珍贵的文化财产。但是受“巫术文化”、“宗族文化”等封建落后亚文化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仍然停留在小范围小区域间传播。新时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地区贫困保护主义大行其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内涵向外界渗透与传播面狭窄,据此,封建落后的亚文化给贫困代际传递创造思想文化条件。

1.3 经济内联

体育产业是我国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其经济价值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道路上是不可忽视的潜力因素。但民族传统体育经济在我国目前还存在“孤岛”效益式的困境,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仍是附属旅游等产业进行表演的形式,其经济形式和成分单一。受地理限制和开发深度等因素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仍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关闭门户,在封闭区域传承和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很难实现其经济价值,继承人仅仅依靠简单的表演和运行模式,很难改变现实的生活状况,贫困父辈的人力和经济负资本通过代际传递累积形成子代的人力和经济负资本,从而导致贫困代际传递[5]。

2 现存困境: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贫困代际传递本质

2.1 贫困的潜匿代际主体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代背景下逐渐得到重视,而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原有传承模式限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缓慢,甚至一部分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失传。这种原有的传承模式就是依据血缘关系或是模拟血缘关系进行传承,传统的传承模式往往会保留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形成一种不成文的乡规民俗和文化基因,如代际传递。这种传承模式实质是隐匿的代际传递遗传劣变,与贫困代际传递产生的机制相契合,都是地位的再生产[6],父辈的社会地位很大几率上会复制在子代一辈,形成巨大的传承惯性力。

2.2 贫困的代际亚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于田野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思想价值理念的基石。新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高速发展中,民族体育文化逐渐体现其价值,但与之相应的遗传基因劣变的亚文化如:“巫术文化”、“宗族文化”等亚文化也在肆意传播[7]。亚文化其本身的封建性和封闭性为贫困代际传递创造思想基础,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地域保护主义的笼罩下,向外界延伸传承受阻,传统体育文化未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珍贵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资产面临失传窘境。

2.3 贫困的代际经济孤岛

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新鲜血液,但是受经济孤岛效应影响,少数民族聚集地与偏远地区呈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低水平同构状态,要素流动受阻、市场发育程度低、地区市场承受能力薄弱,是阻碍区域共同市场的形成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8]。目前,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是附属旅游产业进行开发,是以表演和观赏性进行开发和发展,其渊博的经济价值功能未得到充分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置于新的生态经济孤岛困境之中[9]。

3 消弭路径:发展民族体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3.1 革新传承机制,共建民族繁荣

受社会环境变迁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需求等因素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从血缘关系转换为契约关系的传承是必然趋势[10]。这一观点著名法学史家梅因认为:从身份依附关系到契约关系变更的完成,是社会运动的进步前提,建立权利和义务关系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社会环境的变迁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逐渐由血缘传承模式转换为民族体育赛会、民族体育产业、学校教育、社团组织等契约关系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从血缘关系到契约关系的转变,实质上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为规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民族体育精神,以政府主导的体育赛会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会转型和传承有了明确的规定,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构建了必要的制度保障[11]。其次,体育赛会推动下传统体育项目传承同学校教育的结合,促进了民族体育传承人从社会培养到学校培育的转变,并以制度性的规定确立,比如基层教育机构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校本教材和大课间活动的形式在学校开展等。

契约关系是一种理性的精神选择,基于法律强制性,学习者有义务和责任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契约关系传承方式从传承制度和观念意识方面进行创新,使得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人口基数增加,拓宽了传统体育继承人选择途径,能有效规避贫困代际的主体选择。原始的血缘关系传承模式的继承人有机会脱离世俗压力,根据自身特长和环境因素更科学的规划发展方向,同时传承竞争压力的增大,使其必须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这样将更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从代际主体本身的综合素质提升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与此同时,传统体育项目赛事的开展,能够为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人或宗族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经济基础。

3.2 挖掘文化底蕴,构造文化共赢

面对贫困亚文化的制约,我们需要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身影响力和拓宽传播途径,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首先,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影响上,加强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内容的深度发掘,整合传播信息,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公众所能带来的价值和功用能够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激发民众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兴趣,建设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体育文化信息[12]。

其次,在传播途径方面,应充分运用社会传播媒介。例如通过网络等方式积极拓宽合作路径,大力宣传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把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合理处置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其创造经济价值的经验与运作模式,同时,切合文化自信的思想价值理念,应该秉持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与尊崇,深度发掘传统体育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三,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服务体系进展。根据大众对健身的需求,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合理地进行科学健身指导,不断提高大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的人数。还要定期不断培养城镇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志愿者队伍,有效发挥他们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时的指导和文化宣传方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是世界体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再挖掘和传播途径的合理利用,契合全面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影响力延伸,进一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激发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力动力。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将为世界体育文化大繁荣缔造新辉煌。

3.3 打破消费“孤岛”,共享民族经济

打破消费“孤岛”效应,根据消费心理特点细化民族传统体育经济发展具体要素,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和实现民族经济共享。首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放度,减弱孤岛效益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贫困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应先考虑到生产要素的价值化,扶贫攻坚政策的着力点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链打通、拉长,实现民族体育产业与市场的对接[1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其内部市场的相互开放,形成区域共同市场,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繁荣的保证。

其次,根据消费学相关理论知识,在产品开发营销等方面做出针对性调整。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调整体育产品的开发设计方案,促进体育购买行为和参与度的经济价值实现。加强对产品的设计、包装和运营策略调整,完善和创新体育产品营销策略,刺激消费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消费欲望,开发各种合适的参与性体育项目,迎合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开发不同的体育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爱好,促进消费者对民族传统体育产品的消费。

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动力源,剖析孤岛效益与消费规律特点,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内涵,加速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必将打破民族传统体育消费“孤岛”效益的局限,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经济价值的实现与共享提供具体的实践路径,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时代使命与历史机遇,把握历史机遇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阻断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地贫困代际传递的具体路径选择;亦是弘扬民族文化价值,坚持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表现;更是维护民族团结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伟大梦想的具体策略指引。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视角入手,某种意义上整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多元困境,一定程度上为扶贫工作从体育扶贫领域拓宽路径选择。

猜你喜欢

代际体育项目民族
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MINORITY REPORT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成语魔方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