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之浅见

2020-09-06蒋雅兰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基础工程特点施工技术

蒋雅兰

摘 要 伴随我国经济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房屋作为人们的主要生活场所,其质量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提高。地基作为房屋建筑的重要施工部分,影响着整体建筑的使用性能和质量,强化地基基础施工的技术应用,使未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得以保障。本文通过建筑地基换填处理案例简述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地基基础施工特点及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其应用。

关键词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特点

引言

地基是房屋建筑的主要部分,地基基础施工的稳定性对后期整体建筑质量的影响较大。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应因地制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才能保证房屋建筑质量。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对建筑项目近期或长远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地质区域的差异,每一建筑单体的地质构造、水文情况都存在差异性,当土体的承载能力无法达到施工要求时,需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加固地基基础,做好地下水的防、排、截、堵工作,并对原有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全面提升地基的承载力、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以笔者参与的酒店项目地基处理案例作为实践分析例子。

1.1 酒店池塘淤泥或软基场地换填概况

案例为广东省江门市某酒店项目,建筑框架结构,本酒店工程为地下室一层,地上1栋3层裙楼及15层五星级酒店塔楼。酒店建筑物施工区域内有原有池塘,且受积水长期浸泡影响, 导致池塘周边一定范围内形成软塑淤泥状态。该区域土质为软土淤泥,开挖过程中需考虑放坡及土方塌陷,因此软土淤泥开挖面积应为原有面积外扩5m。

1.2 地基换填施工方案

地勘钻孔柱状图显示,ZK3淤泥底标高16.94m (4.6M厚淤泥)、ZK7 淤泥底标高17.35m(3.6M厚淤泥)、ZK14淤泥底标高16.93m (3.2M厚淤泥)、ZK15淤泥底标高17.5m (3.71M厚淤泥)、ZK18淤泥底标高16.08m (4.5M厚淤泥)、ZK19淤泥底標高17.24m (3.71M厚淤泥);由于地处低洼长期受水浸泡,现状处于稀泥流塑~软塑状态。查地勘资料参数值详见下表:

静压桩机参数值:自重650吨,纵向长腿受压面长15.m×宽2.0m×2,横向短腿受压面长6.0m×宽2.0m×2,长腿方向每平方受压值为:650÷(15×2×2)=10.833吨/m÷80%受压利用率=13.54吨/m2 (135.4KPa/m2);短腿方向每平方受压值为:650÷(6×2×2)=27.08吨/m2÷80%受压利用率=29.17吨/m2 (291.7KPa/m2),本计算暂按长腿方向取值。

根据上述地勘报告参数值、桩机自重参数值和施工现场情况,现有土质情况无法满足静压桩机施工承载力要求。为了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管桩不受挤偏或挤断,方案采用措施如下:①须将现场淤泥或软基挖除并外运弃置;②综合前用砂质黏土换填失败经验(换填压实后受渗水浸泡再次形成软土),必须采用换填级配碎石、砂分层压实,配合比为:碎石70%、砂30% (中砂),石子粒径5~40mm,并分层厚度≤500mm压实,密实度满足至92%,承载力特征值预计可达到 120~160KPa/m2方可满足静压桩机承载力要求。③排水措施:在东西两侧挖排水沟引至场外排水渠道,沟深根据场外排水渠道标高确保排水畅通,换填场内设集水坑,每天派专人用ct 80 污水泵抽水至场外排水沟,确保场内换填的土壤不受水浸泡。

2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特点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是整个房屋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承受着整个建筑物所有的动静荷载、临时荷载及永久荷载。地基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不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缩短其使用寿命,严重时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地基的复杂性与多发性。房屋地基在施工过程中除因我国自身地理、地质条件多变复杂的情况所导致产生的影响外,地质灾害对房屋的整体建筑也有一定的损坏。因地质复杂多变,使建筑企业无法全面掌握在建筑结构中发生的相关问题,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在工程施工时间和质量方面都会产生影响。房屋建筑中容易造成资源与经济较大程度的损失,通常是因为未合理的对地基基础施工方案进行设计,从而导致在房屋建筑完工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开裂,甚至建筑坍塌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在房屋建筑中都是在施工中比较常见的技术问题。

(2)地基的隐蔽性与困难性特点。地质资料及水文资料由建设方提供给施工方,施工方在收到资料后应到现场查看、核实。地质情况大部分无法从表面上获取并判断,需借助勘察仪器获取相对精准数据,但也无法对项目范围内地质情况做全覆盖剖析。施工单位依据地质勘察报告组织施工,常常会遇到开挖面与地质报告不一致情况,或地下水情况复杂,造成地基不稳定,而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隐秘性就更明显,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性。随着勘察技术的发展,这些难题也会逐步被解决。

3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其应用

3.1 地基基础勘察技术

为了使现代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得以保证,需对地基勘察技术进行改进与完善。施工前应对建筑区域地质进行勘察,全面掌握地质分布情况,并根据房屋建筑规模与结构,对房屋建筑项目做出正确判断,明确地基施工工程允许变形的范围。根据单栋高层建筑地基平均性需求勘探点应设置在四个以上,密集建筑可以适当减少。以地面为基准进行勘察,前提是保证地基地面宽度>5米,将地层结构与地基均匀性质再对勘探点的数据进行确定的同时,实施原位测试方法[1]。

3.2 支护设计与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支护设计与土方开挖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保持建筑场地坡度不被积水浸泡,对挖成的基坑加以保护,同时再测量控制基坑的排水渠道和集水井的保护;②针对挖方区域进行绘图,明确基坑开挖路线、坡度、排水以及水井位置等;③针对地质较硬的施工区域,可采用反铲挖掘机对难以挖掘的位置进行挖掘,并控制挖掘的深浅程度,避免地基土因挖掘挖超被扰动[2]。

3.3 地下水控制技术

现代房屋建筑中,地下水是引发地下沉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图1是对某建筑楼管井降水制定的解决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促使井的形成,借助井底软石与砂层的渗透性能;②减少管井数量;③满足地下水的控制需求,减压降水;④将管井深度设置比基坑深6米,削弱进水量[3]。

3.4 基坑监测技术

为了保证基坑施工安全,避免事故发生,应将基坑的监测技术应用至建筑施工中。图2详情显示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监测流程,针对基坑施工技术,应首先记录基坑的监测数据,在保证工程的稳定和安全的同时,配合地质开挖调整支护参数。其次,实时关注基坑的漏水及渗水情况,并根据基坑支护变化提高监测质量[4]。最后,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基坑监测技术的相关人員加以督查,并定期对基坑地下水、基坑渗漏及地表开裂方面的观察,全面控制基坑顶部侧面位移和开挖深度比值的情况,对基坑施工提出更加科学的加固方法。

4结束语

文章通过对现代房屋地基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充分表明了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整体建筑项目中的重要性。为了有效保证房屋建筑质量,需强化施工技术,以科学、全面的施工原则展开作业[5]。根据施工环境对现代房屋地基进行作业时,应避免因地域差异、地质多变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再提升地基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还需满足现代房屋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为建筑企业面对复杂多变、设计多样化的建筑工程奠定扎实基础[6]。

参考文献

[1] 罗欢.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居舍,2020(13):48.

[2] 王瑞军.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60-61.

[3] 张登国.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居舍,2020(3):70.

[4] 丁佩,周军.探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9(36):119.

[5] 何小飞.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有效质控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88.

[6]周震宇.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29):145-146.

猜你喜欢

基础工程特点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