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日报》在抗日战争中的新闻框架研究

2020-09-06吴昱含

传媒论坛 2020年19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抗战时期意识形态

吴昱含

摘 要: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战时期进行的意识形态斗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新华日报》作为共产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探究《新华日报》的在战争过程中的新闻框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了定量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以及定性资料分析法。经过研究发现,其新闻框架可以简要概括为试图“建构共产党合法话语体系”,主要表现在:揭示动荡环境以增强民族团结、模糊能指对象且指向同一所指、设置特定议程来聚集关注表达三方面。

关键词:新华日报;抗战时期;新闻框架;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9-0-02

一、引言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大众传播一直具有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宣扬和塑造功能。可以说,谁打赢了“舆论战”,谁就赢得了国内话语权的争夺。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因其从马列主义的逻辑起点出发,不断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创了其独有的一套建党逻辑而获得了这一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胜利。在中国的马列主义政治传播理论中,大众媒介本身即是一个革命事业的组织机构和动员机构。带着强烈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中国共产党用自己领导的媒体,决心建立一个新社会和一套新价值系统。

抗日战争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除了要联合国民党一致抗日,还需要在国内的意识形态宣传上进行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的话语争夺。因此,我们可以想见,以宣扬意识形态为核心目标的左翼媒体的大众传播过程中会存在某种新闻框架。

这里提到的新闻框架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主要强调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实践的他所属媒体认知的社会知识和态度图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报道范式[1]。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份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内舆论场进行话语争夺的重要战场。而上高会战是当时国民党军队与日本军队正面交锋且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话语争夺的重要素材。本文以片面的视角切入,虽不能详细总结归纳出《新华日报》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全部框架体系,但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略闻一二。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了《新华日报》1941年3月1日——1941年4月15日共46期为研究对象,其中横跨上高会战整个战程(根据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上高会战的日期1941年3月14日——1941年4月9日),分析特定历史事件发生前后的新闻报道框架。

上高会战是抗战历史上国民党军队正面打击日本军队较为成功的一次战役,曾被何应钦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着重研究上高会战前后《新华日报》的新闻框架,是有着一定历史与突破意义的。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国家图书馆《新华日报》的影印版本资料依照时间走向进行纵贯研究。将每期报纸的主题分成:主题1(国内战事新闻)、主题2(国际战事新闻)、主题3(国内非战事新闻)、主题4(国际非战事新闻),统计各主题在当期报刊上的占比以及在研究对象框定的时间范围内的纵向变化,从已知数据中分析并寻找框架逻辑。

定性资料分析法。通过选取某几期的《新华日报》进行横剖研究,定性分析主题1、主题2、主题3、主题4的具体内容及其相关性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经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比对,我们可以发现《新华日报》作为革命组织机构的一部分的确存在一种新闻框架来进行新思想的编织与宣传。我们可以试图将整个新闻框架定义为:建构共产党合法话语体系。

“建构共产党合法话语体系”的整个逻辑应当是共产党如果想要在国内舆论场拥有合法话语权,需要在消解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同时争取非抗日民主政权统治区民众对共产主义及共产党政权的最大认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确可以窥见这样的脉络。

(一)揭示动荡环境,增强民族团结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就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我们通过大众媒介感知的世界并非这个真实世界本原面貌[2]。因而大众传播会刻意通过符号的建构给我们展示它想给我们展示的这个世界的样貌。在研究过程,笔者把研究对象的新闻主题按照国内国际和战事非战事两个维度分成了:国内战事新闻、国际战事新闻、国内非战事新闻和国际非战事新闻四类,定量统计每期报纸中每个主题新闻的数量。

经过统计在46份样本中,国际新闻数量大于国内新闻数量的样本有24份,占比52.2%;国际新闻数量与国内新闻数量相等的样本有8份,占比17.4%;国际新闻数量小于國内新闻数量的样本有14份,占比30.4%。此外,在国内新闻数量大于国际新闻数量的日期,往往是国家有重大事件发生,如第二届国民参政会二次会议等。从上述数据可知,在共产党的党办报刊中国际新闻的数量往往较多。在国际新闻中,《新华日报》的刊登也以政治经济类负面新闻为主。因而,我们可以大致推断,《新华日报》欲通过这样的议程设置方式,来揭露一种世界动荡且萧条的“拟态环境”。即使在重大历史事件上高会战发生之时,《新华日报》的报道中心仍放在国外新闻上。

有心理学学者研究发现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是人类心理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3]。投射到“建构共产党的合法话语体系”的框架中来,战争期间民众因为对周遭环境的不确定,而往往倾向于通过大众媒介获取信息来获得安全感。此时《新华日报》偏向于报道国外新闻来制造更多关于国内形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刺激民众想要获得安全感和控制感的欲望,进而促进民众主动争取控制权及投身到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中。

(二)模糊能指对象,指向同一所指

结构主义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曾提出“能指”和“所指”的概念[4]。能指,又称意符,一般表现为图像或声音;所指,又称意指,即意符所指代对象的意义。符号化是媒体报道过程中的一种普遍方法,通过符号的建构让受众自己进行解码,寻求报道效果的最大化。

根据史料记载,上高会战是当时国民党军队对日本军队较为成功的一次围歼作战。而在对46份样本的头版头条新闻标题做内容分析时,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共产党军队作为主力抗战还是国民党军队作为主力抗战抑或是国民党空军的作战,均以第一人称“我”称之。如《我空军炸宜昌敌》(1941.3.10)《敌机昨袭成都,被我击落六架》(1941.3.15)《我正迎击安义西犯敌》(1941.3.18)等。这些能指的符号都是相同的“我”,但他们所指代的对象并不一致,而所指都是“中国军队英勇抗战、为百姓谋太平”这一延伸意义。

此外,在外交的相关新闻报道上,《新华日报》均采用“我”这一第一人称单数形式。如《英美人士开心我团结抗战》(1941.3.4)这里的“我”指的是共产党与国民党。而在《缅甸自主党同情我抗战》(1941.3.14)中的“我”指的是共产党,其在正文部分以“本党”(共产党)作为主语。多个能指的符号都是“我”,但所指代的对象并不一致,而所指都是“中国在国际外交场有地位”这一延伸意义。

研究发现,在国内战事新闻的报道过程中,《新华日报》比较明显用相同能指(“我”)指代不同对象(国民党军队、共产党军队)。即使共产党在抗战时未能有空中军队,但仍以“我空军”代指。虽然在国共合作抗战的大语境下无可厚非,但我们仍可以想见《新华日报》的用意——用同一能指进行多重指代,模糊战争主体,突出国家实力,提升百姓心中共产党军队在战争中的地位,聚焦民心所向。在外交事务的报道上能指的区隔性更加明显,相同的能指“我”代表了截然不同的对象,意在表现共产党在国际外交拥有话语权和重要地位。

可以发现,同一能指的模糊指代是《新华日报》“建构共产党合法话语体系”的重要手段。

(三)设置特定议程,聚集关注表达

在对样本的定性研究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新华日报》在对国内非战事主题新闻进行报道时,往往偏向于对非敌后抗日根据地发生的负面新闻进行报道来设置“知觉性”公众议程。如《沪平民生计益苦,抢米风潮迭发生》(1941.3.28)《生活程度高压下沪工潮未息》(1941.4.13)《福州米价奇涨》(1941.4.14)等。在对样本的定量研究中,我们发现主题1的新闻几乎稳定在每天1篇,且均以正面样态出现在头版头条上。传播学学者邹振东曾定义“舆论”为关注的聚集与表达。因此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新华日报》在头版头条上设置“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威武”的公众议程,给民众以中华民族不会屈服、不会失败这样的正面暗示和宣导,又报道国民党统治下的百姓生活的艰辛,使民众的注意力偏移至共产党意识形态外部,形成公众议程,让民众自发讨论以聚集成对国民党统治不满的舆论力量,从民意上消解国民党意识形态转而自动生发对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认同。在民众认同中华民族必胜的基础上再进行意识形态的争夺,来获得共产主义的合法话语。因此我们可以说强调国民党治国理政的弊端,也是“建构共产党合法话语体系”框架的手段之一。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在意识形态宣传方面的新闻框架,主要是以各种方式来“建构共产党合法话语体系”。这种新闻框架主要是为了意识形态的話语权争夺,投射到今天,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着力打造“全球信息传播新秩序”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与其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将是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过去意识形态争夺的新闻框架,应该会对未来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E.Goffman, Framing Analysis: An Eass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4 ,P.21.

[2]于世刚.确定感、安全感、控制感——人的安全需要的三个层次[J].社会心理科学,2011,26(02):3-8.

[3]弗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邹振东.弱传播[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抗战时期意识形态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新华日报》首报 “敢死队”英勇事迹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添笔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