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的人文价值导引
2020-09-06黄宏
黄宏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行为风格和心理特征的培养。珍爱生命,应成为健全人格培养的最基本价值元素,从这一视角考量,英雄无疑具有价值判断的含义。因此,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将学生的英雄情结,转换为一种理性的人文价值认知。当我们解读《我们身边的英雄》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导致英雄个体行为产生的普遍原因,而这种原因,应深植学生们的心底,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成为每个人的自觉意识。我们希望自己能成为具有理性、智慧和勇敢精神的自觉奉献者。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人文价值导引 英雄与英雄行为
教育是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的最重要手段,健全人格的培养应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往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实用性,而忽略对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面貌,即對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培育培养。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运用技能的同时,应着眼于他们人文价值的正确导引,有责任结合课文的讲解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而进行润物无声般的细致努力。
一、人类价值体系基本元素的相同性,是人类得以和谐相处的可靠前提
我们人类由于族群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社会制度与信仰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价值标准的不同。尽管如此,却依然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元素。这一深层次的价值元素就是珍爱生命。唯有遵循这一基本价值元素,才能带来自身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不同文化群体不同国度的长治久安。
生命是世界上最弥足珍贵的资源。所有生命都是我们这个星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种生命的存在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多样化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绚丽多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督教的众生平等救赎原罪,佛教的广结善缘因果轮回,儒家文化的仁爱孝悌礼义廉耻等等,都建立在热爱生命的基点之上,进而引导人们彼此尊重关爱,从而减少了人类社会源于动物本能的贪婪所导致的彼此争夺与相互残杀,使人类社会始终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
大学英语教学也涉及到了价值观的运用与发挥,涉及到人有关对与错、是与非、善与恶、好与坏的判断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整个认知系统。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应使学生确立对生命本义的价值追求,树立为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良善教育的导引下,当受教育者能用清澈的目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时,当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趋向于善美真的方向时,他们综合素质的培育及健全人格的培养,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
二、从珍爱生命这一基本价值元素考量,英雄这一概念毫无疑问具有价值判断的含义
当人们把那些杰出人物或为民众谋利益而有功绩的人物称为英雄时,当价值观念的一致性引起人们价值美感的强烈共鸣时,英雄人物及其英雄行为带给人们的钦佩与感动,以及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影响或导向,就一定深刻而又持久。
价值美感的享受也体现在了《我们身边的英雄》这篇美文的学习过程中。在图森枪击事件中,20岁的丹尼尔冒着生命危险救治同事;在同一事件中多利为保护妻子献出自己的生命;罗素警佐为试图挡住醉汉驾驶的扫雪车而不幸牺牲等这些不平凡的事迹之所以能感动众人,是因为他们在危急关头,不顾危险有可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而义无旁顾地勇敢帮助他人(郑树棠,2015)。
可是,在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一人性背景中,我们又该怎样理解英雄舍己为人的行为呢?
美国学者爱德华试图从社会生物学视角用基因复制或拷贝理论来解释人类自私的终极原因。他认为自私自利尽管是地球上一切生物体的本能,但动物之间仍然普遍存在着一种利他行为。个体行为中利他主义的原因,就是基因的共同利益。在一般情况下,利他主义的发生与受益者的亲近程度成正比。由于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越多,动物行为的利他主义性质也越强(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2008)。
尽管在其社会生物学理论中,能找到人类进行相互救助的生物学解释,但该理论却完全不能解释在偶发的危急时刻,英雄个体在对受惠方个体或群体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散发出人性绚丽光芒的舍己行为,那些无数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行为绝不是单纯基因层面的原因能解释的。
导致英雄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只能在以人的价值观为核心的认知体系中来寻找。尽管爱德华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释原因的有趣视角,但当我们进一步解读《我们身边的英雄》这篇课文时,我们需要探讨的是导致英雄个体行为产生的普遍原因,而这种原因,不仅应深植学生们的心底,更应变成全社会的一种共识,变成每一位公民的自觉意识。于是,单一个体的英雄意识,就会在更大的社会层面得到普遍认可,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这样,毛泽东曾经赞叹的“遍地英雄下夕烟”时代,或许就真的来临了(张仲举,2009)。
三、将学生的英雄情结,转换为一种理性的人文价值认知,应成为该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之一
我们自小就受到英雄主义的教育,不少学生从小就有英雄情结,几乎都是来自学校的正面教育。与课文中的平民英雄不同,我们的英雄大都具有激昂情绪的叙事背景,具有革命的搏杀气氛,具有为国捐躯的宏大志愿。这种看似浪漫激越实则执拗简单的英雄情结,在具有渲染性语言环境和事件表面原因的刺激下,极易转变成一种充满爱国激愤情绪的狂热行为。我们已经无数次看到过以抒发英雄情怀为特征的群体性活动行为。实际上,这类行为与是否要当英雄无关,而是与潜伏在人们内心的一种冲动相关联。
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一书,为我们深入了解群体性的冲动行为提供了有趣的视角。他认为,传说中的英雄与现实中的英雄有很大区别:英雄们的真实生活如何,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想了解的,是民间传说所创造的伟人。群体觉得激动人心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而不是真正的英雄本人。打动群体心灵的是神话中的英雄,而不是现实中的真实英雄(古斯塔夫?勒庞,2015)。
勒庞对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也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诱惑,也很容易抵制。但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此时每个人都会表露出自己不受到约束的一面(韩嘉轩,王建志,2017)。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勒庞的论述尽管对我们研究社会心理及其行为有一定帮助,并能对群体狂热行为中的个体失智冲动做出一定解释,但却难以运用到英雄情结对个体所有行为的影响方面,因为,在非群体性事件中,平日里危急关头个体英勇行为的产生,人文价值观的作用就远比英雄情结的作用大得多。另一方面,宏大叙事背景里產生的英雄情结,之所以容易导致对日常生活中悲催事件反应冷漠,主要原因或许是因为神话与现实二者之间难以形成任何迁移性联系。甚至当社会主导性语言环境发生变化,那些本该发生的源自内心的正义之举,却在最应该出现的时候偃旗息鼓悄无声息。
全国各地,几乎每天都会上演老弱病残者或因突发事件成为受害人而急需帮助的故事,可是,其中到底有多少可称之为英雄的人能对他们施以援手?像课文里描述的那样,又有多少平民英雄能使我们在危急时刻能感受到社会的温馨人性的光辉?
健全人格的培育应纳入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例如,在《我们身边的英雄》学习过程中,在对每一个英雄故事讲述之后,要探讨的是,他或她为什么会这样去做?在危急时刻,是什么原因驱使他或她做出舍己救人的不平凡举措?他或她原本就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有各自的生活轨迹生活环境生活情趣和充满喜怒哀乐的生活常态,可是,当灾害性或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他们无一例外都能挺身而出,并将事后称之为英雄的行为视为了不容推辞的理所当然。
当然,我们不应鼓励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去采取力所不及的盲目举措。我们不仅要帮助、挽救他人,也要懂得如何在施救过程中有效保护自己。我们希望自己能成为具有理性、智慧、勇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基金: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 “新时代中美外交翻译有效性研究”(18C027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二)》[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爱德华·奥斯本·威尔逊(美).《新的综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张仲举,《毛主席诗词全集译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古斯塔夫?勒庞(法).《乌合之众》[M],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5]韩嘉轩,王建志.《哲学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泛娱乐化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11):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