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策略探析

2020-09-05刘嘉颖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78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高校

刘嘉颖

【摘 要】作为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部分之一,高校国有资产不仅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同时还促进高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体系和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资产管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并结合高校资产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关键词】资产管理;国有;高校

引言:

我国高校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下数据交流加快、国有资产类型多元化的要求,不断的对本校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体质优化和模式的创新来有效应对现阶段面临着制度缺失、使用效率低下、管理模式落后、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管理方式落后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方式落后,一方面表现于管理理念缺乏创新。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较差。管理理念缺乏创新,主要是由于许多高校在进行资产管理的理念上仍采用以账本管理来作为主要的管理方式,重购轻管的落后思想,仍然充斥着资产管理理念当中。其次,现阶段高校资产管理理念与信息化时代的思维缺乏联系,对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各项数据和信息收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频率和效率较差,缺乏数据库的构建。同时,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设平台和技术上,仍使用过去传统的管理平台,与新型的信息化技术和云平台缺乏配合,导致过去传统的管理平台无法应对日益复杂,多元化的国有资产类型。

1.2 管理体制机制缺失

高效过的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缺失,主要表现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随着国有资产的表现形式和结构日益复杂,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虽然已经制定了符合本校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但是在具体的办公用品采购、资产处置、资产使用等方面还缺乏完善关联制度,同时缺乏各部门资源共享配置的提升,导致许多部门使用的资源存在重复,却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配置。

1.3 管理人才不足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增加了多元化的资产表现形式和结构,同时也要求高校通过培养同时具备资产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人才。但是现阶段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着管理人才缺乏、信息化人才不足的问题。在我国部分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并非资产管理专业出身,对于资产管理上缺乏较高的层次了解和管理方法的灵活使用,导致许多高校在年末进行资产总结时常常出现各种问题。其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就要求我国资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同时具备信息化专业知识。但是现阶段表明我国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的人才对于信息化技术以及信息数据平台应用的经验和能力仍存在不足,阻碍了高校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

1.4 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资产购置前缺乏有效预算以及资产购置缺乏统筹管理。许多高校在购置资产时缺乏前期的预算管理和资产使用可行性的理论论证,导致许多资产盲目购置后,并未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有利作用,造成不必要的资产购买浪费。其次,一些高校资产部门在进行研究科学技术过程中,对于设备的购买缺乏统筹管理,导致一些科学设备出现重复购买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重大问题。

二、应对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2.1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分为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国有资产数据平台建设、精简资产管理流程三大方面。有些高校要积极引用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模式来运用在高校各类资产购买体系中,通过对高校各类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数据的共享来进行实时监管和动态化精细管理,从而对高校的各类资源通过数据的登记和记录,从而提高高效的资产购买的使用效率和减少设备购买重复问题的出现。其次,要建立适合本校国有资产管理特点的大数据平台,通过借助大数据平台来对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来进行有效处理和全方面把控,从而对高校资产管理的各环节来进行实施全面的监管,从而切实提高高校资产决策和资产管理的数据保障和决策的高效性,精准性。

2.2 完善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正常运转必须要依托于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高校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机制完善:第一,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具体方案和管理条例。在高校内,不仅要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的管理条例和处置条例,同时还需要健全固定资产的管理条例,才能确保高校资产管理各环节有完善的管理条例来进行工作处理和工作运行。第二,构建监督体系。为了进一步确保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公正性,廉洁性和高效性,这必须要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来对国有资产的各生产环节进行责任监督。通过设立专门监督部门和监督小组来对高校的各类资产占单评估清查环节来进行内部监督。

2.3 大力培养综合性人才

主要從强化管理人员的培养、特定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建设三方面来进行培养综合性人才战略实施。高校应该要进一步加大对于人才的引进力度和提高岗位招聘对于专业水平和管理经验的要求,同时,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从而提高保证工作人员能够适应日益复杂、多元化的国有资产管理形式。其次还要培养特定人才,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需要一批特定技术人才来应对各类挑战。因此,高校应该要大力支持向大数据人才和信息化人才这类特殊性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培养效率。第三,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人才储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效率。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化水平的培训方案以及工作经验的交流会议等方式来对高效管理具有潜力的人才来进行培养,提高高校资产管理人才储备深度和厚度。

2.4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做好资产购买前的成本预算和可行性综合论证,是提高高校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对购买的设备和仪器能做到提前的成本预算和可行性评估,同时结合本校资源管理平台大数据收集本校设备的实时信息,把有效减少对于资产和设备购买的重复存在问题。

三、结束语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效率是提升高校教育水平以及各类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需要高校管理者和资产管理部门能够对资产管理模式,体制,人才培养,效率提升等方面来进一步优化资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华.民航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21,32(02):60-63.

[2]刘鸿艳.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对策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4):80-83.

[3]刘静.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5):138-144.

[4]马然.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0,34(04):77-80.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高校
浅谈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国民党大楼被“国有”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