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
2020-09-07廖法学马广文吴云峰许鹏飞尹宗生
廖法学,马广文,常 俊,吴云峰,许鹏飞,尹宗生
(OA)具有微创、骨量保留多、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改善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度(ROM)、HSS评分均有良好的效果[1-3]。但对UKA术后人工关节被遗忘评分(FJS)鲜有报道。FJS评分是评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忘记人工关节能力的一种工具,忘记人工关节应作为关节置换术的最终目标,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膝关节本体感觉[4-6]。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9月~2019年7月采用UKA治疗的32例膝内侧间室OA患者资料,分析FJS评分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ROM、HSS评分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纳入标准:① 膝关节软骨磨损部位局限在内侧间室,外侧间室软骨完好;② 前交叉韧带功能完好;③ 内翻畸形及屈曲畸形均<15°;④ 内翻畸形仅发生在伸膝位,非固定畸形能够纠正;⑤ 单侧膝关节行UKA。排除标准:① 类风湿关节炎;② 胫骨或腓骨截骨术后;③ 感染性关节炎;④ 严重的骨质疏松症;⑤ 体重>90 kg;⑥ 有明显手术禁忌证。
1.2 病例资料本组纳入32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54~81岁。左侧18例,右侧14例。患者术前均摄膝关节正、侧位及负重位X线片,必要时行MRI检查,确定为单纯内侧间室软骨磨损引起的疼痛。本研究中的假体采用Biomet公司的Oxford Ⅲ单髁系统,为活动平台。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
1.3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应用气囊止血带,用下肢固定架将患肢悬空,可以屈曲>110°,在髌骨内侧缘向关节线远端3 cm处做长约8 cm的旁正中切口,打开关节腔,切除部分阻挡视线的脂肪垫,检查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和外侧间室、髌股间室软骨状态。去除股骨内侧髁内缘、髁间窝两侧缘、内侧副韧带下方和股骨内侧后外缘骨赘。安装胫骨截骨导向器对胫骨平台进行截骨,胫骨平台尺寸匹配胫骨假体的大小。股骨髓内定位(髁间窝内侧角前方1 cm处开口)后,安装股骨髓内定位导向器,依次对股骨后髁、股骨髁进行截骨。测试屈曲和伸直间隙平衡后行胫骨平台开槽。安装试模确认假体位置及大小合适、半月板轨迹满意后,安装胫骨和股骨假体,待骨水泥凝固后置入合适厚度的半月板假体。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逐层缝合,切口旁置或不置引流管,弹力绷带棉垫加压包扎,全程需注意保护内侧副韧带。
1.4 术后处理常规给予镇痛、预防感染治疗,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锻炼、踝泵运动,早期创伤反应比较重的时候,鼓励患者早期扶拐下床行走。术后1~2周创伤反应减轻后可加强膝关节屈曲锻炼。
1.5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记录术后1、3、6个月的FJ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HSS评分。采用中文版FJS量表[7]评估患者术后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总分0~48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对自己的人工关节感知度越低,膝关节本体感觉越好,反之亦然。
2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48个月。
2.1 术后各评价指标比较见表1。FJS评分、VAS评分、膝关节ROM和HSS评分术后3、6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FJS评分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862,P<0.05);FJS评分与膝关节ROM呈负相关(r=-0.968,P<0.05);FJS评分与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956,P>0.05)。
2.3 典型病例见图1~3。
3 讨论
3.1 UKA的优点膝内侧间室OA病变局限在膝关节内侧间室,患者通常有明确的膝关节内侧疼痛点,在严格把握手术指针的情况下,UKA相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更具有优势[8-9]:UKA仅对膝关节内侧间室进行置换,手术范围小,可以保留更多骨量和正常韧带结构,得到更好的膝关节功能。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UKA生存率越来越高,Fornell et al[10]报道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 5年生存率高达97.5%。UKA根据平台假体的设计方式不同分为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本研究采用的是活动平台UKA。活动平台UKA具有与股骨髁形合度高、磨损低、最大限度模仿生理运动学等优点,与正常膝关节结构类似,相对于固定平台UKA可以得到更好的下肢力线[11],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和提高满意度。本研究中术后6个月VAS评分的平均值为1.3分,膝关节ROM的平均值为126.1°,表明活动平台UKA可以明显改善膝内侧间室OA患者的疼痛和功能。
表1 术后各时间点FJS评分、膝关节ROM、VAS评分、HSS评分比较
图1 患者,女,55岁,右膝关节疼痛3年加重半年,诊断为右膝内侧间室OA,行右膝内侧间室UKA A.术前X线片,正、侧位显示右侧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磨损集中在内侧胫骨前方,后方软骨尚可,负重位显示右侧膝关节内侧间隙消失,呈骨对骨改变;B.术后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侧间隙恢复正常宽度,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周围骨折及松动下沉迹象 图2 患者,男,54岁,右膝关节疼痛4年,诊断为右膝内侧间室OA,行右膝内侧间室UKA A.术前X线片,正、侧位显示右侧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磨损集中在内侧胫骨前方,后方软骨尚可,负重位显示右侧膝关节内侧间隙消失,呈骨对骨改变;B.术后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侧间隙恢复正常宽度,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周围骨折及松动下沉迹象 图3 患者,男,61岁,左膝关节疼痛20年加重1周,诊断为左膝内侧间室OA,行左膝内侧间UKA A.术前X线片,正、侧位显示左侧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骨赘形成,软骨磨损集中在内侧胫骨前方,后方软骨尚可,负重位显示左侧膝关节内侧间隙消失,呈骨对骨改变;B.术后正、侧位X线片,显示内侧间隙恢复正常宽度,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周围骨折及松动下沉迹象
3.2 FJS评分的实用性FJS评分简单有效,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内部一致性、可靠性、结构效度,根据FJS评分结果可以了解UKA术后患者满意度和膝关节本体感觉,实用性高,可以作为UKA术后的常规调查,并根据结果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有报道[12-13]采用FJS评分前瞻性研究发现,与TKA相比,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患者术后能得到更好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和更高的满意度,这可能与UKA创伤小、截骨量少,从而能保留前交叉韧带及更多的软组织和骨量有关。
3.3 本研究结果分析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患者术后3个月FJS评分和各项指标均达到良好效果,术后6个月改变不明显,提示3个月内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进一步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UKA术后膝关节疼痛感越轻、膝关节ROM越大的患者术后膝关节FJS评分越好,表明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ROM是影响膝关节FJS评分的重要因素,据此笔者认为UKA术后持续镇痛具有必要性,不仅是在住院期间行镇痛治疗,出院后在没有明显禁忌证的情况下可继续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另外加强膝关节活动应该是持续性的,在早期创伤反应比较重的时候,鼓励患者早期扶拐下床行走,使其能以自然速度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术后早期在镇痛良好的情况下,患者膝关节应被动处于伸直状态,不需要强行做屈膝锻炼,应在术后1~2周创伤反应减轻后再加强膝关节屈曲锻炼。
3.4本研究的不足① 随访时间短;② 未考虑心理因素对膝关节FJS评分的影响;③ HSS评分内容太宽泛,不能具体到某一指标。本研究在后期会进一步完善,以期得到更可靠的结果。
综上所述,UKA治疗膝内侧间室OA疗效较好,术后进行良好的镇痛和膝关节锻炼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较高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