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0-09-06阳习超罗丽芳刘松华
阳习超 罗丽芳 刘松华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米产业链的不足和发展前景,明确提出了大米产业链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防范措施,探讨了在大米领域建立公众知名品牌以提高大米产业链的必要性。大米产业链,以及在稻米领域建立大众知名品牌的途径和途径,让我国稻米产业发展有一定的自然规律。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大米是我国的主食,占粮食总量的60%。大米食用量占据了全国几乎近7成的人口,年消费量超过近2亿吨。大米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粮食生产有影响。安全具有关键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一些分歧和困难逐渐显现,导致大粮农的经济效益降低,危及大粮农的积极性,部分地区水稻总面积逐渐缩小。本文彻底剖析了我国稻产业的问题,探讨分析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出了新的措施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1.优质稻产业存在的问题
1.1生产乏力
由于农村地区很多人需要提升自己生活水平,导致很多农民外出务工,农村本身稻产业的劳动力非常短缺,外出务工的多是男性青壮年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两部分人组成,留在农村田地里多是老人和妇女,这就导致农村生产力非常乏力,不论是稻产业还是其他产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1]
1.2产业化水平不高
由于农业产业受到的资源限制越来越大,耕地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有些农业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对农产品也没有科学使用,导致农田污染也很严重,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综合素质没有提升导致该地区的产业化也没有很大的提升。
1.3稻产业没有市场
稻产业缺乏高新技术支撑点,具体表现在农业产业与科技脱轨、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生产过程中缺乏结合新技术,农机车的发展趋势也比较难。同时,尤其是稻米机切割培训仍然是大米生产制造机械自动化全过程的关键技术短板。
1.4没有经济效益
稻米的一般种植和加工效益低,这是在农业上是很正常的现象。由于我国近些年把保护价调低,加上一些不好天气的影响,这几年的稻米的种植收益普遍较低,很多农业种植户出现了一定的亏损,稻米的产业也是不太景气,稻米的加工利润也是只有百分之几左右,纯利润也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2]近些年很多粮食加工行业也出现比较大的亏损,很多企业甚至关门停业。
2.优质稻产业发展现状
2.1体制改革相比其他产业提前一步
我国在近些年对于粮食的结构做出了比较大的调整,重点提高粮食的产量和生产效益。我国对于粮食的生产已经开始转向更优质的生产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是有一些相关政策保障的。其次,国家对稻产业进行一定的价格保护,保障了农民在收入上可能会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的政策下,对于进行稻产业的农民无疑是更好的促进作用,鼓励更多农民进行稻产业的生产,[3]最后在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鼓励根据稻质量进行价格的提升,这样的决定让稻产业的竞争无形间形成,就能鼓励更好的稻产业的发展,也对劣质稻产业进行淘汰,我国一直对稻产业的发展及产业化开启了绿灯。
2.2前景广阔
我国稻产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稻米的需求也不同,比如现在北方对稻米的需求是明显高于南方,稻米在实际的消费的过程中,如果有足量优质的稻米,农民收入会不断增长,这也是由于我国人民对优质大米的需求,国内稻产业的市场是非常好的。在国际上我国稻产业的是主要的出口国,由于我国气候非常适宜稻产业的生产,高质量稻米受到国际上很多国家的青睐,所以我国出口市场也是有美好的前景。
2.3政策支持
优质稻产业的发展已经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已经是农业重要的组成部门,一些发展迅速的农业产业已经为优质稻产业制定了一些好的政策,对优质稻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很多的支持。
3.优质稻产业发展对策
发展稻产业的过程中,要重视相关企业的发展,市场是企业主要依靠的主体,在对稻产业经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对于优质的稻产业来讲,除了自己的管理加技术,还有国家相关部门对稻产业的支持,所以对于稻产业更好地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筛选优质稻的品种
要想更好的发展好稻米的生产,必须要选择优质稻米,不仅要选择优质稻米,还必须要保证高产,因为优质稻在目前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还没有完整形成,农民是需要高产量才能增加收入,对大米的需求主要需求阵营就是城市人民和农民本身,在这一阶层的人民可以承受大米价格的上升趋势,如果产量偏低会造成大米价格上升,就影响到优质稻产业的发展。
3.2建设优质稻的基地
我国人口不断增多,为了适应我国和国际上对优质稻的需求,要选择适合稻生产的地区进行优质稻的研究生产,建立相关的优质稻的生产基地,尤其是注意要针对全球对优质稻的需求,建立对应的出口稻产业的基地,充分利用好不同地区的而资源优势,发展好优质稻生产,尤其结合一些企业去建设硬件设施,这样的硬件设施能保障优质稻的生产,形成一整片的生产基地,在整体上由农业部分配合,进行产业指导,并且结合农业科技提供有生产保障的种子,这样才能大批量的生产出优质稻,这样更好地促进农民的收入。
3.3协调关系
优质稻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多个部门,例如我国家生产、进出口以及承担稻米生产的企业还有农民等其他多个部门进行生产。在这个过程中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发挥出各个部门对优质稻产业快速发展,打破以往对稻产业的束缚,逐渐形成大型优质的稻产业的发展,形成省与省之间的深入合作。
3.4政策支持
优质稻产业在发展的初期还是比较稚嫩,对于稻产业的发展国家在相关的政策上要适当给予一些优惠的政策,过程中对信贷和税收也可以适当做出对应的调整,更好地促进稻产业的发展,能帮助更多优秀的稻企业加快自己加工设备的更新,不断提高稻米的质量,创造出更多优质的产品。
3.5更新加工設备
要想优质稻产量长期保持着稳定,就必须把设备不断进行更新,由于很多地区的农业加工设备使用时间都很长,这样的设备对优质稻的生产没有好处,如果不进行更新设备就会让优质稻的生产就彻底停歇,只有在设备上更新,引进国内外优秀的优质稻加工线,经过科学的程序之后,才能提升优质稻加工后的质量,市场竞争力才能有保障。
4.结束语
随着稻产业在我国不断地发展,一定要不断深化稻米粮食的流通体制,要选择适合稻米从生产好的地域,在发展稻产业的过程中注意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政策上也要给予稻产业更多的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稻产业在我国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栋栋,吴华平,秦叶波,等. 优质稻生产、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概述[J].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716-1718.
[2]SHI Junsheng,WANG Renbei,YU Xiaomin,等. 浙江省水稻品种发展现状与对策[J]. 中国稻米,2019,025(0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