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20-09-06王欢

公关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市民社会异化劳动历史唯物主义

王欢

摘要:关于“正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很多学者都在不同程度地回答过,而马克思作为国际无产阶级领袖,其一生著述颇丰,也对正义理论进行过深入研究,意义深远。下文首先探讨马克思正义思想的三个来源,即古希腊古典派的正义观、近代法学派的正义观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正义观。其次,从马克思的视野指出国家与市民社会在传统正义观框架下的对立,阐明异化劳动与正义的关系,对传统正义观念进行深刻的批判。在此基础之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马克思的正义观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指出马克思正义思想对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在当今依然影响重大。

关键词:马克思正义 市民社会 异化劳动 历史唯物主义 当代价值

十九大报告中“正义”一词出现过多次,主要表现在民生与社会保障方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方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国际交往方面建立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这充分表明时代呼唤正义的到来,因此认真研究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并深刻挖掘其当代价值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重大使命,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一、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来源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专题研讨会的致贺信中,习近平谈到马克思的思想理论和所属时代之间的关系,是源于时代又超越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的正义思想也不例外,从古希腊古典派到近代法学派再到空想社会主义都深刻影响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形成。

古希腊自然哲学时期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最具代表性,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法律,认为会体现理性,彰显正义。古希腊时期所推崇的“自然法”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文法,但在实际生活中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在《理想国》这一著作中,柏拉图对国家内部进行了等级分工,强调只要统治者用智慧管理好国家、军人用勇敢守卫好国家、劳动者用节制来进行生产,使得国家处于安全稳定中,那么这个国家就实现了正义。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正义理念,推进了法律与正义的关系,他坚持合法的即是正义的。

西方近代社会经过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整个社会弥漫着对自由的渴望。这一时期的政治哲学家代表有霍布斯、孟德斯坞、卢梭,他们认为个人意志产生国家,同时其理论归宿仍是个人,并在此基础上建造了自然权利理论。这一时期哲学家的正义观强调人的权利和价值,对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近代哲学家康德强调“自由意志”,认为自由在感性中独立,又在知性中构建。马克思认可康德的自由观并加以继承,始终把人的权利和自由放在重要位置。

空想社会主义者指出了资本主义的掠夺性以及非道德性,他们幻想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他们虽然意识到资本主义的罪恶,却没有找到资本主义的经济根源,所以也无法解决人类社会的平等正义问题。绝对平均主义的正义观也仅停留在理想层面,不具有可实现性。马克思从社会实践出发,在空想社会主义者设想的绝对平等的正义思想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正义理想即消灭剥削、私有制、阶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类解放。马克思的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但指出了社会非正义的缘由,而且指明了实现路径。

二、马克思对传统正义观念的批判

在早前的《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的研究重点仍然遵循西方哲学的经典传统,始终把观念论视为人类社会的最高追求。但是血淋淋的现实使得马克思觉得自己所尊崇的理性国家遭受了极大的戏弄,法律沦为统治阶级维护私利的工具。之后马克思开始了思想的重大转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一)国家与市民社会在传统正义观框架下的对立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国家理论的分析,认为黑格尔利用纯思辨的逻辑思维来进行其哲學思想的构建。根据黑格尔对法哲学的种种论述,可以得出黑格尔坚持市民社会由国家决定这一伪结论。归根到底,黑格尔所犯的错误没有脱离自由主义正义观错误的怪圈。对此,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基础不应该是理念和精神,而应该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在西方思想史上由于受到“理念在先,实践在后”这种传统的影响,正义在西方社会的地位一直是处于绝对权威,其他一切的实现都要以此为参考。到西方近代社会随着契约论的逐渐提出,实现正义的形式演变为契约,实现国家也是如此。马克思对此深表怀疑,强调应该从物质方面去寻找根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传统正义观念所做的批判,是从唯物主义视角出发,着重剖析黑格尔的法权正义观。虽说这一时期的思想略显稚嫩,但是这次尝试,对后来的系统性批判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异化劳动与正义的关系

在《论犹太人问题》这一著作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深刻探讨了人的本质的二重化问题。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人在政治社会中是公人,在市民社会中是私人。这种矛盾会影响到政治社会中“公人”的实现问题,以至于公权和私权相对抗,最终人成为利己主义的人,个人与类的疏远。在此情景下,现代国家所标榜的自由、平等无异于口号式追求,紧随其后的正义也只能是虚假的。由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对立所带来的人与类本质的分离,最终导致了异化状态的出现。而如何破解异化这个难题,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自己本身。克服异化的必经之路是取消私有财产这一概念,论证到此必然引出了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共产主义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就此解决人与市民社会的冲突,最终实现对法权正义观的超越。虽说这一时期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和法权正义观的批判仅局限于对观念范式的探讨,具有批判的不彻底性,但是对于后一阶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铺垫意义。

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正义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著作中,马克思强调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建构理论,也就是在分析人与世界的关系时,不再以传统的抽象的理念作为理论的起点,而是从现实的物质生产中把市民社会视为国家的基础来解释社会。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过程中马克思实现了对传统正义观的彻底批判。

一方面,正义观念不会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如果把正义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就忽略了意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正义问题论其实质而言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分配演化而来的。并且正义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归根结底,是由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所以,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应该是正义观念而应该是社会生产。

另一方面,正义观念也不会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正义观念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改变。由于正义是生产方式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所以正义观念不可能先于人类社会。并且正义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会随着阶级社会一同存在,也会随着阶级社会的灭亡而灭亡。最终正义不再作为人类的追求目标之一,这是因为追求正义这一说法失去了意义。当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时,人与人之间不必争夺剩余产品,正义也就没有了探究的意义。

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正义观念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按照传统解释,正义观念如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和劳动人民将一无是处。这样一来,社会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真正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是对正义理念的追求而是现实的生产实践。这也是马克思最想阐明的道理。

四、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作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他一生都在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事业不息奋斗。当前由于我国处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在當今时代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以流血的牺牲换来的正确的前进方向,也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经之路。脱离社会主义制度,公平正义的实现就无从谈起。解决不了公有制问题,公平正义永远无法实现。其次,认真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更好地把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保障人民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应该建立一套以公平正义原则为导向的国家治理体系。在民主权利、法律监督、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方面下大力气来进行制度设计。此外,精准扶贫也是共享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政府的多个部门之间加强合作,统筹规划,建立长效机制,积极进行资源整合,最终真正的实现共享发展,彰显社会的正义性。最后,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全面深化改革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民依法治国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全民从严治党有利于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组织保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阳光的普照。

“正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心所向。马克思在对前人的正义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构建了自己的正义观,为人类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强起来”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的平衡性与充分性,构建一个更加自由、平等、正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于永成.《市民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从黑格尔到马克思》[D],长春:吉林大学,2015年.

猜你喜欢

市民社会异化劳动历史唯物主义
洛克的社会哲学思想探析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市民社会批判
从“政治解放”概念看马克思与布鲁诺·鲍威尔哲学思想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