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探析

2020-09-06杨梦娇

传媒论坛 2020年19期
关键词:阅读服务网络环境公共图书馆

杨梦娇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以及工作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阅读服务逐渐呈现出了新时代的特点。传统模式下的管理以及服务方法已经无法实现现在的时代续期了,因此,公共图书馆为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必须要做到阅读服务的创新。

关键词:网络环境;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9-0-02

一、引言

网络环境的出现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以及服务方式不得不作出变革,这种新的工作模式不仅开拓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以及信息服务渠道,而且对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面对这种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快速的更新服务观念,使得阅读服务有所转变,以及怎样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使得为读者的服务变得更深化、更高效,成为现如今公共图书馆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特点

(一)服务对象社会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便利的渠道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料,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因此,只要是具有阅读能力的、可以从事阅读行为,或者是具有阅读取向的社会成员,就都有可能成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由此可见,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对象随着网络的到来变得辐射到了社会中不同层次的人群,不仅有现实读者,而且还有网络中的虚拟读者。这也就使得公共图书馆在现如今城乡出了非固定性、非结构化的特点。

(二)服务模式开放化

以往的图书馆馆藏资料大多是以纸质印刷品为主的,阅读服务的方式一般也仅限于管内文献阅览、图书等资料的借阅,服务模式较为单一。而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这个载体,图书馆逐渐由一个静态的资料储存库变成了一个动态的虚拟空间,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共图书馆的由封闭到开放,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通过文件传输或者是电子邮件等形式获取到图书馆的信息资料,实现了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模式。

由于网络环境帮助图书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性的服务体系,也就给读者在资料信息的获取方面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条件,不再局限于公共图书馆的开馆闭馆时间,也不会受到图书馆内空间或者是读者数量多少的限制。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也实现了以馆藏资料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向以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模式转变,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三)文献资料丰富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不断催促着新的文献信息载体产生,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也因此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的不断引入,图书馆馆藏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以传统馆藏方式为主的文献信息资源,这部分主要包括: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等文献,还有一部分以光盘、磁盘、磁带等方式的电子资料文献储存。虚拟馆藏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搜集并整理出的相关文献资源。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创新思路

(一)创新服务理念

在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要清楚地认识到时代的形式,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要不断地进行服务理念方面的转变和创新。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图书馆的开放程度逐渐变大,阅读服务的对象范围也越来越广,面对这些改变,如果公共图书馆仍然以传统模式中的旧思想、旧方法,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势必是没有办法满足读者需求的。因此,公共图书馆要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法,在网络环境下明确工作重心为服务,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将以馆藏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应用为主,建立新时代的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格局。

(二)创新服务内容

时代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提高,图书馆也不再仅仅是一个为学术研究活动提供文献信息的资源中介,对于读者来说,也并不只是想从图书馆中获得学术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想了解其他各方各面的信息资料。因此,公共图书馆在丰富自身服务内容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方便读者获取不同层次的文献资料等资源。

除此之外也要注意给读者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阅读服务。公共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都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以广大读者用户作为中心,将知识服务作为重点服务理念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全方面地阅读服务的。个性化服务一般都是以读者的需求为中心展开的,这就要求图书馆的服务人員能够准确地把握读者动态,进而通过数字图书馆等资源,利用网络进行效率高、质量好、层次多的阅读服务,其中可以包括个性化的信息检索、信息导航,以及服务推送等内容。

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可以有意识的扩大服务范围,比如可以采用设立固定的或者流动服务点、延长服务时间等形式,或者定期举办读者活动、开展系列知识讲座、网络信息交互等活动,以此来丰富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从而为读者提供学术性、娱乐性、教育性等多方面、个性化的读者服务。此外,为了能够让广大读者明确公共图书馆的各项服务,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也可以及加大对于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宣传力度,方便读者们能够更加高效的利用馆藏信息资源。

(三)创新工作人员素质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素质是有着直接联系的。图书馆工作者是文献信息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的推动者和传播者。时代的到来使得公共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就对其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环境下怎样利用图书馆馆藏的文献信息和有效的网络资源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做到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优化服务理念。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其素质水平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而且在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不同领域、各个学科都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实时动态,才能更高效的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

网络环境下,一名优秀的图书馆工作者在具备扎实行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当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对各种数据库都要有所了解。为了提供质量高、速度快的阅读服务,必须要做到熟练地使用各种工作相关服务软件,并且要能够独立的处理网络环境下遇到的一些服务问题。除此之外,对于网络中相关文献资料的捕捉、鉴别和筛选也要做到快速、准确,以便及时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同时,为了方便整合外文文献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员也要有一定的外语能力。因此,新时代的公共图书馆工作者要顺应网络环境下的时代潮流,不断吸收并改进自身的服务方式、服务技能,从根本上给读者提供最优质的阅读服务。对此,公共图书馆可以引进先进机械设备,通过优质的硬件设施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服务提供物质上的保证,并且要加强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工作中。

(四)创新信息资源建设

网络环境下,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但同时在文献资源的建设的方面也需要格外重视。网络信息资源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综合,通常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网络信息数量庞大且繁杂,也就使得用户在资料搜索和利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网络信息进行分类整合,不仅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资源,而且还能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此外也可以进行相关数据库的建设,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地针对当地的学校或者是科研机构大力开发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要进行阅读服务的创新,才能够更好地给广大读者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自身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职能,提高文献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赵新英.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探讨[J].图书情报,2017:42.

[2]张文.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探析[J].圖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S1):137-138.

[3]陈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446.

[4]范军.国外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日本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6).

[5]牟燕.新技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以长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7(02).

[6]贺庆.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拓创新实践——以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为例[J].贵图学苑,2017(01).

猜你喜欢

阅读服务网络环境公共图书馆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服务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网络竞争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创新模式分析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