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脑室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磁共振成像表现

2020-09-05王亚庆牛娟琴牛玉兰

肿瘤影像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脑室胶质病理学

王亚庆,牛娟琴,牛玉兰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影像诊断科,甘肃 兰州 730050

1 资 料

患者,男性,31岁,间断头晕3年,加重1月余。患者于2015年出现无明显诱因头晕,多发生于头后仰时,可自行缓解,无头痛、恶心、呕吐及视物模糊等,因上述症状加重2018年6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就诊。一般史、既往史无特殊,专科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示:第四脑室扩大,其内见一类圆形混杂信号软组织肿块影,以长T1长T2信号影为主,其内见斑片状短T2信号影,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呈稍低信号,边界尚清,大小约2.3 cm×2.7 cm,幕上脑室扩张、积水,增强扫描示病灶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其内呈多环状改变;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检查示:Cho峰明显升高,NAA峰和Cr峰降低,(Cho+Cr)/NAA比值约为2.07~2.37(图1)。

行枕下正中入路,超声刀辅助下显微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第四脑室,色灰白,血供一般,肿瘤质地较韧。病理学检查:肉眼所见灰白灰褐色碎组织一堆。镜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GFAP(+),S100(+),Olig-2(+),Nestin(+),TP53(+)约20%,CD34(血管+)。病理学诊断:少突胶质细胞瘤,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分类标准分为Ⅱ级。

2 讨 论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是起源于脑内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上皮肿瘤,2016年WHO分类将该肿瘤分为少突胶质细胞瘤(WHO Ⅱ级)和间变性(恶性)少突胶质细胞瘤(WHO Ⅲ级)。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约占颅内原发肿瘤的4.2%,多发生于成人,男性较多见;肿瘤常发生于大脑半球脑白质,额叶最常见,可向脑皮层扩展,少数可累及脑室,但完全位于脑室者罕见。本例病灶完全位于第四脑室内,发生部位较为罕见。相关文献[1]报道,少突胶质细胞瘤MRI影像学表现幕上与脑室系统无差异,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影,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斑片状轻到中度强化,肿瘤占位效应常较轻。本例表现为第四脑室内长T1、长T2信号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第四脑室明显扩大,但无梗阻征象,影像学表现与文献报道相符;MRS提示肿瘤Cho峰升高,反映该病变区域细胞膜更新加快,一般为肿瘤细胞增殖所致,NAA峰减低,反映病变区域正常神经元损伤,两者比值增高一般提示肿瘤可能性大,若比值进一步增大,则提示肿瘤的恶性度偏高[2]。间变性(恶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发生于脑室系统时可侵犯脑室壁并累及脑室外结构[3],肿瘤体积常较大,MRI呈混杂长T1、混杂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呈混杂高信号,瘤体内易出血且囊变多见,增强扫描病变明显不均匀结节状及环状强化[2]。少突胶质细胞瘤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见病灶内点片状及弧形高密度钙化影[4]。因发生于脑实质内与第四脑室内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学表现无差异,故当该肿瘤发生于第四脑室内需与常见脑室内肿瘤进行鉴别。① 室管膜瘤,第四脑室最常见肿瘤,起源于室管膜细胞,发病高峰为5岁及40岁,MRI表现为第四脑室混杂信号肿块,其内囊变坏死多见,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囊壁亦呈明显强化;② 髓母细胞瘤,后颅窝第二常见肿瘤,好发于儿童,属恶性肿瘤,MRI表现为混杂信号影,病灶内可发生囊变,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该病最终确诊依赖病理学诊断结果。

图1 第四脑室胶质瘤MRI图像及病理学表现

猜你喜欢

脑室胶质病理学
成人幕上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进入脑室相关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研究神经胶质细胞的新兴技术
人类星形胶质细胞和NG2胶质细胞的特性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神经胶质细胞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