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年亚文化狂欢
2020-09-06糜舒涵
糜舒涵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行为个性化、内容演示新奇化的新媒体环境成为了青年亚文化兴起、转向、狂欢的肥沃土壤。本文将以哔哩哔哩弹幕网(以下简称B站)为观察对象,分析其建构的虚拟环境、此虚拟环境的正负功能、青年亚文化在此虚拟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并从受众及媒介设计者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可行的应对措施。同时,也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媒体的流行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亚文化;弹幕文化;虚拟环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0-0-02
一、引言
青年亚文化(Youth Subcultures,又译青春亚文化),是指主要由年轻人群体创造的、与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既抵抗又合作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这种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年群体文化,往往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颠覆性和批判性。
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新媒体为背景依托的青年亚文化遭受着新型信息技术的渗透影响,也因此发生着多重的转向变化。寻找到合适的媒介环境后,青年亚文化迎来了盛大的文化狂欢。
二、B站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
Bilibili,全称为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为B站,是中国大陆一个ACG(Animation动画、Comics漫画、Games动画)相关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建站的初衷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的弹幕视频分享网站。
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3月2日,哔哩哔哩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根据招股书显示,B站出生于1990~2009年之間的用户占比高达81.7%,被称为中国的“Generation Z”。这样的用户年龄层次为B站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B站还打造了中国互联网中少见的高黏性用户社区——用户每日平均使用时长达到76.3分钟。
是什么为B站吸引了这么多的中国Z世代族群,同时还能保持着社区的超强黏性?需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先行分析B站的特殊设计及其营造出的虚拟环境。
在《公共舆论》一书中,李普曼对“虚拟环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李普曼认为影响虚拟环境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大人物的观念(在此不多做阐述)以及个人情感的内在因素。他认为“最令人感兴趣的则是在人们脑海中自发产生的那种画像”。在当今的媒介环境中,我们并不能看到世界本身,而是看到被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从而习惯把媒介折射在我们脑海中的现实当作现实本身。正如同李普曼所说“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世界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
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特殊的弹幕体验使得受众沉浸在B站的虚拟环境之下。弹幕,也就是即时评论字幕这一功能,享有“共时性”这一特性,超越了时间,使得受众能够体验到一种虚拟的时间共享。即使独自一人观看着视频,也能够产生大家(尤其是ACG文化族群)一起观赏的感觉。
除此之外,B站严格的会员审核机制(用户必须答对60分ACG文化相关的题目才能成为B站会员)大大加强了受众之间的认同感,使得用户之间有着“惺惺相惜” “志同道合”的情感共鸣,营造了文化社群概念。较为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受众主动将自己与外界区隔开来,形成“圈地自嗨”的格局。以亚文化资本作为准入机制,将三次元人群隔离在外,对主流文化反贴了标签,形成其独特的亚文化风格——B站成为了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充分认同的情感基地。
三、虚拟环境下的正、负功能
B站作为青年亚文化狂欢基地,拟态环境发挥了一定的正功能并且满足了受众的使用需求。
(一)虚拟环境下的正功能
1.人际交往
在B站这样一个Z世代族群扎堆聚集的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用户依靠着匿名性、互动性极强的弹幕及评论功能实现了情感认同。在这一条件下,受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营造出了志同道合的交友信念感,满足了人际交往需求。
2.社会参与
詹金斯在《文本盗猎者》中提出“参与式文化”的概念。他认为粉丝们与他们所消费的媒介文本之间有着积极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简单地接受。B站正是充分符合这一条件的媒介环境,拥有一套独特的“投稿——评分——排榜”机制。作为UP主的用户通过完成剪辑、二次配音、插入配乐等系列动作,成为了青年亚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而用户在B站并非是单一的、孤立的个体。他们可以发送弹幕、评论、转发,实现间接创作。可以通过投币、点赞、转发提高UP主的视频评分。系统则根据评分排榜,在用户首页推送高分视频。充分的参与感、仪式感让受众与B站之间有着正向积极互动的联系,增强了用户黏性,满足用户社会参与的使用需求。
(二)虚拟环境下的负功能
1.信息茧室
首先是明显的信息茧室现象。一旦用户观看了某一特定内容的视频,之前发挥着社会参与这一正功能的“投稿——评分——排榜”的机制也同样会暴露出弊端。观看完某类视频以后,系统会自动推荐相关题材的视频。除此以外,用户每天登陆B站时,首页推荐区块也会出现相似的视频内容。某些用户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仿佛是被困在了茧室之中。而对于另一些用户来说,如果媒介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过于单一、机械、高度类似,反而会引起受众的不满、厌烦,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2.亚文化“走偏”现象
B站作为ACG文化社区,对非主流文化、亚文化的包容性铸就了高黏性用户群体性质。然而,青年亚文化在与主流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偏激化、片面化、过度娱乐化的倾向。
青年亚文化在当代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向。与“披头士列侬式”的抗争意识相比,对于阶级、种族、性别的抗议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以狂欢化的文化消费来抵制成年人文化。
匿名性的弹幕互动特点使得用户发言成本降低。在低风险甚至趋于无风险发言的情况下,偏激、片面、庸俗的观点出现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必然趋势。狂欢式的文化消费,低龄化、反叛性的观点层出不穷。在此环境下,人们渐渐拥有继而拥护一种“主流文化缺失,所有观点平权”的使用体验。对于尚未能完全辨明是非的青少年来说,缺少正确、主流、积极的文化引导,会对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难以预估的负面影响。
旷日持久的狂欢活动始于把接触媒介看成是一种“狂欢仪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包括B站在内的网络媒体出现、发展、兴盛。这为青少年群体创造出相对独立的社区环境。而进入独立社区则意味着“狂欢仪式”的开始。恰如大卫·博金翰写道,“对于成长于电视时代的人们来说,新兴的电子媒介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控制。”现下各类网络媒介的功能强大,个性化的内容表达、多元化的文化聚集,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青少年的精神空间。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媒介素養问题。更为棘手的是,这些媒介素养问题已经脱离了技术层面,深入了精神领域。
四、如何应对虚拟环境的负功能问题
“虚拟环境”是一个系统、动态的理论,随着时间、空间的转移不断变化。其发展过程可以用这样一个范式来表达:虚拟世界→人的行为(观念)→现实世界→人的重构→下一个虚拟世界产生。
对于受众来说,应该保持理性,意识到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区别。对于文化认同的追求应该保持理性空间,而非一味追求精神家园、社区归属。在细分到亚文化族群时,青年亚文化群体应该懂得主流文化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价值。不要一味地追求反叛、小众、非主流文化。充分认识到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共生价值以及二者不可拆分的关系。
对于媒介设计者来说,不应以数据、指标、利益为第一目标,而应该保持道德感与责任心。虚拟环境将人的认识的形成视为现实世界与意识重构之间的交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应成为意识重构的重要原则。如果媒介设计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重构世界的过程中以道德情感为基本原则,媒介发展将是充满前景和希望的。
五、结语
对于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曾提及,“在机器和算法流行的时代,人更需要坚守自己的价值,人机博弈中,也始终要把人文关照放在首位。”人类最离不开的是真正投射到内心世界的温和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VR/AR等智能交互类媒体的兴起是不可阻挡的。他们能通过移动端传输的数据揣测人类心理活动,未来的智媒化会更多地关照到人类的内心需求,也将更深入地探索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席元.弹幕话语建构的青年亚文化网络社群研究——以哔哩哔哩网对Keyki事件反应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0): 4667-4669+4721.
[2]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20.
[3]裘顺礼.李普曼“虚拟环境”理论浅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 (12):68+13.
[4]曹晓静.从小众亚文化走向主流的B站[J].新闻研究导刊,2017,8 (13):43+97.
[5]陈龙.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5(02):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