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图案瓦当的艺术之美
2020-09-07郭润滋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 郭润滋/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
瓦当即筒瓦之首,俗称瓦头,“当”又译为“挡”的意思,其功能是挡住上面的瓦片以防滑落,用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其次是起到防止椽头和房檐风雨侵蚀的作用。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上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构件,既有实用功能又能起到装饰审美的功能。
一、瓦当的样式及其发展
瓦当的样式有两种,在秦汉时期以前主要是半圆形,在秦汉时期及之后主要是圆形样式。在西周中期之前,屋檐上的瓦当构件主要是用于防水和排水之用,以保护屋顶的木制构造,当面上主要是素面占据主流,没有装饰,主要是对功能使用的追求;在西周的中晚时期,瓦当上开始出现纹饰,具有表现性和美感,具有美化的功能;东汉时期佛教传入,具有宗教性质的莲花图案大规模地出现在瓦当上,使瓦当具有了宗教功能。到如今,一些仿古建筑和园林建筑中仍然可见瓦当的痕迹,但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瓦当已逐渐退出我们的视野,瓦当被当作文物和艺术品陈列在博物馆的架子上,显然瓦当已演变成为一种艺术品,成为收藏家们争先收藏的对象之一。瓦当由实用功能提升到装饰美化功能,再到宗教象征,最后成为艺术品的转变,渗透出瓦当在历史发展中的时代意义。傅嘉仪编著的《中国瓦当艺术》一书中将瓦当分为画像瓦当、图案瓦当和文字瓦当三大种类。瓦当艺术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来源于人类的实际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瓦当艺术从考古学者研究发现最早的西周时期发展到明清时期,遵循着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图案瓦当是瓦当的三大种类之一,其纹饰的发展经历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是早期先民对生活中自然现象的提取和加工,与社会背景和物质文化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纹饰由简单的线条向复杂的装饰性主题的表达是先民智慧和精神文明的体现。
二、何为汉代的图案瓦当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而瓦当艺术在这一时期同样达到鼎盛期,成为皇家、贵族建筑的必备构件。图案瓦当是汉代一种普遍而重要的瓦当类型。汉代瓦当上的图案主要来源于自然、生活或人类想象的神兽纹样。图案具有抽象性和写意性,此时的瓦当审美性也在逐步地加强。夔纹瓦当(图1)主要盛行于汉代的初期,云纹瓦当是汉代瓦当的主要纹饰图案。瓦当上多纹饰和文字,具有装饰作用,图案瓦当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晚期,其纹饰沿用了青铜器上的装饰图案。
先秦时期,产生了图腾崇拜,饕餮纹、夔凤纹等图案普遍用在瓦当图像中。神兽图像的瓦当多用在陵墓的建筑上,有守家护宅及守望陵墓之意。经历了楚汉之争的汉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到汉武帝时期,马匹较多,因此,马的图案应用到瓦当的图案中。战国时期,由于鹿和人的关系密切,在瓦当上绘制鹿纹的图像,借鹿并表达“禄”的含义,寓意吉祥。由此可见,瓦当图像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祝愿的直觉呈现。
三、汉代图案瓦当的纹饰之美
在汉代,图案瓦当发展得更为丰富多样。图案瓦当的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植物纹等,为精致的艺术品,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此外,自东汉以来,中国与西域的交往更为频繁,中外文化的交流也表现在瓦当的图案装饰上,开始出现莲花纹和胡人的装饰纹样,纹饰又从一个新的角度承载了瓦当这个器物的物质形态的文化传达。从图案瓦当上的这些纹饰符号我们可以解读出汉代时期的社会文化、政治思想、审美精神、宗教信仰和人生哲理等文化内涵。如秦始皇陵挖掘出来的夔纹“瓦当王”(图2)表现出了一种雄奇博大的气势威严之美,汉代的瓦当艺术古拙质朴,如旺盛的生命力绽放狂放的宏伟气势。纹饰不仅仅只是表象,而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意象。
图1 变形夔纹瓦当
图2 瓦当王
图3 云纹瓦当
四、图案瓦当的观念之美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图案瓦当是道和器的统一体,既具有使用的功能又具有审美的功能。瓦当一方面是建筑的重要构件,起到保护房檐的功能,另一方面其图案纹饰又是表达了匠人和主人的思想文化载体。“物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艺术表达其观念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自古以来,传统图案纹样与各种器物的完美融合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青铜器、陶器、漆器、瓷器等,无不包含图案纹样的存在,这些图案除了本身的独立意义之外,还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诸多内容。西周时期,瓦当最早运用在高规格的建筑物中,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图案瓦当的纹饰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愿望和意志。日本学者村上和夫在《中国古代瓦当纹样研究》一书中写到:“天的概念是在西周时期确立的,而重环图案(指西周瓦纹)就是作为其象征的图案,……将这种图案理解为天体是合理的。”村上和夫的观点明确表达了早期图案瓦当纹饰有阴阳离合的思想意境。当面上的纹样整体对称布局,使人产生一种对称和谐的心灵感受。
符号学家索绪尔将符号分为能指和所指两种意义,能指即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是符号的可感知部分,所指即符号的内在意义,也就是自身所蕴含的深层内涵。在汉代的图案瓦当中最常见的是饕餮纹、云纹和莲花纹。瓦当上的纹饰就是符号的载体,是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
饕餮纹又称为兽面纹,饕餮是古人想象的一种神秘怪兽,没有身躯,只有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是贪欲的象征。饕餮纹图案庄重、肃穆而神秘,其纹饰结构严谨,引人进入一种神秘的艺术境界,由此来表达皇权的威严和权力。
《易经》中写到:“云从龙,龙起则云生。”“而汉代皇帝(文帝)笃信方术‘望气’之说。气,则云气。”因此,汉代云纹图案瓦当的母体花纹——云纹,占据当面中央以外大面积的主要部位,花纹变化丰富多样。云纹可分为卷云纹、羊角形云纹、连云纹和蘑菇形云纹(图3)。云纹瓦当当面中心以圆钮为中心,花纹在四周均匀布置。“汉云纹瓦当形制规整、图案丰富、线条流畅,简洁而无粗率之嫌,轻盈却无纤弱之弊,变化万千,如行云流水,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动态美、韵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云纹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和感受,将自然中的具象事物高度概括为抽象的图案形式。
“莲花瓦当作为一种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建筑材料,意境完全蜕变为宗教建筑的装饰品,如同宗教专有的标志一般,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似乎功能性有些减退,成为了宗教建筑的附属品。”莲花纹作为瓦当的一种图案纹饰最早出现在秦代。“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莲花暗喻了女子的美丽也是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东汉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莲花被赋予了宗教意义。莲花在佛教中代表着永生的观念,由此,莲花的形象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和接纳,瓦当上的莲花图案成为主流趋势。佛教对莲花纹样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莲是脱俗、高雅的象征,瓦当中莲花的使用主要运用在寺庙的建筑上,象征众生内藏的菩提心,也象征高洁的品格,还代表了吉祥的寓意。
随着青铜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图案瓦当的纹饰也开始发生变化。饕餮纹和莲花纹等代表祭祀和宗教性质的图案瓦当也随之边缘化了,由此开始出现叙事性和表现性的图案瓦当纹饰。狩猎、舞蹈和战争等多方面的以生活为主题叙事的图案纹饰从瓦当向汉画像石并由延伸了其他主题图案纹饰的发展。瓦当和汉画像砖正好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礼制思想观念,正如“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汉代的图案瓦当使一些装饰性的主题题材向绘画方面的主题题材方向发展,具有审美性和表现性,但其图案纹饰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具有普遍性。
结语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宫室台榭类的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更加壮丽宏伟,瓦当的使用也更为普及并发展得相当成熟,其造物设计思想极具审美价值。图案瓦当一方面作为建筑的重要构件,另一方面作为工艺品,其审美意识代表了上层阶级的阶级属性。“任何一件艺术品也都像一个高级的生命体一样,具有生命特有的情感、情绪、感受、意识等等,那么我们又要称它为‘意味’,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意味是通过生命体一样的形式传达出来的。”瓦当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它的形式和意味在时代的变迁中具有变异性,而它的变化正是一种生命形式的体现。其图案承载着人类对时代的认知、对美好愿望的期盼和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汉代的图案瓦当由实用功能逐渐被宗教性和审美性功能所取代,最后演变成中华文化符号的一种物质载体,反映了多年来人们对精神文化和审美思想的不断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