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0-09-07周玉静陈芳刘秋怡李小华蓝雪霏
周玉静 陈芳 刘秋怡 李小华 蓝雪霏
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因各种原因阻塞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导致患者无法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行走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腱反射亢进或活跃、肌张力升高等[1-2]。早期有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从而达成更加速度、精细、协调的运动模式[3-4]。本文探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下肢偏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偏瘫诊断的相关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此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MRI、CT确诊,测试患者意识清晰,能配合医师治疗;年龄<80岁;发病后初次接受康复治疗。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合并肾脏、肝脏等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对照组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60~75岁,平均(65.31±8.41)岁,病程0.5~3个月,平均(1.30±0.20)个月,偏瘫原因:脑出血17例,脑梗死14例;偏瘫侧:左侧7例,右侧10例,双侧14例;感觉障碍:浅感觉障碍8例,合并本体觉障碍6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61~77岁,平均(4.39±8.69)岁,病程0.5~3.5个月,平均(1.35±0.20)个月;偏瘫原因:脑出血20例,脑梗死11例;偏瘫侧:左侧9例,右侧7例,双侧15例;感觉障碍:浅感觉障碍8例,合并本体觉障碍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偏瘫原因、偏瘫侧、感觉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平衡能力训练,站立位、坐位及卧位下的体位转移训练,同时协助其进行主动运动、辅助运动和被动运动训练。每次训练45 min,每天2次,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3个月。观察组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1)肌张力训练。牵张患侧下肢的肢体肌肉,引出反应较强的肌肉,使牵张的肌肉兴奋,使参与该运动的所有肌群产生反应,以便有效增加患侧下肢瘫痪肌肉的活动度。(2)徒手接触。护理人员的手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触患侧下肢,在参与下肢运动的拮抗肌和原动肌的皮肤关节表面妥善放置的肢体,并对其进行压迫,使本体产生感觉性刺激,有利于收缩柔软的肌肉,诱导所需方向的运动,从而发挥控制姿势和稳定关节的作用。(3)口令交流。发出适当口令,刺激患者做自主运动,提高患侧下肢动作完成质量,利于肢体运动恢复。(4)加压或牵引患侧下肢。通过牵引,做有利于关节的屈曲的运动;采用加压法治疗可以加强对伸肌运动的训练。(5)对患侧下肢施以最大的阻力。在全程运动过程中采用对角线模式,或在维持对等长收缩有效的情况下,施加最大的外力,从而增加患侧下肢的瘫痪肌肉收缩强度和肢体的活动范围。上述相关治疗均每天1次,1个疗程为10 d,持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状况。(1)采用Fugl-Meyer评分[5]评价运动功能。(2)采用Barhtel指数[6]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两个量表分数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运用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7]评价生活质量,包括精神健康、精力、一般状况、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及生理功能几个方面,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4)疗效评价标准[8]。临床症状消失,恢复正常的肢体功能,可以正常行走,不会影响生活时为治愈;明显改善的临床症状,明显恢复肢体功能,可以正常行走,基本可以做到生活自理时为显效;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有所恢复肢体功能,勉强可以做到生活自理时为有效;没有改变的临床症状和肢体功能时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脑卒中一侧肢体偏瘫是肢体功能障碍的常见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9-10]。相关研究显示,合理、及时、早期的康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11]。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早期应用于脊髓皮质炎康复中,现阶段逐渐向多种神经疾患和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中扩展[12]。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的基础是正常的运动发展和运动模式,通过对本体感受器产生刺激,能够有效收缩协同运动中的相关肌群,其治疗的特征是注重整体运动,不仅仅是单一的肌肉活动,还特别重视躯干和肢体的抗阻、对角线和螺旋。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利用视觉引导、语言命令、手法接触等,影响机体的运动模式,这对患者的早期运动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强化理论,能够有效强化远端力量较弱的肌肉。利用神经交互抑制理论能够控制和减轻下肢伸肌的痉挛情况,在将下肢伸肌痉挛模式打破的同时,能够明显增加肢体远端和近端肌肉的力量,显著提升协调性[13-14]。
本体感受器存在于关节软骨、关节、关节囊、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游离神经末梢部位,可以将各种感受冲动,例如定向、运动及振动等,通过周围神经向脊髓后索中传输,并经内侧内丘向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中传输,有利于大脑功能的重组。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治疗目标是对肌肉和关节的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在使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可以充分调动积极性,使患者专注于肢体运动,同时对肢体运动的方法、方向和位置等进行想象。
本研究对下肢偏瘫患者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能够提高的Fugl-Meyer评分和Barhtel指数,该研究结果和江守强等[15]研究的观察组康复训练后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果一致;观察组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能够使的生活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对偏瘫下肢患者运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