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当前学情下的《机械制图》课教学方法探索

2020-09-06岳大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1期
关键词:专业课教学学情分析机械制图

岳大帅

【摘  要】中职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教育的成效关系着中职生的人生选择。制图课是中职机械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对于中职生而言普遍存在教学难、效果差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情分析和专业发展现状,主动探索制图课的教学方法,为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发展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情分析;专业课教学

中职学校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开展中职教育也成为现今所有中职学校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的中职教育既是本地区学生提高自我的重要途径,也是本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还为国家经济发展储备人才。因此,加强中职各学科建设研究是中职教师的重要任务。

《机械制图》课是机械类专业的公共基础专业课,根据课程体系和专业发展规划,本门课都是安排在学生入学后的一到两个学期完成教学任务。而随着社会技术水平的发展、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专业的发展规划也在不断更新,从而不断压缩每门专业课的课时。制图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没有实践运用,学生对各个国家规定很难融会贯通。所以要求我们中职教师要不断调整思路,完成教学计划,把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讲解通透。

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而我们的专业课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又让我们教师的各种努力受到挑战。首先,现在的学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普遍增强。我们教师所用的大多数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只是司空见惯的常用表达方式而已,缺乏吸引学生的亮点,学生缺少长久的兴趣和好奇心。其次,专业课的设置对学生的影响。当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多数是来自初中学校的中下游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学习习惯等因素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消极的思想,看待问题容易走极端,外界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面对这样一群学生,进入职业学校之后很难快速进入专业学习。而我们的专业设置又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适应时间,学生刚开始学习还有新鲜感,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习惯又恢复了初中时的状态,学习内容更专业更深入了,专业素养相关知识不能同步渗入,造成了现在的中职生更难融入到学习中。第三,我们的专业课后续课程衔接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规律。每门专业课学完之后,后续课程在应用本课程知识的时候很少能系统、连贯的表达知识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如果得不到实践,会逐渐遗忘或难以理解。

面对中职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我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争取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首先,按照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分阶段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职业教育的学习环境中。我们的中职学生一般有2种选择,就业或者升学。对于就业学生来说,未来的工作岗位多数以技能应用为主;对于升学的学生来讲,第一次接触专业课很难达到多高的学习水平,多数是在升学前进行强化学习,掌握更多更详细的知识点。所以,不管学生将来的选择如何,刚接触专业课学习,我们都不可能拔苗助长,强调一定要学生掌握多少专业理论知识,一定要学会什么内容,而更多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学习专业课,如何在现场用學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所以第一堂课我会对学生说,有些学生可能在学完这门课后觉得很难,没有学会,但是请不要放弃。比如制图的尺寸标注,这是很多学生最困惑的一部分内容,他们不知道标尺寸为什么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只会机械的根据课本或老师讲的内容去练习。而我们的机加工专业的学生即使制图理论课学的不是很理想,但是在车间练习技能的时候,图纸都能自己看懂尺寸,因此,第一阶段学习,对于标注尺寸这一部分内容只作认知讲解,不作要求,第二阶段学习进行简单尺寸的标注讲解,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分段作业练习,部分掌握较好又愿意学习的学生利用课上练习时间或课后辅导重点讲解,而其他同学掌握如何读懂尺寸或绘制简单尺寸。所以我们只有分析清楚学生现阶段需要什么知识,能够掌握什么知识,我们才能制定更为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生才能真正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其次,加强情景创设,让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习的专业课及相关的行业发展。学生学习的知识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学生会缺乏学习的动力。我在上课期间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相应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于应该掌握的专业术语、行业知识、工艺概述等根据本课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描述和讲解,并举例解释该内容的具体应用,让学生知道什么工作内容该怎么分析、怎么应用所学知识。比如讲装配图时,将现场图纸和模型一起呈现给学生,利用模型逐一分拆零件,然后对照图纸讲解结构,分析零件的尺寸、结构、用途,再把零件组装起来,讲解装配知识和注意事项,讲解各零件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零件的制造、装配、使用会更清楚、更能理解制图的意义。

第三,强化动手能力。根据教学进度,随时穿插一些零件测绘、现场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制图的教学中。我们在学习基本体时,会利用一些泡沫或蔬菜让学生亲自切割一下,观察基本体形成的过程,分析基本体表面上的点的投影关系,后续会了解基本体的截交线直至组合体的相贯线等内容,学生既获得了技能经验,又了解了制图课上学习的表达方式等内容,操作过程也是充满好奇心和信心,整个教学过程很充实,富有艺术性和成就感。在学习零件图和装配图时,我会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定几个零件结构,然后寻找相应的模型让学生进行测量并绘制图样,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既能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也让学生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对于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也不会产生比较大的压力,部分学生会因此改变对专业理论课的认识。

总之,我们的《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工作、交流的必备技能,通过我们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和改革,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这一门课的知识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学生学情分析及对策   朱琳现代职业教育 2017年11期

[2]中职生学情,原因及发展改进策略  肖丽  青春岁月  2018,(5)

[3]刘晓民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6(22):147.159

猜你喜欢

专业课教学学情分析机械制图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制图》线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制图与CAD教学改革的研究
基于职业院校《机械制图》的创新方法研究
烹饪对口单招专业课教学研究
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大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