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理团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07刘莉史婵婵李闪
刘莉 史婵婵 李闪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呼吸内科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患者表现为气道高反应、呼吸困难及运动功能下降,且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COPD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进行持续有效的肺功能康复训练,以提高其呼吸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然而,临床上不少患者由于对康复训练缺乏认知,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且影响其疾病管理能力[2]。呼吸管理团队是通过多学科专业人员相互支持、相互合作,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3]。为此,本研究将探讨呼吸管理团队对COPD患者疾病管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旨在为COPD患者康复训练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12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处于病情稳定期;无认知功能障碍、沟通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症;在知情同意下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性疾病,如哮喘、呼吸道狭窄等;合并心、肝、肾功能衰竭者;有吸毒史、酗酒史、精神类药物依赖史者。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40例,女16例;年龄58~85岁,平均(66.9±3.8)岁;病程5~32年,平均(10.5±1.1)年;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8例;学历:文盲14例,小学21例,初中14例,高中6例,大专或以上1例。对照组:男42例,女14例;年龄60~88岁,平均(69.7±3.9)岁;病程5~35年,平均(8.9±0.8)年;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8例,冠心病10例;学历:文盲16例,小学20例,初中12例,高中7例,大专或以上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呼吸内科常规性护理管理,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情绪管理、并发症监护、肺功能康复指导等,出院时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嘱咐患者定期回院复查。观察组通过建立呼吸管理团队对患者实施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呼吸管理团队 团队由呼吸内科医师1名,呼吸内科主管护师2名,呼吸专科护士1名,康复治疗师1名,营养师1名及心理咨询师1名共同组成。团队所有成员均接受COPD护理培训且经培训合格后入组。培训内容包括团队管理制度、培训目的及意义、团队成员分工,并针对各成员专科知识对患者进行康复培训。
1.2.2 呼吸团队工作内容
1.2.2.1 入院康复宣教 患者入院48 h内,由呼吸管理团队通过现场指导或视频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饮食、运动、用药、情绪管理、并发症管理、呼吸锻炼等。并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COPD健康宣教指南”,指南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提高患者可阅读性。
1.2.2.2 呼吸功能锻炼 由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取坐位、平卧位、站位,一手置于腹部,一手置于胸部行缓慢呼吸锻炼,用鼻呼吸,频率为4~6 s。缩唇呼吸:由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通过半闭口唇缓慢呼吸,缓慢吸气后尽量呼出气体,以改善通气功能,每日2次,每次30 min。呼吸操训练: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四肢伸展、扩胸、弯腰、下蹲等运动,以增加患者肺活量。吹蜡烛训练:患者取坐位,嘴与桌上蜡火高度持平,距离20 cm,用力吸气后用力呼气,直至蜡烛熄灭,每次完成一次练习后增加10 cm距离,直至相距80 cm为止。
1.2.2.3 运动锻炼 康复治疗师可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太极、上下楼梯、散步、骑自行车等运动提高患者运动耐受性。患者运动期间需有监护人陪同,且以不感到心慌、胸闷、气短为宜,每周运动4~5次,每次运动时间30~40 min。
1.2.2.4 雾化吸入指导 责任护士通过应用模型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雾化吸入治疗的意义及雾化吸入治疗装置使用方法,并让每位患者现场示范,对于示范正确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示范错误的患者及时进行纠正。
1.2.2.5 排痰训练 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排痰操作时可让其家属在旁观看学习,护理人员双手叠加,五指并排呈弧形,利用手腕力量快速拍打患者背部,从外向内,从下至上,边拍打并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同时鼓励家属学习排痰技巧,并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排痰。患者每次呼吸时叩击3~5次,持续5~10 min,每次操作2~3次。
1.2.2.6 营养指导 营养师根据患者经济状况、饮食习惯、营养状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蔬菜及水果。
1.2.2.7 心理指导 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由心理咨询师为患者进行疏导,并通过冥想法、音乐干预、知信行干预等方法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提高其康复治疗信心,同时指导其学会宣泄不良情绪,促进其身心康复。
1.2.2.8 社会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后由呼吸内科医师及呼吸专科护士通过电话、微信及上门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居家康复治疗情况,随访过程中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并根据康复情况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康复指导。定期组织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参加COPD健康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疾病康复训练及预防保健知识。
1.3 观察指标 (1)疾病管理。应用自拟的“COPD患者疾病管理能力量表”进行评价,量表包括饮食、呼吸功能锻炼、运动锻炼、用药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知识,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分值15~6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疾病管理能力越好。(2)治疗依从性。采用“慢性疾病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问卷共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总分25~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治疗依从性越好。(3)呼吸功能。通过体重指数(BMI)、6 min步行试验(6MWT)、气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动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吸困难程度(MMRC)计算BODE指数。(4)生活质量。采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等维度,每个维度采用百分制计分法,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调查方法 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向患者发放“COPD患者疾病管理能力量表”、“慢性疾病治疗依从性量表”、SGRQ问卷让患者当场填写并回收,调查前向患者说明本次调查目的及意义,并向患者讲解问卷填写方法。本次共发放问卷112份,有效回收112份,有效回收率100%。并于干预前后计算两组BODE指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或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BODE指数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及BODE指数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3.1 呼吸管理团队对COPD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COPD治疗是一个持续、长期、个体化及规范性的治疗过程,患者预后不仅与药物治疗方案有关,也与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有密切的关系[5]。临床上不少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系统化的认知及了解,导致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低下,治疗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患者康复效果。呼吸管理团队是由不同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康复管理团队,通过不同学科专业人员对患者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护理指导,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进而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呼吸管理团队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COPD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考虑可能由于呼吸管理团队通过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此外,患者出院后由呼吸内科医师及呼吸专科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院外随访及定期举办COPD讲座,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保健意识。
3.2 呼吸管理团队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 影响COPD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呼吸肌疲劳、气流受限等[6]。本研究针对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机制,通过建立呼吸管理团队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营养指导、运动锻炼、雾化吸入治疗及营养干预等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BODE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呼吸管理团队的建立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呼吸功能。考虑可能由于呼吸管理团队的功能训练指导,使患者长期坚持腹式及缩唇式呼吸训练,改善了肺通气量和呼吸肌功能,减少机体耗氧量,因此有利于肺功能恢复[7]。此外,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排痰指导,使患者及其家属在家中也能进行有效排痰,避免了痰液滞留肺部而引起感染,进一步改善患者肺部功能[8]。
3.3 呼吸管理团队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呼吸管理团队的建立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这可能由于COPD患者长时间受到呼吸管理团队专业化、系统化的呼吸功能指导,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功能,减轻躯体症状,增强其治疗信心[9]。另外,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身心健康[10]。
综上所述,呼吸管理团队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