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腔内注射氢吗啡酮和罗哌卡因对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2020-09-05罗智聪
罗智聪
(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29)
膝关节镜手术是为微创外科常见手术方法之一,但是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显著,而且对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了一定影响,及时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特别重要。现阶段,诸多镇痛药物、镇痛方法在膝关节术中镇痛中广泛应用,例如全身麻醉常用镇痛药物吗啡及芬太尼,阿片类药物、神经阻滞和盐酸右美托咪定等[1]。但是,有关资料显示,关节腔内连续用药并不会导致镇痛效果增加,相反则会提高伤口及关节腔感染概率[2]。本文主要针对盐酸吗啡酮结合罗哌卡因腔内注射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45 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均为本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接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中,男、女分别有11 例和9 例;年龄分布区间:18 岁至64 岁,均值(47.65±6.52)岁;手术类型: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关节内游离体取出术、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术和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分别有3 例、5 例、7 例和5 例;观察组(n=25)中,男、女分别有13 例和12 例;年龄分布区间:19 岁~62 岁,均值(47.61±6.48)岁;手术类型:半月板损伤修复术、关节内游离体取出术、关节软骨损伤修复术和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术分别有4例、6例、8例和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标准:①与膝关节镜手术指征相符;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神志意识清楚;④沟通、表达、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肾、肝、心器官功能障碍、不全;②具有罗哌卡因、氢吗啡酮药物过敏史;③凝血功能障碍严重;④具有精神疾病史、心理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根据常规手术流程进行常规膝关节镜手术,并予以围术期常规用药。对照组:关节腔注射20ml 的0.5%罗哌卡因(清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以此实施术后镇痛。观察组:关节腔注入20ml 罗哌卡因与0.3mg 的氢吗啡酮,以此实施术后镇痛。
1.3 观察指标
对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
观察组术后1h、术后6h 和术后24h 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详情如下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s,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s,分)
分组 例数 术后1h 术后6h 术后24h观察组 25 1.14±0.05 2.16±0.40 0.99±0.09对照组 20 2.25±0.16 3.73±0.85 2.45±0.74 t-32.823 8.188 9.803 P-0.000 0.000 0.000
2.2 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详情如下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n(%)]
3.讨论
在医学微创理念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同时,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膝关节镜手术是膝关节疾病微创治疗常用方法之一,相比于传统手术方法,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创伤更小,且治疗效果明显[3]。因为膝关节解剖结构相对特殊,致使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使得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质量降低,所以膝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特别重要。
据有关资料显示,手术期间应激状态很容易加剧患者术后疼痛,与此同时,血液中释放了大量炎性因子,并与炎性反应有关[4]。在此期间,伴有较多疼痛介质,致使患者临床伴有疼痛介质高表达现象。目前,机体中较为常见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指标包括NPY、5-HT 和SP。在上述指标因为某种因素被激活导致释放量增加,利用机体血液循环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将感觉神经传入纤维膜例子通道的通透性改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觉纤维[5]。由于感觉纤维正常代谢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致使兴奋性受到一定影响,使机械刺激与感受器热形成的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和强度发生改变。临床上,表现以加重疼痛为主。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术后1h、术后6h 和术后24h,观察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可见,氢吗啡酮联合罗哌卡因腔内注射效果比单一的罗哌卡因注射效果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00%)与对照组(15.00%)差异较小(P<0.05)。
结果显示,在镇痛作用机理方面,氢吗啡酮与罗哌卡因存在一定不同,联合罗哌卡因与氢吗啡酮关节腔内注射镇痛,有助于两者共同作用,其效果进一步提高。通过膝关节腔内注射方法,可将患者关节滑膜表面神经末梢传导有效阻断,从而使伤害性信号的传导将至最低,最终实现镇痛[6]。
综上,结合盐酸氢吗啡酮与罗哌卡因关节腔注射有助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同时安全性高,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