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07李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16期
关键词:倦怠感调配学历

李婕

职业倦怠感也可称职业枯竭或工作倦怠,是指个体无法有效应对职业压力所导致的身心极度疲惫的长期性综合反应,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工作时长期处于疲倦及工作热情降低状态[1]。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根据国家卫生部标准建立的集临床药学及科研为一体的机构,可以实现负压环境下调配危害药物,免除配药对病区环境的污染并保护医务人员配药时可能受到的药物危害,是一种可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2-3]。但同时,由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常设于人员流动少的安静封闭区域,使得护士与其他人员接触较少,加上该岗位属于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需时刻面对新挑战的工作岗位,会使得护士出现精神及生理上的疲乏,进而造成职业倦怠感[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市三级甲等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职业倦怠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静脉用药调配护士职业倦怠感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7—10月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199名为研究对象,男41名,女158名;年龄21~34岁,平均(27.3±3.1)岁;学历:大专12名,本科163名,研究生及以上24名;职称:护士80名,护师77名,主管护师及以上42名。纳入标准:从事医院静脉用药调配的注册护士;护龄>1年;自愿参与该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未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实习护士;研究期间休假或外出学习护士。

1.2 研究工具 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自行设计基本资料问卷调查表,收集本组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护龄、每月夜班次数、每周加班时间、身体健康状况、职业损伤、心理弹性等。其他指标调查问卷包括:职业倦怠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工作压力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调查前对研究对象进行统一说明,告知其研究目的,匿名填写,确保资料的真实、准确性。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99份,收回有效问卷199份,收回有效率100%。

1.2.1 马氏职业倦怠量表(MBI-HSS)[5]该量表由任霞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基础上进行修订,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2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6分7级评分法,从0分“从来没有”到6分“每天都有”进行评分。总分临界值包括:情感衰竭≥27分,去人格化≥8分,个人成就感≤24分。总分越高则说明职业倦怠感越高。

1.2.2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6]该量表由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健康3个子量表及健康总体自测部分组成。选取其中7条有关身体健康及器官功能条目;5条有关日常生活功能条目;5条有关身体活动功能条目;1条身体健康状况自测条目。每项条目以0~10分进行计分,总分<90分为不健康;90~144分为基本健康;>144分为非常健康,总分越高则说明健康程度越好。

1.2.3 社会支持量表(PSSS) 该量表由姜乾金等[7]在Zimet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上进行翻译修订,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1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分7级评分法,从1分“极不同意”到7分“非常同意”,总分<48分为支持度低;48~72分为支持度中;>72分为支持度高,总分越高则说明支持程度越高。

1.2.4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8]该量表由坚韧、力量及乐观3个维度组成,共计2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从0分“从不”到4分“几乎总是”进行计分,总分100分,≤51分为低水平心理弹性;>51分为高水平心理弹性,得分越高则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1.2.5 工作压力量表[9]该量表由工作负荷、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及技能使用4个维度组成,共计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分5级评分法,从1分“非常不同意”到5分“非常同意”,总分<60分为工作压力小;60~80分为工作压力一般;>80分为工作压力大,得分越高则说明工作压力越大。

1.2.6 自我效能量表[10]该量表包括解决问题方法、应对事情信心及达成目标等内容,共计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总分40分,≤20分为低等水平;21~30分为中等水平;>30分为高等水平,得分越高则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影响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 199名护士中无职业倦怠感的护士为112名,占56.28%;有职业倦怠感的护士为87名,占43.72%。其中,情感耗竭平均得分为(20.44±6.02)分;去人格化平均得分为(12.51±4.31)分;个人成就感平均得分为(13.32±4.35)分,以个人成就感维度检出职业倦怠感率最高,占59.80%。

2.2 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护龄、身体健康状况、职业损伤、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工作压力为影响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1。

表1 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单因素分析(分,

2.3 影响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影响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因素放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业损伤、心理弹性及工作压力为影响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影响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护士的职业倦怠感通常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11]:(1)情绪方面。表现为持续的萎靡不振,对工作丧失热情及信心,且对自己的主观评价降低,对其他人及事物缺乏足够的兴趣。(2)生理方面。表现为疲惫乏力感、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失眠及抑郁等症状。(3)行为方面。表现为对工作产生厌倦,对待患者及同事冷漠、易怒,缺乏有效的人际交往及足够的业余活动等。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199名护士中无职业倦怠感的护士为112名,占56.28%;有职业倦怠感的护士为87名,占43.72%。其中,情感耗竭平均得分为(20.44±6.02)分;去人格化平均得分为(12.51±4.31)分;个人成就感平均得分为(13.32±4.35)分,以个人成就感维度检出职业倦怠感率最高,占59.80%。此结果表明,静脉用药调配护士职业倦怠感较高,其中个人成就感平均得分低于职业倦怠感临界值,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士这一特殊岗位有关[12]。静脉用药调配护士在调配药物过程中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环境较为封闭,容易产生压抑感等不良情绪。另外,静脉用药调配护士的主要任务是调配药物,与患者、家属及医师等直接接触机会较少,会使护士产生无法得到大众认可的不良感受,导致其个人成就感较低,进而使其产生职业倦怠感。分析如下:

3.1 学历 有研究表明[13],低学历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挫折感,导致其工作热情下降。本研究结果中,学历更高的护士其职业倦怠感明显更低(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更高学历的护士往往职称更高,所受到的待遇也更高,且在工作中容易获得晋升机会与外出学习及进修的机会[14]。同时,高学历护士所受到的教育理念更为先进,其自身学习能力及抗压能力也更强,对自我的评价也越高,因而成就感也越高。而低学历护士较高学历护士在面对生活、家庭等多方面压力更大,且社会人群可能对学历高低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认为低学历则说明能力较低,关注度较低,使得低学历护士产生被抛弃的不良感受,进而使其出现成就感较低的现象。因此,需要重视护士的再教育培训工作,积极鼓励低学历护士努力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同时鼓励其参与到医院其他科室日常工作中来,提高其自我认同感及工作成就感。

3.2 职业损伤 有研究表明[15],静脉用药中心护士为发生职业损伤的高危人群,包括药物危害、锐器损伤、皮肤接触药物等多种与职业相关的因素。本研究结果中,出现过职业损伤的的护士其职业倦怠感明显更高(P<0.05)。分析其原因:(1)由于静脉中心的多种高危药品属于对人体有害药物,如抗肿瘤类、激素类、抗病毒类等。长时间频繁接触会使药物在体内慢慢累积产生毒性反应,对其身体系统器官组织造成损伤。(2)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接触各类安瓿瓶,在开启时极易被玻璃碎片划伤或在调配药品操作时不小心被针头刺伤,且在溶解粉针剂时会产生药物微粒被护士吸入造成损害等。(3)静脉配置中心属于层流洁净空间,其中中央空调、层流工作台及生物安全柜在开启后,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可达70 db以上[16],也会对护士的听觉及其他各系统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需及时了解药物特性及理化因素,加强对于毒性较强药物的防护工作,重视并加强护士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仪器维护及保养,尽量减少噪音强度,定时进行5~10 min休息,必要时佩戴防噪耳塞减少噪音对耳部的刺激。

3.3 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面对压力及逆境时所表现的应对能力,可以使个体更好的应对压力。本研究结果中,心理弹性水平更高的护士其职业倦怠感明显更低(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心理弹性可以影响个体对职业倦怠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水平更高的护士往往性格相对更加开朗[17],且自我调节能力更强,对于不良情绪的管理能力也更好,因而使其更加容易的适应工作,善于在工作中缓解自身倦怠感。因此,需鼓励护士定期进行自我总结,对自身身心健康进行定时维护,努力学习适合自己的自我调节方式,如培养可以缓解工作压力的业余爱好,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等,提高自身抗压能力,从而降低职业倦怠感。

3.4 工作压力 有研究表明[18],医疗行业作为性命相托的职业时刻都存在着压力,而当压力超过自身承受极限时就会引发职业倦怠感。本研究结果中,工作压力越小的护士其职业倦怠感明显更低(P<0.05)。分析其原因为: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必须保证药品配置质量及用药安全,加上工作特殊性,需每日早起,工作时间长且强度大,可能导致护士生活缺乏规律,极易出现身心疲惫状态,进而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加上特殊的工作环境,密闭的空间、药品气味、产生的大量噪音及接触有毒药品会使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进而产生不良心理,甚至引发与医师之间的冲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如调整布局、扩大空间及美化环境等措施,必要时重新设计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及运营方式,如弹性排班、改进排药品方式等,尽量简化工作流程,缩短工作时间,从而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

综上所述,本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处于较高水平,学历、职业损伤、心理弹性及工作压力为影响静脉用药中心护士职业倦怠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护士的在职教育培训工作,重视并加强护士职业危害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强仪器维护及保养,帮助其学习自我调节方式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减轻职业倦怠感,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倦怠感调配学历
养猪饲料巧调配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大气调配师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膨胀学历
中学生过程写作的思考
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自我调节及破解策略
知识无力感
张馨予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