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2020-09-06季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9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农村地区

【摘  要】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较以往而言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水润万物兴,作为世界万物生存的基础,水资源污染带来的不仅是生态的不和谐,甚至还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基于此,本文针对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治理对策,以期能推动农村生态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治理对策

引言

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有效促进了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但经济发展的同时,水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导致农村水质量大幅下降。基于当下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采取科学可持续的治理措施是目前人们亟需思考的课題。从相关数据分析可见,水污染究其根源关键在于人们保护意识薄弱。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污染源头、加强水污染治理与保护、完善水污染治理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稳定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人与水资源共同体。

一、农村地区水污染及影响因素

(一)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收集难度大。

随着城乡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农村居民的生活及生产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但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生活环境仍然存在一定落差,96%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是直接排放至地表或水体。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每天的污水排放量高达2300万吨。而我国将近70万个行政村,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仅占6.7%。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居住相对分散,所排生活污水也就处于分散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专业处理,水污染治理缺乏有效性。随意排放的生活污水收集难度很大,造成水污染现象。

(二)化肥农药使用量大,污染水环境。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较多。相关数据显示,种植业对化肥、农药的需求量从1980年25%逐年上升,截止到2021年已高达5912万吨。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居高不下,但其利用率如化肥中氮素仅为30-35%,磷的利用率仅仅10-20%,未被有效利用的化肥、农药则进入土壤、水体。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但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农产品增收的同时,也造成土壤及水环境的污染,严重威胁着农村环境。

(三)畜牧养殖水平较低,造成水污染。

除种植业之外,农村畜牧养殖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产业之一。一般而言,养殖形式包括以猪、牛、羊等为主的畜禽类养殖,或者以鱼类为主的水产品养殖。由于农村条件有限,养殖规模不大,养殖水平较低,相关养殖设施不够完善。比如,畜禽类粪便处理实施效果欠佳,甚至部分地区仍然随处可见露天堆放的现象。尤其是雨期受到雨水的冲刷,极易造成水环境污染。

二、农村地区水污染相关治理对策

(一)加强宣传,唤醒农村居民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受客观因素影响,人们普遍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在水污染加剧的今天,强化人们保护水环境的意识是实现水环境保护与改善的重要前提。首先,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需坚持给予水污染防治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强宣传水污染危害,可以借助讲座或者宣传栏的形式为民众普及相关知识,唤醒大家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其次,一些水污染较严重的农村工业生产地区,宣传保护水环境的同时加强普法教育,促使各个企业完善生产设施,进行污水无害化处理。

(二)加强治理,实现水污染治理有效性

立足于当下农村水污染现状,实现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而言,需进行规划布局,相关部门应深入了解水污染情况,秉持“因地制宜、优化资源”的原则,运用现代化污水处理技术,设置统一排放污水的管道,构建生活污水治理体系。第二,对于畜牧养殖业来说,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补贴等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农村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借助先进处理技术实现牲畜粪便与养殖场排放污水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有机肥服务于农村种植业。第三,现阶段以“绿色无公害”为指导理念的生态农业成为我国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为避免过度消耗,可以构建节水型农业产业达到既满足农业用水,又能尽量避免水环境污染的目的。此外,科学划分养殖区,将一些高肥、高药的农作物规划至不易发生地下水污染的区域种植。并且结合绿色种植理念,为农民开展知识讲座,帮助农民认识到科学选用肥料,改进农药化肥的使用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价值。

(三)加强监管,促进水环境改善与提升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如火如荼实施的背景下,结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分析农村水污染问题并进行有效治理势在必行。为保障农村地区水环境质量,加强水环境保护、强化水污染治理也是提高农村水环境水平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受水污染影响;另一方面,治理农村水污染能够促进农村生态化。水资源问题不仅是农村问题,亦是事关我国国情的问题。总之,落实监督责任,高度重视水资源市场监管,能够为农村经济以及居民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结语

总言而之,当今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付出了水污染、生态环境失衡的代价。现阶段,针对形势严峻的水污染现状,我国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取得有效进展。提高水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关注度,加强农村地区水资源保护力度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助力,通过秉承生产发展、文明建设的治理原则逐渐摆脱水污染的威胁,实现农村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萌.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05):113-114.

[2]刘毅.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 现代农业研究,2019(11):144-145.

作者简介:

季阳,1972年出生,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环境工程本科毕业,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管理和农村生态经济。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农村地区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当前农村地区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