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技术变迁下教育之变革

2020-09-06郭艳

中国传媒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媒介印刷口语

摘  要:当前,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未来的教育将如何变革?本文通过对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等媒介下教育的变迁分析,对教育发展的脉络有一个较清晰的把握。教育与人息息相关,对媒介技术下教育的反思是关键且必要的,知其因才能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清晰地预测。

关键词:媒介技术;传播媒介;教育变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20)07-029-03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0.07.004

本文著录格式:郭艳.媒介技术变迁下教育之变革[J].中国传媒科技,2020(7):29-31.

1.媒介技术与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没有人就没有教育”。[1]“教育是一种工具,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与传承”。我们对教育的存在似乎带有工具论的性质,但教育不等同于教育的本质。当我们对教育的存在冠以“有用”的特性时,我们不可避免地忽视了教育存在的内在逻辑。当前,教育与媒介技术可谓息息相关,教育被口语、文字、电子、网络等媒介技术所包围,作为媒介化生存的个体无时无刻不在被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媒介技术下教育的前景和改革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教育媒介固然重要,但未来教育的改革重点除了技术的加持,更为重要的是“人”。

2.媒介技术下教育的发展

媒介技术下教育的变革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广播电视和互联网5种不同的环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媒介技术下的教育形成了完整且稳定的信息传播路径,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主体,组织方式和教学流程等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语言是存在的家”。[2]语言的存在将人从生物性存在走向社会性存在。口语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和最稳定的传播方式,而2600多年前的古希腊大家苏格拉底便是践行口语传播的代表,回顾苏格拉底的对话,我们发现他的对话不限于口头交流的程度,而是处处闪耀着哲学的反思。苏格拉底的教学对话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便是人存在的本质,个体在对话过程中相互塑造对方,口语传播成为了人们存在的基本生活方式,并成为一种“社会性存在”。而在口语传播下,教育的存在本身也成了“对话”的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对话将双方的社会经验分享,并在“主我”的基础上构成一个“客我”的存在。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一种唤醒的过程,是一种“思辨式”存在。凭借口语的交流,苏格拉底力求在双方逻辑思维的辩论中得到真理的本质,对话在此意义上促进了人的理性发展。正如他所讲,对话本身是为了达到人与人心灵的交流,通过对话者的不断反思和否定,人才能在此过程中真正达到“认识你自己”,真正通向智慧和美德之路。

文字的出现使得教育的存在从“思”转换为“在”,文字媒介的载体也逐渐从象形文字的结绳、刻符到古埃及的莎草纸、中国的甲骨等不断进行演变,文字符号的出现将人们的所思所想在纸上进行保留,力求得到一种传承,“读”和“写”也成了人类交流的新方式。但是由于当时莎草纸价格昂贵,手抄本主要还是在贵族之间流传,平民的接触是很少的,读和写只有少数人参与,文字媒介下的教育依旧是以听和说为主。但不可忽视的是,文字的出现使得语言的存在逐渐被固化在语法和修辞中,语言和固定的存在者联系在一起,在既定的概念中作为存在者而被对象化、凝固化。

15世纪中叶古登堡印刷机的发明迎来了欧洲历史上的巨大变革,印刷媒介技术下教育存在变为“标准化”存在。媒介技术上可重复化和标准的流程成为社会的主流并影响着资料的检索,分类整理有了标准且快速的模式,机器印刷下书籍有了强大的保存与固化功能,个体也逐渐从聆听型受众转向阅读型受众,社会的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和口语时代的对话不同,阅读书籍成为了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读写能力大大增强,人们开始从“自然人”转向“印刷人”。儿童必须经历阅读才能进入成人的世界,才能为之为“人”,无阅读能力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强大的媒介压力将人们变成如印刷一般的复制品,个性和直接经验开始逐步缺失。不仅如此,媒介技术下教育也逐步形成“惯性化”存在,班级授课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就是在印刷媒介技术发展的环境下出现的,将书本知识视为一切知识的存在,对教师权威的服从和对标准的定义和强化使得教育主体逐渐习惯和顺从,教育逐渐沦为惯性化产物。印刷媒介下的教育将人的存在概念化和惯性化,更快更准确成为被教育的存在,作为个体存在的主体性逐渐缺失。

如果说印刷媒介教育是一种“惯性化”存在,那么电子媒介的出现无疑加重了这一现象。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得人们认为真相就是真实,认为电子媒介下秘密不复存在。公开场景不断开始融合,信息逐渐从印刷时代的隔离转向整合。除此以外,為了满足省力化和稳定性的原则,电子媒介打破时间和空间的传统关系,将“现场”信息传递给不在场的人们,人们因此获得了间接经验。

但是绝大多数人意识不到的是,我们自以为存在的真相是被人操控且把关的实在。“电视是一种很少有独立自主性的交流工具,电视不适合表达思想,必须在‘固有思维 的轨道上运作。”[3]电视所提供的是被人咀嚼过的东西,电视人在他们的逻辑下对信息进行挑选。我们习惯了这种媒介的存在,除此以外,电子媒介对教育也在产生不可逆转的危险。尼尔波兹曼曾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由于电视暴露了过多的成人世界的私密使得儿童与成人的界限越来越削弱,儿童接受了本不属于儿童年龄的现实,儿童逐渐“成人化”。[4]不仅如此,电视集声,光,电,色于一体,色彩鲜明图像使人们思维跳跃,线性思维被打断,“娱乐至死”导致逻辑和理性思维能力逐渐下降。电视利用其时空优势,向人们传递着“第二手经验”,为了满足省力化和有用性的原则,教育主体接受着简单且两极化的舆论信息,直接经验丧失,人们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现实感缺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海德格尔将计算机的出现定义为哲学自身的终结。在技术时代,语言走向技术化,形成了技术时代特有的语言,即信息。超时空,跨纬度的信息语言走向全世界,世界逐渐成为拉斯韦尔所讲的“地球村”,村里人们通过计算机语言进行交流,通过计算机语言去感受更加广阔的世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语言的出现使得人们口语交流和文字书写逐渐弱化,以往人与人交流的亲切感逐渐缺失。计算机语言不为我们所感知,一系列的代码和程序是其存在的本体,这样的语言被标准化,精准化并逐渐走向极端。计算机语言成为“语言的语言”,即一种能够自我复制、自我指涉的“元语言”。在计算机的语言世界中,个体悬浮于电子语言所构建的大气中,文字时代的阅读开始转为电子阅读,电脑和手机的出现使得人们越来越呈现出“虚拟化”存在,一切都是不可感知的,网络的伪自由和无秩序诱惑吸引着人们,但是人们对此危险却一无所知。这是最危险的存在,对于传统的个体而言,自主的思想,独立的灵魂,自由的艺术在计算机语言下被浓雾笼罩,前方的路逐渐消失。

计算机技术下教育的存在也逐渐“电子化”和“虚拟化”,人们不再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在纸张上,反而都存储在电脑当中,计算机成为人的“第二个大脑”,一切答案都要从搜索引擎中去寻找,个体的理性及独立思考越来越少。面对计算机中的信息海洋,人们逐渐被电脑所支配并被其“物化”,我们成为“被动接受”的存在,丰富的音视频令人着迷,我们被灌输以观念,被灌输以感觉,但我们感受不到他人真实的存在。

3.媒介技术下教育的未来

“本质的语言即道说有两种突出的方式,即诗和思。”[5]在海德格尔看来,思考无疑是最纯粹的语言,写的不如说的多,说的不如想的多,我们的意识无疑是最纯粹的语言,我们的思是对其存在之本的思索,是一种不被习得的观念所遮蔽的思考,即海德格尔所讲的“沉思之思”。“为我思不可怀疑”,不难看出,媒介技术下教育的存在是复杂且多样的,因此,必须搞清楚媒介技术下教育存在的根本,才能避免混乱。我们不可陷入媒介中心论和媒介技术论的漩涡中,媒介技术下教育的存在不是工具性的,不是实利主义的,而是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存在,在于其本身。

当然,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计算机语言如音频、视频、游戏、直播等技术已经不可能再装回“书本”,我们不能拒绝技术的存在,不能简单回到自己的象牙塔,而是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在媒介技术下的有限。今天,当我们思索未来教育时,要知道未来教育不在未来,未来媒介技术下的教育存在于当前,教育不是永恒性的,教育是流动性的,媒介技术下教育存在的本真是还人以自由,即诗意地栖居。

[1]朱志坚.教育功能、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内在联系之我析[J].西江月,2013(2):131.

[2][德]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

[3][法]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3-4.

[4][美]尼尔·波兹曼 . 童年的消逝 [M]. 吴燕莛,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2015:171.

[5]周兴译.海德格尔选集(下)[M].上海:三联书店,1996.

作者简介:郭艳(1994-),女,山西省吕梁市,研究生。

猜你喜欢

媒介印刷口语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超级印刷机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看影视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