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木芙蓉涂鼻膏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0-09-05张伶俐
张伶俐
(重庆市第七人民医院 重庆 400054)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以及头颈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准确找到出血位置并有效止血是其治疗的关键。鼻腔填塞或压迫止血可以处理鼻腔前部情况较简单的出血,不过也时有患者发生病情复发而导致其病程迁延、多次出血或者出血不止的情形[1]。我院采用外用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加上同时内服蓝芩口服液治疗鼻出血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2]。为探讨本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反复情况,现整理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20 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后续表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2—12 月,我院共收治了120 例鼻出血患者。其中高血压7 例,糖尿病11 例,鼻中隔偏曲21 例,萎缩性鼻炎12,干燥性鼻炎11 例,急慢性鼻窦32 例,鼻腔血管瘤出血1 例,鼻息肉4 例,鼻内异物10 例,外伤出血9 例,不明原因2 例,均为单侧出血。出血不止及外伤严重的未列入本次统计范围。患者自述病程为3 至10 天,平均(6.1±2.5)天。随机的将这120 例患者分成分组,其中对照组女性29 例,男性31 例;年龄范围18 ~67 岁,平均(44.2±4.9)岁;治疗组女性26 例,男性34 例,年龄范围19 ~68 岁,平均(46.1±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红霉素软膏早晚各一次,涂于鼻腔内出血位置,疗程1 周。其后按常规电话随访四次,一周一次,了解其复发情况。
1.2.2 治疗组
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早晚各一次,涂于鼻腔内出血位置+蓝芩口服液口服一次2 支,一日3 次,疗程1 周。其后按常规电话随访四次,一周一次,了解其复发情况。
1.3 疗效评估
参照中医耳鼻喉科鼻衄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3]。鼻出血症状及溃疡糜烂的部位完全消失,视为治愈;鼻出血量以及出血次数都明显减少,症状减轻视为好转;上述症状均未得到有效控制或者改善的则视为无效。计算公式为:总有效率=(治愈数+好转数)/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以(n/%)的形式对所列被检数据进行表示。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病例患者经过本文所述方案治疗后按常规电话随访四次,一周一次,了解其复发情况。去除因特殊情况如外伤再次发生鼻出血或者跟本次治疗不相关的原因如感冒而引起再次鼻出血患者病例,其余患者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后的结果详见表1。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评估,从表所示数据中我们能看出采用外敷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同时口服蓝芩口服液的治疗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及只是外敷红霉素软膏的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其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文所述的外敷加内服的联合治疗方案对治疗鼻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3.讨论
门诊尤其是急诊会经常遇到一些急症,鼻出血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气候变化、情绪激动、感冒、运动、起床时等都可能诱发鼻出血。鼻腔鼻窦的炎症引起的鼻出血也较为常见,可能与局部炎症刺激及用劲擤鼻有关[4]。临床表现为出血量多且不易自行止血,止血后又易反复出血等。复方木芙蓉涂鼻膏是在苗药验方的基础上经科学配比而改良形成的,可用于出血点止血,其主要成分有木芙蓉叶、地榆、冰片以及薄荷脑,药效使用上具有解表通窍,清热解毒,理气化表等功效。其首要成分木芙蓉叶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研究表明[5]木芙蓉含有黄酮甙、花色甙等药理有效成分,可以对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另一主要成分地榆,《本草纲目》记载:“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一便血证”,研究表明地榆根部提取物可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而且对伤寒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及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蓝芩口服液作为常用的清热解毒抗炎药,具有抗菌、抗病毒、镇痛等多重药理作用。抗菌实验证明蓝芩口服液对杆菌类如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以及球菌类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本方案联合使用的二者联合使用外敷加内服既有促进止血、减少凝血时间的作用,同时还能兼顾杀菌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结合治疗后期随访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发生鼻部炎症,科学饮食等,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复发。综合现代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实际来看,本文所采用的复方木芙蓉涂鼻膏加口服蓝芩口服液共同作用治疗鼻出血,总有效率高,简单易实现,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