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表及里,格物致知:基于原型范畴认知的再思考

2020-09-06李楚菡

北方文学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

李楚菡

摘 要:原型理论是现代范畴观的主流,它对历史悠久的经典范畴观进行了猛烈批判,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通过对比经典范畴观,梳理了原型范畴观的发展背景和主要内容,并重新考察了原型范畴观的贡献和局限。基于对原型理论的反思,本文同时结合案例分析与理论思辨,从语言学习、思维方式和认识论的视角讨论了人们提升认知能力、探究范畴本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原型范畴;经典范畴;认知语言学;认知能力

一、引言

范畴化是人们将不同事物分门别类的过程。人们在分类的基础上形成了不计其数的概念,从而奠定了意义的基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范畴化,人类将如何进行理解、学习、预测、交际等活动。可以说,范畴化既是人类使用语言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起点。原型理论作为现代范畴观的主流,大力推动了人文学科尤其是语言学、心理学和哲学的发展。它比传统范畴观更关照人类在真实世界中的认知规律,并解释了人们在实际范畴化过程中存在共性和差异的原因,其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均不可小觑。然而,正如诸多重大思潮一样,人们对于原型理论的认识难免走入激进化的误区。重新审视原型理论也是厘清现象,回归理性的必然之举。

二、原型理论与范畴化

(一)对经典范畴观的批判

从古希腊到20世纪前期,经典范畴化观几乎统治了所有学科。学界通常认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标志着经典范畴理论的确立。“充分必要条件须充分穷尽某个范畴的必要准则。这意味着如果一个语言符号确定所指某个概念,它将包含该范畴内所有实体的共同特征。”[1]泰勒认为“亚氏对范畴特征的分析采用了传统逻辑学中的排他律和矛盾律”[2],在此基础上,范畴必须通过所有充分条件和所有必要条件联合界定。范畴的特征亦具有鲜明的二分性:一个实体要么属于某范畴成员,要么不属于。任何范畴都有着明确的界限,其内部结构都是稳定、平衡的,范畴成员因存在相同本质特征而拥有相等的地位。经典范畴理论以西方古典哲学所提倡的客观主义思想为依托,认为范畴是客观事物的共相在人脑中纯粹而直接的反映。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及认知科学的风潮兴起,经典范畴理论被不断解构,其主张的范畴成员特征和范畴界限的绝对化对于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的解释尤为乏力。维特根斯坦提出的“家族相似性”[3]理论,成为了颠覆传统范畴观的滥觞。他以德语“spiel(游戏)”一词为例,指出范畴的界定并不取决于所属成员的共同特征,而是基于一套犹如家族内部成员相似性的复杂关系网络。这种“家族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诸如体形、相貌、性格等等。同一范畴里的成员具有纵横交错的相似性,但所有成员通常只享有部分相同的属性。维氏认为范畴的定义不是绝对的,其边界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此后,一批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家族相似性”,最终促成了原型范畴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原型范畴化理论在认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代表性学者有柏林和凯[4],他们通过调查80种语言,发现人类对色彩的识别普遍依赖于以焦点色为中心的范畴化层级系统。罗施[5]和她的同事们也发现焦点色比非焦点色更具感知性,它们是人們认知系统中的典型性样板色,即色彩的“原型”。作为原型研究的集大成者,罗施设计的范畴典型性评分体系成为了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范式。她随后将研究对象扩展到了鸟类、水果、家具、交通工具等10个领域,观察到人们在范畴化过程中对于原型特点的认识高度趋同。原型由此成为了范畴内的核心成员及最佳代表,是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人们并不是使用充分必要条件来理解范畴,而是将其他事物与原型相比较从而进行归类。

(二)原型理论的两大维度

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的单一横向角度,罗施[6]的原型理论紧密围绕着范畴化的两条轴线展开,即水平维度的原型效应和垂直维度的基本层次效应。水平维度描述了范畴的内在结构,垂直维度则描述了范畴之间的关系。不同范畴层级和范畴成员在纵横两个维度上均形成了统一连续体。

在水平维度上,范畴中的某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拥有更多的相似性,因而比其他成员更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它们往往被视为范畴的原型成员。在罗施的鸟类实验中,受试者们对于麻雀的归类速度远远快于鸵鸟、企鹅、鸡鸭等其他范畴成员。由此可见“麻雀”是人们对于鸟类范畴的最佳联想,即为鸟类范畴的原型。水平维度上范畴成员地位是不相等的,有典型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在人们的认知体系中,有关典型成员的信息更可能扩大到其他非典型成员,反之则不然。例如,投资者经常根据石油价格走势判断经济形势,而事实上石油只是众多工业生产原料中的一种。但沙子、塑料、盐酸等原料的价格变动对于投资者决策的普遍影响力远远小于石油,这便是因为石油在工业原料范畴发挥着“原型效应”,这种原型效应天然具有不对称性。

在垂直维度上,范畴体系具有3个平面,即上级层次、下级层次和基本层次。人们在基本层次上“将事物作为感知和功能的完形来进行概念化”[7],基本层次范畴的成员具有最形象的整体效应,能被人们最快识别,范畴体系的大多数属性也集中于该层次。当一个外国人指着红富士苹果问我们它的中文怎么说,我们最有可能回答的是“苹果”。虽然回答“水果”和“红富士”也不算错,但人们往往不会选择更抽象的上义词“水果”或更具体的下义词“红富士”来作答。同样,普通人若被要求发表对于“苹果”的看法,往往表现得比讨论“水果”和“红富士”更显轻松,信息量也更大。可见基本范畴概念在日常交际中具有优先地位。绝大多数的基本范畴词汇都具有词形简明、不可分析的特征。它们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也经常作为定义上级范畴或下级范畴的中心词。

三、启示与反思

经典范畴观主张范畴应建立在全部成员的“共享特征”之上,认为“特征”是事物的客观标志和固有本质。原型范畴观则以“属性”定义范畴,这些属性不同于经典范畴理论中泾渭分明的两分特征,它们是连续、渐变的认知标度。以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原型范畴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并非天成,而是通过人与世界的互动而获得的。意义不是源于先验的哲学假设,它只有通过人的认知才能与客观世界建构关联。原型范畴观主张后天经验大于天赋对人们认知能力的影响。除了理性思维,范畴的确定更依赖于人们群体性的经验、价值观、情感、直觉、记忆等主体性因素。不同社会中人们由于环境和体验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人们对同一概念的理解或多或少地存在原型意象、原型隐喻、原型历时性的差异。当然,原型理论本身还处于发展完善的阶段,探讨原型范畴观的同时我们更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切实提高整体认知水平。

(一)使用精准词汇,加强文化体验

语言是思维和文化的载体,学习新的语言也是充实认知的必要手段。人们在初学语言时,先习得的是基本范畴的词汇,只要熟练掌握这类词汇便能驾驭日常交际活动。然而就深层次的语言能力而言,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似乎总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资深甚至优秀的外语学习者们还被批评外语不够地道,与本族语者存在差距。为在范畴层面上考察这种差距,笔者从国内某著名外语类高校中邀请了一名英语专业的中国硕士生(受试者A)和一名汉语专业的美国硕士生(受试者B)分别进行了一个句子的汉译英(视译)测验。笔录如下:

猎人的狗朝一只野兔飞奔而去。

A:The hunter's dog is running quickly to a wild rabbit.

B:The hound sprinted for a hare.

尽管A的英译基本覆盖了原文的信息点,但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显然不如母语为英语的B。A在口译中完全使用了基本范畴词汇(dog,run,rabbit),而B更善于使用下义词汇(hound,sprint,hare),整体表达比较凝练、生动。在后续交流中,笔者发现B的范畴化标度更为细腻。譬如,他虽认同理论上“rabbit”是“hare”的上义词,但“rabbit”让人(英语本族语者)更容易想到娇小温顺的家兔(“rabbit”的原型)。相比之下“hare”体型更大、毛色更深,运动能力比普通的“rabbit”强很多,还可能会主动攻击人。因此有人认为“rabbit”和“hare”并不属于一个物种,“wild rabbit”这样的表达在英语本族语者看来也很别扭。汉语中,“野兔”和“家兔”在构词上体现了共同的范畴概念“兔”,也导致中国人对于两者差异的体验并不敏感。原型范畴理论关注语言使用者在特定文化语境中对语义的体验。如果没在英语国家生活过,仅靠读书等间接方式来习得英语的外国人确实很难达到本族语者的英语认知水平。任何语言的学习者要想真正突破能力瓶颈,都不能满足于基本范畴的表达。掌握不同范畴层次的词汇,尤其须注重对下义词的体察和运用,才能深化认知能力,并从根本上提升语言能力。

(二)警惕刻板印象,避免一概而论

荣格[8]认为原型是一种原始意象,这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思维通过遗传形成了人类范畴化的先天性倾向。当接触的范畴中某些成员拥有比其他成员更多的复现机会,这种高复现率便催生了人类的抽象思维定式,于是看了数只白天鹅就坚信天鹅皆白,见过多匹黑马便以为白马非马。为了在纷繁芜杂、无序混沌的世界上生存,人类进化了这套简化现象的认知本领,通过本能与体验的结合对世间万物进行符号化,从而迅速作出先入为主的判断。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意义的主要符号形式,更强化了这种趋势,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吃水果能减肥”,“有高学历可赚大钱”,“男性比女性强大”,“法国人很慵懒”……类似一概而论的表达在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且被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当作常识和真理,但稍做调研我们就不难发现相应的反例。诚然,这些范畴的属性在一般情境下具有很强的原型效应,它们的确存在一定范围内的普遍性。但原型的范畴化并不描述真实,充其量不过是反映一个被人为简化过的想象世界。原型效应即使符合人们的知觉,也不过是“一燕成夏,一叶知秋”的武断。一方面,如果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拿原型代替范畴,不考虑具体个体的差异,不包容非典型成员的特性,势必会给社会造成诸多误导、偏见和矛盾;另一方面,剥离原型效应的过程实际上是与人类进化千年的集体无意识作斗争,没有强大的人格修为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超越感性认识,把握范畴本质

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相比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阐释人类认知现象的灵活性。黄月华、左双菊[9]指出原型理论在比较范畴成员时用“足够的相似性”这样或然性较大的概念代替了经典范畴论中“当且仅当具有某某特征”的绝对概念。原型范畴观认为人类认知领域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而是充斥着各种灰色地带,但原型理论并非解释范畴化问题的万能钥匙。例如,“奇偶数”这类完全可以两分特征明确界定的科学概念,也给原型理论带来了不少尴尬。莱考夫[10]对此解释道:范畴化的方式存在两种,一为专家范畴,二为民间范畴。专家可依据专业知识以充分必要条件进行范畴化,普通人则基于经验,以原型属性为范畴化参照点。有时对于同一概念人们也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界定。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莱考夫承认了两种范畴化方式的共存性,相当于间接肯定了经典范畴理论对事物本质的追求。这种追求虽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也是合理、必要且可能实现的。原型范畴理论本不该与经典范畴理论针锋相对,两者应是各司其职、相互补充的关系。将两套范畴观对立起来又何尝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呢?毕竟感性认识只是起点而非归宿。超越感性、拥抱理性才是人类最高智慧的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绝非易事,但这是实现认知升级的必经之路。

四、结语

与经典范畴观对比,原型范畴观的优越性和局限性都很明显。该理论摒弃了作为经典范畴化标准的充分必要条件,研究了范畴体系中横向维度的原型效应和纵向维度的基本层次效应,且认为文化语境中的主体能动性是建构意义的前提条件,意义本身也是模糊的、动态的表征。这些主张被学界普遍认为比经典范畴理论更符合实际、更人性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原型理论对自然范畴远不如对社会范畴和心理范畴的解释力强,其理论本身也存在夸大感性、忽视理性的争议。感性和理性应是人类并行不悖的认知方式,对经典范畴理论的矫枉过正反而容易让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浅尝辄止、以偏概全、忽略本质的思维惰性。若要克服以上问题,发展原型范畴理论的同时还须正视经典范畴理论的价值和影响。

参考文献

[1][10]Lakoff,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7:6,60.

[2]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1:p23.

[3]Wittgenstein,L.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M].Translated by Anscombe,G.E.M.New York:MacMillan,1953:32–46.

[4]Berlin,B.&Kay,P.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alua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14–29.

[5]Rosch,E.Probabilities,Sampling,and Ethnographic Method:The Case of Dani Colour Names[J].Man,1972,7(3):448–466.

[6]Rosch,E.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A].In E.Rosch and B.B.Lloyd(eds.)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C].NJ:Erlbaum,1978:27–48.

[7]Rosch.E,Simpson.C&Miller.R.S.Structural bases of typicality effect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1976,2(4):501.

[8]榮格.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39–52.

[9]黄月华,左双菊.原型范畴与家族相似性范畴——兼谈原型理论在认知语言学中引发的争议[J].语文研究,2009(3):28.

猜你喜欢

认知能力认知语言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高校案例调查及启示
无人驾驶车辆认知能力测试方法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我国大学生健康认知能力培养思路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