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荷塘
2020-09-06厉彦林
厉彦林
凡到过济南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座垂柳含烟的北方古城,处处留有荷花的印记。唐宋时,大明湖就曾被称之为“莲子湖”,其因就是当年城北十里荷塘的自然风貌。每当看到荷花,尤其是在异乡,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代诗人刘风诰赞誉济南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由此,我的眼前也慢慢浮现出那一方弥漫着荷香的池塘。
那是一个夏季的黎明,雨丝很密,很细,很匀,很柔,轻轻地吻着我的脸,我的手,脆生生的,甜润润的,凉爽爽的。
我踏着寂静弯曲的石径,不知不觉来到雨幕笼罩的荷塘。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栋新房,白墙、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白屋,绿浪,粉荷,黄篱,组合得格外协调,自然而柔和。近处,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撑起或深蓝或草绿或嫩黄的伞盖,细雨落上去,如蚕食桑叶,若石击深潭……每一柄荷葉都像一把神奇的乐器,弹奏悠远清脆而让人沉醉的音响。滴翠的荷叶,落上雨丝,若打了蜡一般,油光闪亮的,迎光处澈明,背光处微暗,错错落落地遮住整个池塘。一滴滴雨丝刚栖落荷叶尖,瞬间又收缩为小水珠,潺潺滑下叶中央,密密匝匝的,一会儿凝成晶莹的大水珠,滚动着,磨蹭着,嬉闹着。调皮的风把叶子弄翻,水珠或跳上另一片叶子,或一个跟头跌进荷塘里。
荷花更是光亮亮、鲜嫩嫩的,高高矮矮,肥肥瘦瘦,浓浓淡淡,或停或动,或尖或圆,或半开或怒放……有的牙雕般晶莹,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玛瑙般绯红。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恰似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水粉画,一首首意境朦胧的抒情诗。一阵阵微风吹过,田田的荷叶推推搡搡,把清香一缕缕送到对岸。绿茸茸的空气飘飘逸逸,空空灵灵。
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在细密的波纹上流溢,流溢……
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几滴水珠溅在了我的衣衫上。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的鸟虫在轻轻地鸣叫着,不知是觅友交谈,还是在寻找食物?
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绵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期许。我心净如镜,任雨丝洗濯我的衣衫和我的视野,任荷风吹拂我的记忆和我的思绪。
不知不觉,我敬仰起荷来了。雨中的荷你遮我、我护你,你搀我、我抚你,抓住季节,吐叶展蕾,忙活自己的事;虽然屡遭风雨,仍相亲相爱,交臂挽手,盘根结节,紧紧抓住脚下这深深的淤泥,展露同一家族令人销魂的形体。是啊,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我们不也是手挽心连?
望着,望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神奇而浪漫的荷塘之上溅起一片云,一片烟,一片雾,一片梦。
黎明的荷塘气象万千,朦朦胧胧,虚虚实实,奇奇幻幻。
在我的眼里,这就是济南——因了荷塘,雅得别致;也因了荷塘,不惧风雨……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改动)
心语点点
文章由远及近,多感官描绘了风雨中的荷塘:远望绿柳新房,自然柔和;近听雨落荷叶,悠远清脆;轻嗅缕缕荷香,飘逸空灵。通过观赏风雨中的荷塘,“我”看到了荷的美丽形貌,感受到了荷的精神品质,表现出“我”愿意重新塑造自己,希望像荷花那样,在坎坷磨难中与人互相扶持。文章由物及人,物我相融,升华了感情,深化了文章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