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2020-09-04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护理人员

杨 赤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胆结石属于临床常见胆道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一般可将胆结石分为胆囊炎以及胆管炎[1]。结石在患者胆囊内形成之后可能会对其胆囊黏膜造成刺激,导致各种胆囊慢性炎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若结石钳顿于胆囊颈部或者大囊管后方,还很容易诱发继发感染,形成胆囊急性炎症,严重的可造成胆囊癌,病死率高[2]。因此,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开始大范围应用于胆结石手术治疗工作中,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然而,腹腔镜手术毕竟是一种有创治疗方法,仍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并存在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为此,加强胆结石腹腔镜手术室护理十分必要和重要。为探讨胆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有效手术室护理配合途径,为今后的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58例胆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全方位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58例胆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均在35~67岁,平均年龄(42.3±5.8)岁;观察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均在33~68岁,平均年龄(43.2±6.2)岁。本次研究对象对并发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对不符合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排除;对无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排除。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关临床检查,并被确诊为胆结石,其临床诊断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胆结石的诊断标准相符。所有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并配合全方位护理,详细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胆结石患者的心理疏导,主动向其介绍胆结石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效果等,增进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消除其对腹腔镜手术的疑虑。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手术治疗和护理配合度。重点向患者介绍胆结石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的案例,增强患者手术信心,减轻其紧张以及焦虑感等[3]。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在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前针对患者脐部污垢实施有效清理,并在手术当日早晨开展灌肠通便,引导患者提前禁食禁饮,同时提前准备好腹腔镜手术相关物品、器械以及药品等。②术中:护理人员应首先将病床合理降低,引导患者选择仰卧位,同时将患者头部合理提升,具体提升角度控制在15°~20°,保持头部向左倾斜,具体倾斜度约在35°~45°范围内,做好双膝固定工作[4]。另外,护理人员应与手术医师形成良好配合,及时向医师传递工具、药品以及器械等相关物品,确保物品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推动手术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同时,及时协助医师进行相关器械消毒工作,术中针对腹腔镜镜头进行及时、仔细清晰,确保术野的清晰度。③术后:完成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必须要对患者术后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进行实时监测,观察患者有无异常表现,若有异常应第一时间通知医师进行针对性处理。护理人员应认真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深口渗出液的现象,并对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进行引流液观察,分析其颜色、流量以及性质等是否出现异常。针对术后未成功排气的患者,应合理配合禁食护理,并开展良好的口腔护理工作,防止出现口腔感染的问题。加强对患者的院后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坚持清淡、规律、健康饮食,配合合理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1.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切口感染以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100分为满意,评分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1.0数据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资料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经全方位护理,其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相关时间指标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依次为(49.2±5.1)min、(10.1±4.3)h和(3.1±1.6)d,均短于对照组的(65.6±6.7)min、(18.9±4.5)h和(5.6±2.4)d(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时间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时间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8±6.6)mL,少于对照组的(35.7±8.9)mL(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5±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2.3±1.8)分(P<0.05)。

3 讨 论

胆结石属于临床多发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腹腔镜手术作为近几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手术方式,具备操作简便、微创的特点,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疼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应用优势明显[5]。然而,腹腔镜手术仍属于有创治疗的一种,难免会给胆结石患者造成一定创伤,且仍可能带来各种手术并发症,因此,针对胆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给予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十分必要和重要[6]。全方位护理作为现阶段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先进护理模式,主张以患者为中心,站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角度上对胆结石患者开展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护理理念更人性化,护理内容更全面和完善,应用优势明显[7]。术前心理护理能够促进胆结石患者紧张、恐惧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改善,提高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同时,良好的术前准备能够为手术治疗的顺利、有序、高质量开展奠定基础[8]。术中良好的体位引导以及手术配合能够帮助缩短患者手术准备时间,促进手术的高效开展,同时护理人员协助进行病情监测,有利于第一时间发展患者异常并反馈给手术医师,方便及时调整手术操作和治疗措施,可促进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9]。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监测及控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患者术后出现的异常,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术后感染及出血等现象,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术后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可帮助患者调整术后饮食及生活习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0-11]。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王婷婷关于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护理的研究,针对性手术室护理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的14.8%(P<0.05)。本次研究中并发症发生率的研究结果与王婷婷关于胆结石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的并发症研究结果基本相符[12-13]。这充分证实了全方位手术护理配合确实能够在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总而言之,全方位护理能够促进胆结石行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减少,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胆结石腹腔镜护理人员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